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火鸡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诊治津南区某火鸡场饲养的7150只商品育成火鸡在9周龄时大群出现以腿部运动失调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检查,诊断为疑似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发病情况1994年10月31日进火鸡雏7150只,8周龄前的饲料配方按加拿大海布...  相似文献   

2.
早期断奶应激(EWS)对仔猪的生长、体重、行为和发病率均产生较大影响,给养猪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试验分为2组进行观察,Ⅰ组为28日龄断奶仔猪98头,Ⅱ组为35日龄断奶仔猪96头。断奶后第1d,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10和30g;第10d分别为113和128g;第20d分别为422和477g。早期断奶应激使仔猪昼夜行为发生改变,兴奋、追逐和争斗时间显著增加,休息时间减少。断奶前1d,平均休息时间占70.84%,活动时间占20.83%,采食时间占8.33%;断奶后第1d分别为25.00%,62.58%和12.50%;断奶后第5d分别为50.00%,39.58%和10.42%;断奶后第10d逐渐趋于正常。早期断奶后使仔猪应激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平均总发病率为73.19%,死亡率为8.25%。其中腹泻发病率为49.48%,死亡率为5.12%;水肿的发病率为2.58%,死亡率为2.58%;咬尾咬耳综合征和僵猪综合征发病率分别为17.53%和3.60%,死亡率为0~0.5%。  相似文献   

3.
20 0 1年 3~ 6月份本场发生了以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呕吐、腹泻、出现神经症状和死亡为特征的疫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神经性大肠杆菌病。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3月 ,本场饲养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开始发病和出现死亡 ,并持续到 6月份。据统计 ,3~ 6月份本场母猪共产仔猪 82窝 ,其中 11窝发病 ,哺乳仔猪死亡率为 12 .1% ,断奶仔猪死亡率为 17.3 %。仔猪发病期间 ,本场采用多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结果均无明显疗效。2 临床症状本病最早发生的病例为仔猪出生后就出现症状 ,病初仔猪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活…  相似文献   

4.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发病率虽不高,由于诊断不确切和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却较高。流行情况气温变化大的春、秋季节以断奶后1~2周的仔猪多呈散发,且多为发育较好、生长快的仔猪;病情发展迅速,可在一两天内...  相似文献   

5.
仔猪腹泻在断奶仔猪中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在养猪生产中 ,仔猪大多在 2 83 5日龄断奶。早期断奶虽能显著提高母猪的年繁殖力和饲料利用率 ,但由于仔猪抵抗力差 ,易在断奶后 3 12d内发生腹泻 ,导致仔猪生长停滞 ,甚至死亡。笔者选用痢菌净、杀痢王透皮剂、庆大霉素、氟哌酸和三七二止泻灵对某原种猪场断奶仔猪腹泻病例进行了治疗试验 ,目的是筛选治疗断奶仔猪腹泻的最佳药物。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痢菌净 :北京市兽药厂生产 ,批号 990 3 0 4;杀痢王透皮剂 :广西生物制品厂生产 ,批号 98110 9;庆大霉素 :…  相似文献   

6.
调味剂印迹技术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章寿民王德芹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昌330045)仔猪早期(3~4周龄)断奶可以缩短母猪从断奶至配种的间隔时间,增加产仔窝数,这对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养猪场提高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了46个规模化猪场1075头母猪、9个规模化猪场198头育肥猪、4个规模化猪场72头断奶前仔猪和13个规模化猪场296头断奶后仔猪血清的猪瘟抗体效价.结果,母猪、育肥猪、断奶前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分别有149、65、3和110份血清抗体效价≤1∶8,低于临界保护线;分别有926、133、69和186份血清抗体效价≥1∶16,视为免疫合格,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6.17%、67.17%、95.83%和62.84%,检测结果表明,断奶后仔猪和育肥猪免疫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活菌制剂─—调痢生治疗仔猪黄白痢仔猪黄、白痢在3~30日龄的仔猪发病较多,特征为排黄色、灰白色稀便,发病率为68.2%,患猪生长发育不良,与同窝健猪比较,双月龄断奶时体重为健猪的60%,上圈后生长缓慢,肥育效果差。现用治疗药方大多具有抗菌作用,由于盲...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从 90年代以来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日渐增多 ,现已成为早期断奶后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及早确诊本病并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防治措施 ,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对保证养猪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流行特点据我们对胶东地区 10 0多个养猪场的临床调查发现 ,仔猪水肿病虽可见于 10日龄至 4月龄的猪 ,但早期断奶 ( 2 5 45日龄断奶 )后 13周内的仔猪发病率最高。该病一旦在某个养猪场发生 ,则持续几年很难根除。发病规律是同窝仔猪…  相似文献   

