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以"共同体"思想创新统一战线理论,蕴含着共同体意识。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共同体意识具有五个构成要素:积极互动、公共空间、关心包容、朋友情感和建构规范;它的早期萌芽表现为:毛泽东的"全民革命共同体"思想、习仲勋的"民族发展共同体"思想和习近平青年时期的"日常生活共同体"思想;新时代其三种发展类型: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共同体意识的统一战线工作策略包括唤起共同身份意识、建构道德联系、关切各方利益、实施开放对话和铸牢信任文化。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共同体意识有助于统一战线理念思路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涉及多元民族、蕴含多层内容、需要多方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视角审视其内生与外延的辩证关系,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论域。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正确处理"一体与多元""古与今""破与立""刚与柔"四对关系,即认同中华民族的"一体"与"多元",构建好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解决国内外交织的民族问题,破立并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刚力"与"柔力"培育的结合,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规律和新特点,在工作的落实上着力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在文化创造力、舆论引导力、社会和谐力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民族团结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各民族实现自我发展以及应对复杂国际环境等方面阐明了新时代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坚持政治权利平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增进文化认同等在民族团结方面的成就与经验。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把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增强"五个认同"铸牢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相似文献   

5.
推进宗教中国化要以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五个认同"为目标,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智慧和力量。中国宗教文化所具备的优良传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宗教对话交往有利于消解民族冲突;推进宗教中国化有利于防止境外宗教渗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侵蚀。  相似文献   

6.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的超越。"家国情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习近平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路径做了探析: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三是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凝聚各方面的人心。  相似文献   

8.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被写入了党章。文化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始终起着"内核"与凝聚作用。新时代,以文化的视角审视藏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熔铸,就显得十分迫切。应高度重视各族民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思想价值诉求,通过正确引导民族社会心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途径,使文化共识有效促进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9.
加强中华民族团结和认同的长远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形成期,受互联网文化和西方价值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文化上对认同何种文化产生困惑,文化认同面临困境,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因此需弄清楚文化认同内容,明确认同何种文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指明文化认同方向,解决文化认同上的困境,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纠正文化认同上的错误认识,抵制“普世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优秀文化,利用红色资源,坚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多渠道加强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世界已处于全球战"疫"的命运共同体之中。深刻洞悉这场全球战"疫"中的教育契机,不断拓展涵育青年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多重路径,提升青年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意蕴、厚植青年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家国情怀、引领青年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行为自觉,才能传承马克思主义"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精神基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全球战"疫"的中国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和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有着特殊作用。针对新时代民办高校民族工作的新任务、新问题和新挑战,应通过完善民办高校民族工作管理体系、优化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体系、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服务体系等对策,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育人过程中,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五个认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民族性、稳定性、统一性等鲜明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人民的核心凝聚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构筑美好精神家园提供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渊源,认为传统"华夷一统"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源流,在近代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所发挥的载体作用下不断衍生,到抗日战争时期对于"中华民族"概念讨论中的共同体观念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雏形得以形成。回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渊源,汲取历史发展中的思想资源,有益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现代民族国家大都是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成员的身份是多重的,因而他们的认同结构也有层次性。国家认同整合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信念,体现多元一体的价值,居于最高认同层次。为实现构建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国家认同通常借助政治符号的作用使多民族国家成员对国家的感知具象化;并且通过政治仪式以情境化方式在时空场域中凝结共同记忆。新中国70年的建设实践表明,多民族国家在发展建设中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通过共同繁荣保持民族的特性与文化的多样;同时在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中增强了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四个共同"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民族的精神底色和前途未来密切相关,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基于"各民族共同开发辽阔疆域",继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于"各民族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指向;基于"各民族共同创造灿烂文化",进一步夯实增强"五个认同"的社会基础;基于"各民族共同培育伟大精神",持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赋予新时代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宗教界人士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化认同,增进政治认同,助推宗教中国化建设。具体而言,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中国特色宗教思想和制度规范,推动传统宗教文化向现代转型,使我国各宗教融化在中华文化的大怀抱中,从中孕育、生长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释放的强大动能可以有效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提供重要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同时边疆民族地区的有效治理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和实现路径。以党的边疆治理思想为指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实践为参照进行研究,发现边疆治理中存在:特殊地域环境的影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人口素质相对偏低;治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有待厚植;绿色发展推进不足,生态文化认同意识亟待增强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针对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路,建议加强党对治理工作的领导,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推进经济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推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涵;提升治理能力,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实践,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四史"不只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在思政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有效路径,在潜移默化的课程渗入中使"四史"知识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19.
"四史"指的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实践."四史"不只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在思政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把"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有效路径,在潜移默化的课程渗入中使"四史"知识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融合     
近百年国际社会有关移民和族群之间的融合理论,在经历了归化、熔炉和多元文化主张后,面对频发的族群冲突,回归融入主流文化的呼声再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虽然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尚缺乏有力度的解释框架,但先贤们"天下大同"和"社会统合"思想道出了融合的本源意涵。从经济整合、社会参与、心理认同到文化交融,融合不仅要实现人群之间的地域边界重构,更要突破人为设置的各类社会边界,实现人群之间和文化之间的彼此嵌入。尽管存在族群差别和诸多分叉,但融合之旅往往经历五个阶段:完全隔离、初步的结构性融合、较深层次的结构性融合和初步的社会参与、深层次的文化交融和心理认同。群体关系从隔离到相互嵌入的转化,是社会融合的本源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