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轼的幽默     
叶成家 《政府法制》2011,(32):25-25
苏轼一生虽然历经坎坷,多灾多难,但毕竟还是活到了65岁。这个年纪,在如今当然说不上很大,但在古代,却算得上是高寿了。苏轼有如此高寿,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他那乐观、风趣、超脱的人生态度。他生性幽默,爱开玩笑,总能以“笑”和“乐”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文人的幽默史。  相似文献   

2.
北宋熙宁、元丰年间,雄踞于思想化领域的“宋学四派”为士大夫们提供了四种可供选择或归附的精神群体。置身于这一社会背景下的黄庭坚最后选择苏轼,除了学上的追求,尚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崇尚隐逸、厌倦仕途的思想倾向使他与积极世且居于执政地位的荆公学派保持距离,对佛道的涵容态度又使他判然区别于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温公学派,而“中刚外和”的理想人格更与二程道貌岸然的圣贤气象两异其趣。苏、黄的内在契合主要体现于出世与和世的两难处境与共闷情怀,以及调和三教、打通雅俗的思想与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3.
"随物赋形",指的是苏轼诗文表意自然顺畅而又灵活多变的特点.其形成表面上看是苏轼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使然,但归根到底则与其观照世界和立意取境的独特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佛教的"现量"观和禅宗"随缘自适"、"任心"等思想的影响下,苏轼要求创作主体在观照外物的时候拥有"空且静"的内心,且不主动向外界搜求,而是即景会心,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即为诗料.苏轼对水"随物赋形"这一特征的认识并不限于文学领域,它体现在其为人处世的原则上则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兼容儒家思想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红三教”是活动于江苏省的反动会道门之一,早在1958年、1964年已多次予以打击取缔。近年来,其残存的骨干分子继续进行复辟活动,还有一些新的成员参加进去。自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以来,继续打击取缔,在工作中,注意掌握划清以下一些政策界限: 一、严格区分“红三教”的复辟活动与封建迷信活动的界限“红三教”的犯罪活动常与封建迷信活动混淆不清,特别是“红三教”用邪术治病,不少形式并非“红三教”所特有,有的与民间传统的迷信治病方法相  相似文献   

5.
苏轼《前赤壁赋》借抒发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彰显了其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随遇而安的心境,其艺术特色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三教圆融     
我们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对象就是儒、释、道三教的哲学思想。这三教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本文将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认为三教不但是圆融的,而且是在深层次上体现着这一圆融性,因此,任何表面化的考察都会错失对这一核心价值的真实体认。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慎刑思想研究--兼与20世纪西方慎刑思想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卓慧 《法律科学》2006,24(2):144-163
中国古代法中慎刑思想是其主流思想。它发端于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汉代又在儒学与阴阳学等影响下进而承继和发展为“德主刑辅”的立法观。延至盛唐进而发展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此后,宋、明、清均承继之,并在慎刑措施上各有建树。中国古代法的慎刑观受经济地理、宗法血缘以及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存在并持续三千多年之久。中外慎刑思想比较,共性在于刑法中仁爱观、教育观有其通性的一面。故而我国当今刑法改革中可吸收西方举措中人道主义的一定措施。在中国,这种吸收具有传统文化的思想积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宗密的禅教合一思想的形成是与天台、华严诸派的争论有关。禅、教固有的理论渊源为宗密思想的形成作了理论准备。宗密会合禅、教是以《起信论》、《圆觉经》为基础的,“一心二门”思想是合会禅、教的枢纽。宗密将“经是佛语、禅是佛意”作为禅、教融合的手段。禅之三宗与三教是神韵相通、一一对应的。宗密的思想对以后的中国佛教及朝鲜、日本的佛教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法律生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包括法律规则与法制秩序在内的传统中国的人间秩序,是因应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而来的外在措置,服务于这个族群的人世生活,并随其人生态度的因革而损益。这里所说的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是指中国人基于对于人性的基本预设和预期而抱持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对于合理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预期,乃至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等等关涉存在本身的终极意义的诸端。若从中国社会被迫卷入世界性的所谓“现代化”这一过程历史来看,近代百年中国移用西式法理与法制所导致的法律规则与中国固有的人间秩序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而形诸广泛、严重的所谓“有法不依”现象,造成中国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失范,可以说,症结即在于法律规则背后的“人生态度”的捍格。  相似文献   

