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家胜 《前进》2006,(5):28-30
我们皇城村是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黄河东岸、太行西麓的樊川峡谷之中。全村235户、735口人,耕种着270多亩土地,人均不足4分地,全村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初期,皇城村仍是个一贫如洗的小山村,村民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很难保证。1984年,支、村两委班子调整后,我们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和开拓进取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使皇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在我们这里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1,(13)
走进沂蒙老区,便听说刘团村是山东省第一个农村电气化村;沂蒙山区第一个住房全部别墅化的村;沂蒙山区第一个普及直拨电话、有线电视的村;农田水利实现了现代化的村;孩子免费上学、老人实行退休制、村民免费全国旅游并享受免费医疗的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每年人均收入2万元的村。一切令人惊叹,但一切并不偶然。解放初期,刘团村不足20户人家,共300口人,全村总面积不足50亩地。全村当时只有3名党员,一位名叫孟宪法的抗美援朝归来的军人,担当了村第一任支书。从此,历届村支部作为上承国家政策、下达村民意志的组织,领导着全村老老少少  相似文献   

3.
罗昌爱 《传承》2006,(1):40-40
为了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把好不容易赚来的近百万元钱全部花光——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东和乡陇雅村党支部书记吴天来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戴。陇雅村共302户人家,这里“耕地夹在石头缝,房子建在石头上,喝水要钻石头洞,出门要攀石头山”,到1998年,全村人均有粮  相似文献   

4.
<正>昔日的建华村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这里已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吉林省百佳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吉林市第一样板村、"发现·2013中国最美村镇"。这一切缘于一位老百姓贴心的好村官,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杜福合。为了促进全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杜福合率领班子成员和全村村民一起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搭乘经济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04,(9):49-49
前瓦屿村地处大溪镇东南面,全村共有510户,1615人,大石一级公路、泽新线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000年被温岭市列入旧村改造试点单位;2004年初,被列入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村行列。在上级党委。  相似文献   

6.
普威镇是攀枝花市米易县9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整个地形呈一叶小舟状。这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素有“小昆明”之称。独树村就是该镇屈指可数的第一大村和主要水果生产基地。全村林地面积17812亩,其中果树2316亩,年产水果百多万斤,水果收入近百万元,林地覆盖率达60%以上。在绿化荒山营造经济林木过程中,1996年被评为全市惟一的国家级“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受到国家林业部的表彰,今年初又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可持续发展示范村。 走进独树村,首先跃入人们眼帘的便是满山遍野的桃、梨、…  相似文献   

7.
宜人四平村     
正田东县有这样一首山歌:"田东哪村最出名,得山得水又宜人,不说人家也知道,右江河畔数四平。"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位于右江河南岸、县城的西南面,因拥有兴平、隆平、永平、高平4个自然屯而得名。全村有768户3213人,预计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逾40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0元。走进四平村,只见小洋楼林立,宽敞洁净的村道两旁安装着漂亮的景观灯,崭新的篮球场四周绿树葱茏,村内小广场花草  相似文献   

8.
活动传家风     
正“我们拉朝屯的球场在猴年建成了,马上承担全村的春节文体活动,这是我们家教家风教育的赛场,各家各户各就各位,做好服务。”天峨县纳沙村拉朝屯党支部书记龙光辉在除夕前的全屯会议上说。大年初三,拉朝屯新建成的球场上热闹非凡,全村“弘扬家庭美德·建设和谐新村”文化体育活动在这里举行。10多场次的篮球预赛决赛、8个屯的拔河比赛、夫妻挑米、板鞋比赛等活动连续4天不间断。这个不足20户80多人口的袖珍小屯,户户  相似文献   

9.
浅谈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与提高李开松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党支部是对这个"小社会"里各种群团组织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司令部,党支部书记则是司今部里的核心人物,也是全村群众的主心骨。村党支部书记担负着极为重要的职责。比如:主持村党支部的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苏正国  钱忠林 《群众》2018,(14):26-27
在邵伯湖西岸,有一个纯渔民居住的渔业村一沿湖村.该村隶属扬州市邗江区,全村420户1588人,陆地面积仅0.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0多万亩,占邵伯湖80%.以往,这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均不突出,也不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典型村”;近几年来,村干部们带领村民想办法、出点子,通过填塘整地、上岸定居、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等举措,硬是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家庭年收入从2007年的1.5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10万元.“全国最美渔村”“中国特色村”“中国金牌农家乐”“江苏最美乡村”等荣誉接踵而至,《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接连关注报道,原先贫困落后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全国知名村.那么,沿湖村蝶变背后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老茶村,这个地处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山沟里的小村庄,曾是全省有名的深度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603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荒山、杂草、泥巴路,山上电视没信号,电话打不通,吃水靠肩挑。村民中有近八成常年在外务工,放眼望去,全村几乎找不到一个青壮年,村集体收入为零。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9,(9):62-63
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位于南丹县东北部,距县城29公里,距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大七孔、小七孔景区30公里。全村辖11个自然屯,总人口2090人,森林覆盖面积为87%。勤劳、勇敢、朴实、憨厚的自裤瑶胞世代居住在这里,其独特的原始社会文化习俗保存了2000砖多年,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民族。  相似文献   

