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上半年,四川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灾后恢复重建和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坚持"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经济回升基础逐步巩固,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增强.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脆弱,我国和四川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因素更加复杂,因此,2010年下半年四川经济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预期目标可望实现.  相似文献   

2.
龚云卿 《学习月刊》2010,(18):52-53
当前,在金融危机尚未探底,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呈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为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势头,武汉市江夏区发改委以加强项目建设为抓手,  相似文献   

3.
统计数据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而年中的数据更是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方向标. 2009年7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  相似文献   

4.
对今年上半年经济形势怎么看,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于祖尧这样评说:GDP增幅达到8.2%,扼制了GDP增幅连续7年下滑的势头;回升曲线平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强烈震动;货币当局顶住了全面放松银根搞通货膨胀的呼声,在GDP增幅持续递减严峻形势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有效支持了经济回升,又防止了继续加深潜伏的金融危机;出现了投资、消费、出口全面拉动经济回升的兆头;及时抓住了亚洲地区经济复苏有利时机、配合出口退税等鼓励政策,扭转了出口下降颓势;在拉动经济回升中,主管部门注意协调增…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 ,我省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重要转机 ,生产、需求、效益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升势头。这既是两年多来中央实行一系列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的逐渐显现 ,也是国际经济环境趋好 ,以及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积极结果。当前经济的回升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得力的、有效的。但同时也应冷静地看到 ,当前的这种回升还只是初步的回升 ,基础尚不稳固。(一)当前经济回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呈现回升势头。今年以来 ,生产形势一改近两年来减速运行的态势 ,逐月提高。上半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 ,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 …  相似文献   

6.
赵承  张旭东  刘铮 《党建》2010,(1):30-31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经济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在经济回升向好、矛盾和问题尚存的背景下,这一会议的召开对于巩固和增强回升势头,破解当前的难题,促进经济发展再上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经济将谱写出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09,(12):63-64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8.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慢,区域集团化趋势显著增强。经济和科技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利益矛盾更趋错综复杂。对我国来讲,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世界经济不景气。 去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不足1%,低于上年的2.1%,为八十年代初期以来最低水平。 一、西方发达国家增长缓慢,回升乏力。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火车头”,自1990年7月陷于战后第九次经济衰退后,复苏势头一直微弱。美国经济回升乏力的主要原因是消费不足。去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达2687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9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前哨     
《当代贵州》2013,(11):8-8
今年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7.5%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2013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随着宏观经济继续趋稳回升,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6.5%至8.5%、推荐7.5%左右。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有望进一步巩固,初步预测全年GDP增长7.5%至9.0%、推荐8.0%左右,相应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5%至8.5%,推荐5.33万亿千瓦时左右、增长7.5%左右。其中,第一产业用电增长4.0%至6.0%,第二产业用电增长5.5%至7.5%,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继续保持10.0%至12.0%。(来源:和讯网)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三林 《学习论坛》2010,26(3):35-37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形势,我国政府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再居第一。总的来看,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要好于2009年,经济复苏的势头将会进一步巩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将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09,(12):62-63
管理通胀预期成工作重点 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李裴 《当代贵州》2010,(1):15-16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了积极稳妥的总体发展目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必将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宏观经济:"积极""稳健"并重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通胀压力等挑战,都显示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将面临复杂形势。审时度势,从容应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4年宏观调控定下基调: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与"稳健"并提,看似矛盾的词语组合,透出中央对2014年复杂经济形势的基本把握,体现了宏观调控"快、准、活"的特点。2012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回升势头的进一步巩固,物价上涨问题浮出水面。CPI已经在2012年11月份创两年多来的新高。"这一轮物价上涨的首要原因是货币超发,此外全球流动性泛滥也会引发输入性通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室副主任陈  相似文献   

15.
<正>在4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表示,中国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开局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转型后的复苏才是真正复苏。"对于现在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可以用三句话来讲:触底了,会缓慢回升,但基础还不巩固。"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的回升有三个阻力。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出口还在下降,仍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上半年,四川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灾后重建、扩大内需为契机,全省经济加快回升,呈现出速度较快、质量改善、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等特点,经济企稳向好形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掌握新信息,把握新要点,至关重要。经济增长不一味追求过高速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要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平稳较快增长,意味着2006年经济速度,既不过低,但也不宜过高,要防止经济大的起落。 2006年经济保持适宜增长速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有利于切实防  相似文献   

19.
王欣荣  丁文育 《奋斗》2001,(2):21-21
2001年是我国“十五”开局的第一年,由于有“九五”的经济基础,有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基本经验,有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的良好势头,我国及我省经济发展由转机走向转折,有望回升,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我省的金融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正确研判形势、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