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明华 《前线》2014,(2):44-4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以及“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国有资产监管新体制。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然而,必须认识到,“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并不适合于所有类型的国有企业。如同国有企业必须分类改革一样,国有资产监管应该根据不同国有企业的功能实行分类监管。  相似文献   

2.
王勇 《先锋队》2012,(35):8-10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加快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这既是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进一步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监管作出的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段远刚 《前线》2017,(9):41-45
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能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快速增长。当前,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着力加以研究防范,以期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国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曾金冬 《理论导报》2013,(12):4-4,30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章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固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5.
李坤  尹辉 《当代贵州》2012,(11):38-39
国资监管亮点纷呈自贵州省国资委成立以来,指导推进国有资产改革和重组,代表省政府向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通过统计、稽查对所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做到了既管好又放活,较好地实现了依法监管、科学监管、高效监管。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有效推动贵州国企改革发展的关键。"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国资委按照"三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三统一(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策划人语     
《纪检与监察》2003,(6):16-16
近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在国有企业转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递增,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国企改制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流失速度之快、流失途径之多、流失量之大,已经成了困扰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经成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构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月平 《唯实》2003,(12):20-22
随着政府职能的分解和转换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这一新体制提出了促进政资分开、政企分开、税利分流 ,缩短国有资产管理的中间环节 ,加速国有经济结构调整 ,促使国有资产管理转向资本管理等新要求。为了实现这些新要求 ,还须认真研究和解决诸如国有资产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理、公平划分 ,现有资产分布的地区差距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 ,国有金融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益突显。究其原因是纷繁复杂的,因而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倘若任其发展必将阻碍国有企业的进程,乃至危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尽快从改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增强社会公众监督等方面来进行国有资产流失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0.
以"竞争中性"原则指导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进整个产业生产效率提升,从而对提升供给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市场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前,国有企业共经历了四轮改革,尽管取得了突出成就,国有企业财务指标明显转好,但是这些成就与国有企业所处的垄断地位和享受的特殊待遇有关,其实际生产效率依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竞争中性"要得以实现,就必须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否则国有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相应的改革也难以推进。在"竞争中性"原则下推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是未来发展趋势,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设置国有资产投资和运营公司这一中间性组织,可以解决国有资产的监督和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问题,有望对未来国有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答:国有资产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新的实践,《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是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前山西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国有企业监管有待加强等一系列挑战。为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以开展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为切入点,推动企业改革分类发展;以"管资本"为方向,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以企业内外部监管相结合为抓手,创新国有企业监管方式;以加强党的建设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着力点,健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以去产能为契机,推动国有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3.
白津夫 《新视野》2005,(4):20-23
2005年是改革年,当前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与以往改革明显的不同特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是出资人主导的改革,是“共担成本”的改革,是总体性改革,是大规模的重组改革,是规范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当是完善激励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加快国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4.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努力搞好国有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对于推动和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证企业内部改革稳定,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彭勇 《当代贵州》2007,(13):16-18
3年前,我省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组建之初,记者就“国资委如何履行好出资人职责”这一问题采访了国资委相关负责人。3年来,我省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这期间,作为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国企改革发展进入了什么样的阶段?下一步国资监管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是什么?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省国资委主任卢守祥。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社会上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误区一:国有资产监管从以管资产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会导致监管职能弱化。产生这一认识误区,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深刻内涵和积极意义。实际上,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从以管资产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适应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是弱化而是优化了监管职能,不仅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而且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国资委成立以来,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7,(3)
<正>国有企业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强基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央和自治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整体部署,自治区财政积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政策,着力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一、全方位构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制度体系一是积极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报经自治区党  相似文献   

18.
伴随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生产经营和改革改造中如何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如何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为摆在国有企业党组织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9,(1):31-31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国有企业持续加快改革调整重组步伐。2008年前10个月,共实现净销售收入4003.5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利润127.8亿元,同比增长2.6%。 “十五”期间,北京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建立了“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明确、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欲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既要努力完善监管制度,又要切实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