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英国《拉美特别报道》1996年8月80年代后期,进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与债务与股权互换(即债务资本化)有关。90年代初期,拉美的私有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投资额从1988年的90多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1...  相似文献   

2.
浅析跨国公司在拉美经济中的扩张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历了 1980年代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之后 ,90年代拉美再次成为外国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90年代后半期 ,流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呈明显增长趋势 ,1999年达到 10 5 0亿美元。进入 2 1世纪以来 ,由于世界国际投资呈下降趋势 ,流入拉美的外国投资减少 ,但 2 0 0 1年仍接近 80 0亿美元。拉美国家在经历了 80年代的经济和债务危机之后 ,缘何再度成为外国在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 ?跨国公司的扩张对拉美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本文拟分析 90年代跨国公司在拉美经济中的扩张特点、目标战略选择及其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  相似文献   

3.
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60年代起 ,东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基本上是由外资带动的 ;在拉美 ,外资同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初级阶段 ,拉美国家希望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来满足进口替代对资本和技术的需求 ,东亚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外资。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特点 :两个地区不时受到起伏不定的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除六七十年代的拉美国有化运动以外 ,两个地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基本上是宽松和开放的 ,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刺激性优惠也基本相同 ;外资对拉美和东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 ;自 80年代起 ,尤其是 90年代以来 ,外国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拉美和东亚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短期资本的流入量也相当可观。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 ,东亚和拉美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表现为“雁阵模式”和“后院模式”。作者分别就这两种模式在产业结构中发生的变化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9年6月14日,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生产力和企业发展部投资和企业战略处处长迈克尔·莫蒂莫尔(MichaelMortimore)应邀在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作了关于外国在拉美直接投资情况的报告。莫蒂莫尔说,目前,作为跨国公司国际扩张的标志——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之一。1990年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2450亿美元,1997年增至4000亿美元。这表明跨国公司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要性不断增加。90年代,发达国家吸收了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60%,其直接投资输出占世界…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历来是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重要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外国投资在拉美迅速增加。五十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拉美的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总计约七十多亿美元,到七十年代末,西方国家对拉美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已达二千多亿美元。除了拉美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第三世界其他地区和投资气候比较有利等原因外,拉美国家采取的利用外资加速经济发展的方针,是外国资本大量涌入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2002年以来拉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 0 0 2年拉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情况  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 ,2 0 0 2年流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 (以下简称外资 )为 567亿美元 ,比 2 0 0 1年流入拉美的 840亿美元下降 3 3 %。这是继 2 0 0 0年下降 1 2 .6%、2 0 0 1年下降 1 1 %以来 ,流入拉美的外资降幅最大的一年。(一 )拉美各国吸收外资情况2 0 0 2年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吸收外资净值比上年减少了 40 % ,但是仍然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的水平。其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 ,2 0 0 1年花旗集团出资 1 2 5亿美元收购墨西哥国民银行 ,这不仅是金融领域超过制造业新的外资 ,而…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一向是第三世界中吸收外国私人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然而,八十年代以来,外国对拉美私人直接投资急剧减少;拉美已不再是第三世界中吸收外国私人直接投资最多的地区。本文拟对八十年代外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动向及其原因,西方国家对拉美的投资政策和拉美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变化,外国直接投资与外国银行贷款的关系,变外债为直接投资即债务资本化的可能性和利弊等问题,作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1982年,随着墨西哥债务危机的爆发,拉美国家经济环境急剧恶化,资金大量外流,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度减少,拉美国家从资金净流入地区,变成资金净流出地区,从而严重妨碍了拉美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到1990年,拉美国家初步改变了资金外流的局面。当年的资金净流入额达164亿美元,这是80年代以来拉美国家出现的第1次资金流入大于资金流出的局面;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显著增加,据国际金融协会统计,1990年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达90.05亿美元,比上年的65.74亿美元增长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初开始,流入拉美和加勒比的外来资金大幅度增长。截至1994年底,流入拉美的外资净额平均每年480亿美元,长期外资的流入从1987年的138亿美元上升到1993年的634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1993年为160亿美元,1994年增加到190亿美元。股票的间接投资从1990年的11亿美元增加到1993年的251.5亿美元。同期通过发行债券所获取的资金从每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际范围内直接投资的数量和方向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七八十年代一直处于国际资本市场边缘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已成为资本流动的主要目的地.80年代中期,在全世界吸收的资金总量中,发展中国家吸引的资金不足15%,而1998年这一比重已达42%①.从数量上来看,1991~1996年间,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820亿美元②.但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大部分资金流向了少数国家,即通常所说的"新兴市场",拉美国家也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数据等资料,对21世纪以来拉美主要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和经济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加工贸易为吸收外资平台的墨西哥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而巴西、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延等南美洲资源型国家成为拉美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拉美和加勒比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拉美各国政府应审时度势,适时出台和调整符合国情的引资政策。  相似文献   