10.
将 4 0头 2 8日龄断奶杂交仔猪分为 5组 ,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 (硫酸黏杆菌素 10mg/kg 利高霉素 2 5mg/kg)和高剂量锌 (1、3、5 g/kg) ,观察了高剂量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腹泻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抗生素和高剂量锌均能提高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 ,并能大幅度降低仔猪腹泻率 ,从饲料转化率和预防腹泻效果来看 ,以添加 3g/kg氧化锌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早期断奶应激性腹泻对仔猪肠道形态结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况相近的早期断奶腹泻仔猪6只,于腹泻次日采集各肠段样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测定其肠道菌群。结果显示,早期断奶应激性腹泻仔猪的十二指肠黏膜呈轻度卡他性炎,黏膜上皮脱落,核溶解,绒毛稀少;空肠和回肠肠绒毛脱落,顶端凝固性坏死;空肠和直肠固有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各段肠上皮细胞出现充血、出血、水肿、空泡变性等形态结构的改变。仔猪肠道菌群改变,主要表现为与健康仔猪相比,腹泻仔猪各肠段的类杆菌、大肠杆菌、梭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证实早期断乳应激性腹泻能引起肠道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加重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2.
仔猪腹泻是一组由多种病原因素引起的疾病症状,比较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早期断奶腹泻综合征等。由于导致仔猪腹泻的因素较多,治疗的方法和用药也有不同,其疗效也不尽一致。富镁蒙脱石是由千层岩结构的双硅酸的铝和镁构成的片状结构化合物。其分子式可用Si8...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我场仔猪腹泻屡有发生 ,经用大肠埃希氏菌灭活疫苗免疫预防 ,仍有部分哺乳仔猪和新断奶仔猪发病。经系统诊断 ,认为这些病例是由病毒性疾病或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所致。为此 ,笔者进行了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药品和试验对象1.1 药品 猪白细胞干扰素 ,系四川世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速抗速益 80 0 ,为宝来利来 (安泰 )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均由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提供。1.2 试验对象 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为本场母猪繁殖。同一项目试验所用的仔猪为日龄、体重相近 ,发育…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贵阳市乌当区30头腹泻病猪进行了调查,认为仔猪从出生到断奶期间均可发病。猪感染后24小时后表现抑郁、厌食、不愿活动。以腹泻为主要特征,有时发生呕吐。粪便粘稠或呈灰白色的水样便,经3~7天后,由于脱水严重,体重可减轻30%,患猪死亡率为3%~8%。10~20日龄的仔猪症状较轻,4~8周龄的猪,特别是断奶猪症状较重,死亡率亦较高。通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PAGE)、电镜观察检查仔猪白痢粪便,分别发现了特征性轮状病毒基因组条带和病毒粒子,证实轮状病毒是导致贵州省仔猪发生急性腹泻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猪水肿病灭活菌苗的免疫效果林绍荣,何纪稳,钟仕辉,曾邦藩(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深圳市外贸食出公司)(广东正大康地有限公司)猪水肿病是出某些血清型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的断奶仔猪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面部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  相似文献   

16.
锰是家畜生长和生殖必不可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具有影响生长、发育、繁殖及某些内分泌、骨骼的生长和结构、造血过程、脂肪代谢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和生理功能。所以鸟类对缺锰比哺乳动物更为敏感,因为鸟类对锰的需要量远远大于哺乳动物。而目前家禽通用的日粮中锰一般不足,易引起锰缺乏症。 近年来国内外对家禽锰缺乏症虽有报道,但对雏鸭锰缺乏症的系统报告较少。本文就咸阳某鸭场雏鸭锰缺乏症的调查研究结果作以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7.
铜缺乏症与畜禽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示踪原子应用以来,随着生物地质化学和医学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动物营养中微量元素铜的认识更加深刻了。铜不但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也是良好的生长促进剂和贫血、代谢障碍、毒物侵害等疾病良好的预防剂。由于铜缺乏症而给畜牧业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据报道,当前畜禽铜缺乏症的范围已扩大到荷兰、丹麦、瑞典、民主德国、西德、北威尔斯、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南非、东非、巴西、印度、日本、新西兰,美国、英国等地,我国也有畜禽铜缺乏症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 ,是由定植于仔猪小肠的溶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大量繁殖 ,产生毒素 ,被机体吸收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 ,以皮下水肿和运动失调为主要特点。本病是断奶后1~ 2周龄仔猪的多发病 ,发病率较低 ,但病死率达90 %甚至更高。兰州市某猪场曾多次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植物源蜡样芽胞杆菌FS株在动物体内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 ,饲喂FS菌液的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明显减少 ,而乳酸菌、双歧杆菌增多 ;断奶仔猪饲喂FS菌液 30d ,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 33.6 3% ,腹泻发生率比对照组降低 5 7.14 % ;血清总球蛋白提高4 .80 % ,SOD提高 7.70 % ;以FS 0 .2 5亿菌 /mL给小白鼠饮水 4 0d ,脾指数提高 118.98% ;小白鼠安全试验观察 15d ,未出现死亡 ,饲喂断奶仔猪 30d ,未出现不良反应 ,显示FS菌株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仔猪断奶腹泻(Post-weaningEscherichia colidiarrhea,PWECD)这一仔猪断奶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原特异性,阐述了利用K88和F18等特异性菌毛作为抗原免疫产蛋母鸡制备的抗PWECD特异性卵黄抗体对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断奶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认为,特异性IgY用于防治PWECD,具有安全、高效、成本低、产率高、稳定性好,无药物残留,不会产生耐药性,符合现代动物管理理念等诸多优点,是一种能有效防治PWECD的绿色生物制剂,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