10.
从重"曹、韩遗迹"到"天厩万匹皆吾师",是王世贞由重"字师"向重"心师"的一大转变,这一转变是通过对"自然"思想的提倡来进行的。王世贞"自然"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早年热衷学习前人经典,以此获取创作灵感;晚年受昙阳子"三教合一"思想影响,摆脱了模写经典的程式化写作,弱化"秦汉""盛唐"等取法对象,强调抒写真情,追求恬淡的创作风格。王世贞"自然"思想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经由"苦思""琢磨"再到"自得",经由"师古"再到"师心"。  相似文献   

11.
苏轼黄州时期的言志词的思想意蕴是多方面的,既有身处逆境却雄心未已的积极入世情怀,同时又有远离尘世、人生虚无的感怀,也产生了看穿忧患,毁誉不动,得失若一的超然于世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2.
公元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同时赴京赶考,结果双双金榜题名.那一年,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当时正在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华而不实的浮夸文风.苏轼的文章写得潇洒豪放,风格浑厚,欧阳修见了大为惊喜,准备点其为状元.当时的考卷是密封的,欧阳修觉得这份试卷的风格与他的得意门生曾巩相似,怕点了自己的门徒为状元,被人非议,于是就把苏轼点为第二名.后来欧阳修得知卷子是苏轼的,很是后悔.他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源.欧阳修的意思是说,自己应给这位有才华的青年让路,让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记得有人说过,中国历史上才艺最全面的名人是苏轼。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现在我觉得,比起苏轼,曹操的才艺有过之而无不及。苏轼的才艺基本集中在文艺创作上,具体包括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文艺样式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杨明 《政府法制》2011,(29):29-29
大文豪苏轼爱民为民,清正廉洁,政绩卓著,人称苏贤良。周纲《苏轼九章》这样写苏轼:“四十年,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凡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爱戴感念,世代相继。”  相似文献   

15.
周玉春 《法制与社会》2010,(30):250-250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差异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中国哲学的和谐辩证法思想所代表的价值观,对于中学哲学教育的改革,对于学生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态度化解、中正和谐的人生品性培养等,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法治的人生态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治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式样 ,时刻与现实的人的当前生活与未来命运密切相关。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秩序追求 ,它反映着现实的人的生活立场与人生态度。法治的人生态度的基本特色体现为悲观主义、保守主义、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法治的人生态度与法治始终处于彼此塑造的双向互动之中  相似文献   

17.
乌台诗案     
肖爽 《方圆》2024,(7):70-73
<正>苏轼因新旧派党争,而被构陷入狱,汉朝时长安御史台外的柏树上经常栖息着很多乌鸦,时人称御史台为“乌台”,又因案情乃苏轼“因诗获罪”,故称此案为“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在宋朝很有影响,苏轼的人生及创作至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苏轼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学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文多篇都入选中学课本,苏轼(1037年至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  相似文献   

18.
张利 《人民司法》2023,(9):9-10
<正>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引用了古语“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古语出自苏轼《思治论》,原句为:“古之人,有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者,彼独何术也?”苏轼从宋代制科考核“第三等”到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再从元祐政坛炙手可热的皇帝近臣到因“绍述之说”被贬岭南,最后病逝在重返朝堂的途中,一生大起大落,仍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何因由?重读《苏轼传》,我认为是他始终秉持的直露。  相似文献   

19.
李真夫 《法制与社会》2010,(26):247-247
本文以苏轼先生一曲曲词风豪放的佳作为着手点,就苏轼的作品及其本人的创作源泉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苏轼的作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江湖忠悃三遗事;岭表文人百世师。睡足五更钟,不送游踪到此;胸罗千亩竹,至今直气独存。这是后人为纪念北宋苏轼写的两副对联,前一副为张之洞撰写,后一副见于广东惠州西湖。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一生仕途多舛,屡遇窜逐。其原因,是由于他“见事有不便于民者,不敢默视,托文以讽,庶几有补于国”。他太有棱角,是非分明,言多而切,因而不容于污浊的封建官场。苏轼生长在农村,一生中又多在远恶之地,接近人民,深知百姓疾苦和封建统治的弊端。早年,他就著《进策》25篇,分析宋王朝财力穷困,风俗衰败的危局,主张均定赋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