12.
柴瑜 《拉丁美洲研究》2015,37(2):37-44,80
本文对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左右拉美和东亚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跨国公司的外国直接投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采用反事实的分析方法,本文发现跨国公司及其直接活动只是在东道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所确定的框架内对当地的资源比较优势利用有一种放大效应。符合资源比较优势利用的东道国(地区)战略将促进当地宏观资源效率的提高,反之则会恶化这种效率。跨国公司本身不会使东道国(地区)的资源利用方向发生根本性逆转。外国直接投资对拉美资源配置效率和当地企业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东亚有促进作用。当前,跨国公司全球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对经济治理的精细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区分不同引资目标、不同产业特征和不同市场竞争状况,注重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根据2003年8月开始实施的对泰国日资企业的调查,就东盟、中国及日本的关系加以论述。尤其在关注投资和贸易动向的同时,就现在成为热门话题的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动向进行评述,并对“东亚共同体”等地区一体化的动向加以考察。一.东亚的直接投资和贸易的动向以亚洲金融危机为契机,东亚的投资及贸易动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就直接投资来看,出现了从东盟向中国转移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外国对东盟主要5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的投资不断趋于扩大,但由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1999年减少到24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欧盟东扩对拉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 0 4年 5月 1日 ,1 0个中东欧国家正式加入欧盟。欧盟东扩对拉美经济的影响要大于政治影响。对拉美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贸易、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对外发展援助和自由贸易谈判 4个方面。影响的结果不都是正面的 ,负面影响可能大于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流入部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多了。自1985年底以来,由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上升,日本公司在这些国家的直接投资显著增加。1986/87财政年度,东盟成员国占日本在亚洲私人投资总额的37%,达到8.55亿美元,估计今年东盟国家所占比重还会上升。由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它们的外国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也有明显差别。但总的特点是,外国企业资本在东盟成员国的投资领域发生了变化:投资最多的不再是过去的劳动密集部门,而是技术先进的资本密集部门。要求把资金投放到生产出口产品部门的外国投资申请书,以及外国公司独资的企业数都增加了。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公司也增加了对东盟成员国经济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泰国制造工业非常落后,外国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也就微不足道:投资规模小,1954年制造业仅占外资额的7%左右。投资行业也很有限,不外是若干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投资者也几乎为英国所囊括,1954年占外资额的80%以上。六十年代以来,泰国制造工业迅速发展,同时泰国政府也实施了奖励外国投资的法令,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国对制造业投资的规模明显扩大,1986年泰国投资局批准的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申请额为28.84亿铢,占外国直接投  相似文献   

17.
1992年5月14日,世界银行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局局长罗平章先生和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华而诚博士来我所访问,就拉美经济等问题同所内外学者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罗平章先生从世界银行工作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拉美80年代经济危机以及目前调整改革的看法。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拉美80年代的经济情况。他认为,撇开社会政治因素不谈,造成拉美“失去的10年”的经济方面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一是外债问题。拉美国家外债数字庞大,1982年为3300亿美元,1991年为4150亿美元。利息占外汇收入的比重,1982年已突破  相似文献   

18.
东亚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巴西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巴西的经济规模相当于阿根廷的3倍或墨西哥的2.5倍,其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整个拉美GDP的45%,达到8000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是韩国的2倍,比中国GDP还多。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巴西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仅次于中国,约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经济危机前后的外国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同拉美大多数国家一样,阿根廷的国内储蓄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其中外国直接投资对阿根廷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阿根廷历史上曾出现过3次外国直接投资浪潮。但2001年年底阿根廷爆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影响了外国对阿根廷的直接投资。本文探讨和分析了阿根廷经济危机前外国对阿根廷的直接投资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对外国直接投资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资料库     
2006年中东和非洲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增加据《海湾新闻》报道,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对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调查,估计2006年中东地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为433亿美元,较2005年同期增加了25.5%。该报告认为,海湾地区巨额流动资金和高油价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向该地区的主要原因。同年,非洲地区也吸引了全球约388亿美元的外国投资,比2005年增加26.4%,这主要是缘于高油价和全球对某些产品旺盛的需求,特别是石油。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单位:亿美元)年份200420052006中东186345433非洲172307388全世界7108916312304(资料来源:非洲投资网200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