13.
正1955年11月1日,因阳高县大泉山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显著,荒山上苍松翠柏遍野,毛泽东同志闻之欣然,亲笔题词: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今天,在距离大泉山5公里的阳高县前营村,经过大同市委政策研究室驻村工作队一年的努力,这个原本贫瘠落后的小村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变了样子。一、现实困境中的前营村前营村位于阳高县狮子屯乡西南部,全村户籍人口180户,421人,全村劳动力130人(18-60岁),其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12,(24):64-65
林木郁郁葱葱,鸟啼清越,百花齐放;国安寺、张璁古迹,折射着瓯越文脉遗风;高楼林立,交通顺畅,散发着浓厚的商业气息。这就是腾飞中的滨海新城一温州龙湾区。腾笼换鸟住新居"这里什么都行,跟在城里生活一样。"永中街道普门村党支部书记项光美热情地向来客介绍说,"我们新建的小区可容纳1000多人居住,相当于我们全村的半数人口了,入住之后,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样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17,(5)
天镇县许家夭村,是一个地处偏远、发展滞后的小村子.全村105户、268口人,耕地面积814亩,种植以小杂粮为主、养殖以养羊为主.杨河芬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扑下身子,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全力推动精准扶贫,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好评.  相似文献   

16.
为了贫困的组妹们──记荣成市滕家镇西寺村妇代会张静过去,这里是一个素有’北大荒”之称的穷山村,全村仅有64户,181口人,390亩贫瘠的耕地全部分散在半山坡上,不用说自然灾害,即使是风调雨顺,也艰难找到生机。老人们说:西寺村是穷透了底,没法治了。可如...  相似文献   

17.
在版纳,常常听人说起有关“昆格山”和“昆格人”的话题,起初我以为“昆格山”是某座山的名字,顾名思义“昆格人”自然是指住在这山上的人了。后来才明白,其实“昆格人”是自称,属于布朗族的支系。 昆格山上“昆格人”的村落名为昆格村,是景洪市勐养镇下辖7个村中生产生活水平最低,社会经济文化最为落后的一个纯山区村,全村311户1683人中有“昆格人”1457人。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与勐养镇政府所在地和国道线仅几公里之隔的山村,至今只有7个初中生,没有一个正规的高中毕业生。这里至今仍延续着刀耕火种的生产耕作方式,经济收入主…  相似文献   

18.
东阳市南市街道上朱村现有农户305户,总人口950人。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并带领全村群众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想为全村的发展所想,急为全村的发展所急,以开展“百村整治,十村示范”为有效载体,以争创省级文明村为目标,认真落实村两委创  相似文献   

19.
大咸服村是莒县青峰岭水库的库区村。全村426户,1370口人,1276亩耕地,如果除去500亩荒岭、荒沟,人均可有效利用的耕地不足0.6亩。每逢汛期,青峰水库的水便淹到村心。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大咸服村曾经的贫穷与落后。过去,全村年吃救济粮35万斤以上、“菜金“3万多元。生产靠扶持,吃饭靠供应,花钱靠救济,是个名闻遐迩的“三靠村“。到199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46元。每年青黄不接之时,全村缺粮断顿的户就达70%以上。治安状况极为混乱。为迅速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县委、县政府责成政府办公室定点帮扶。近三年来,县政府办公室连续选派三名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副科级干部进村蹲点。经过与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大咸服村在全县库区村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库区村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可从下表看出:  相似文献   

20.
廖冰  曾轩 《当代广西》2004,(6):25-25
岑溪市南渡镇社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针对本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状况,把兴建村道作为打破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来抓。经过三年的努力,小小的山村呈现了新的变化: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平坦、宽阔的四级公路;村民告别砖瓦房住上了漂亮的“洋楼”,全村上下呈现一派人心思齐、共谋发展的好景象。社垌村位于南渡镇西面,总人口1500多人,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