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辉  杨文兵 《求实》2002,1(8):55-57
增设刑事简易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刑事简易程序适用要件的规定 ,不仅与国际惯例、国外立法不协调 ,而且与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也存在着差距。本文拟从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实体、程序要件两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朱渝 《学习月刊》2012,(14):74-76
今年3月14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法律援助机构写入了《刑事诉讼法》,扩大了法律援助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这些重大调整必将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修改之处,科学制定应对之策,充分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  相似文献   

3.
纪检监察干部也应学习《刑事诉讼法》□赵炜连贵虎自1997年1月1日起,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修正的新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已正式生效实施。该法律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正确收集使用证据,准确定性办案等方面作了重大修改...  相似文献   

4.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国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十七年前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原刑诉法》)进行了许多重大修改、增补和删减。其涉及的条文之多,修改和增补的内容之广,在我国立法实践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律师法》因解决了困扰刑事辩护律师多年的会见难、调查取证难和阅卷难这一“三难”问题而受到赞誉,但《刑事诉讼法》关于律师刑事辩护权的规定却仍与新修订的《律师法》上述规定不一致,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律师刑事辩护权行使的“三难”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是由于法律观念的滞后和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在即将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应充分保障律师刑事辩护权利以克服以上“三难”问题并与新修订的《律师法》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从1979年制定到经过1996年重大修改,在打击与保护的关系上找到了平衡点,更加顺应了世界范围内诉讼民主与文明的潮流,推动了我国的民主与法制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毋庸置疑,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现行《刑事诉讼法》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对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与完善已经迫在眉睫。一、树立新的立法理念其一,保障人权的理念。要正确认识打击与保护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的首要任务是惩罚犯罪,但必须与保障人权相结合。对被追诉者权利保护问题是衡量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7.
杨绍华  易赛键 《求是》2012,(8):33-36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完善,对于惩罚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实现司法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自1979年制定实施以来的第三次重要修改。此次《刑诉法》修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完善监察与刑事诉讼的衔接,二是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三是认罪认罚覆盖诉讼全环节、速裁程序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9.
2004年"人权入宪",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时隔8年,全国人大修改《刑事诉讼法》,再次明确"人权入法",将"尊重和保护人权"明确写入《刑事诉讼法》,使"人权入宪"得以深化和具体化。刑事诉讼制度关系公民的人身自由等基本权利。"人权入法"既有利于更加充分体现我国司法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也  相似文献   

10.
杨绍华  易赛键 《求是》2013,(2):45-47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民事权益和社会公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简称最高法)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共24章、548条、7万余字,这是最高法历史上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司法解释,2013年1月1日起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施行。  相似文献   

12.
八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具有“无罪推定”实质含义的内容“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明文确立为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不仅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改革与完善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结束了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长达几十年的  相似文献   

13.
新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诉讼作了具体的法律规定,公安部的《程序规定》在严格忠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对于律师辩护权采取切实措施予以保障。解读新刑诉法和《程序规定》对刑事辩护制度在侦查阶段的法律规定,理解立法的理念和要求,对于侦查机关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对侦查实践中侦查机关执行新刑事诉讼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侦查程序中辩护制度的正确适用,对于贯彻落实刑事诉讼法,规范侦查行为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值此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进入实质性阶段,社会冤假错案依旧频发。本文从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罪从有”和“刑讯逼供”的流行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冤假错案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以期减少错案发生。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国务院通过《法律援助条例》之后,法律援助制度的雏形已经跃然纸上,至此我国在立法上较为明确地确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但是,与美国刑事法律援助内容相比,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相去甚远。其中,立法层面存在诸多纰漏,如指定辩护适用范围过窄等。鉴于此,对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进行立法完善极为必要。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第三十四条和第二百六十七条对原有的刑事法律援助内容作了改动,这昭示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最新动态。在改革和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这个问题上,美国较为成熟的经验以及修改后的2012年《刑事诉讼法》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廉政瞭望》2011,(19):36-37
15年之隔,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终于再次登场。在8月24日开幕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刑事诉讼法的第二次修改正式进入立法议程。这15年中,赵作海、余祥林、杜培武等一系列冤假错案累积起来的台阶,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高涨,换来了今日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我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刑事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但是,在现行救济机制和司法体制下,我国的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要改善这种状况,一方面应当完善诉讼机制,保障被害人现有权利的实现,完善相关制度,赋予刑事被害人更多的权利;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切实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个体制的建t,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保障.而法律思想包括在政治思想之中。所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们法制。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中,补充、修改了1980年施行的刑事诉讼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部分,保障了在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完善了刑事诉讼程序.顺民意、得民心,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适应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9.
邵毅超 《世纪桥》2008,(3):70-71
我国现行的刑事简易程序存在着适用范围过窄、程序不简易、被告人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为适应刑事案件的差异性、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实现程序正义,我国应从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简化简易程序的全过程以及加强对被告人的权利保障等方面完善我国刑事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20.
归责原则是国家赔偿的核心问题,它决定着我国《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能否根本实现,通过该法能否真正保障公民权利、促进依法治国。而我国《国家赔偿法》几经修改,最终确立的新《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依旧存在不足,据此,建议我国《国家赔偿法》应建立无过错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