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团结问题     
张柏林 《求是》2013,(1):44-49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结语部分用一段话谈团结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团结就是大局,团结就是力量。全党同志要用坚强的党性保证团结,用共同的事业促进团结,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  相似文献   

2.
正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强调: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高举团结的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成一往无前的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越紧,力量越大。新中国70年创造的辉煌成就,正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工作中,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如何立足岗位讲团结?如何增强团结意识?本期沙龙,大家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3.
团结就是力量。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核心.也是建设我国“四化”宏伟大业的关键。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班子的核心团结,是压倒一切的重要问题,是社会稳定、事业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由于领导班子的团结艺术,是一门涉及面广,政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要求极高,现择其要者,谈些浅见。-,学好过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政治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4.
季明  刘光明 《党建》2009,(9):10-12
民族团结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我们要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像爱护眼睛和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3,(9):22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历史告诉我们:当人民群众处在一盘散沙时,是没有力量的,只能任人宰割与奴役;只有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才能在争取自身利益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有如《团结就是力量》所唱的那样:"团结就是  相似文献   

6.
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就是想通过破坏民族团结,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因此,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最有力武器也就是各民族的大团结,要通过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从学校、家庭和干部队伍三个方面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真正筑牢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我们应从三个维度阐释党的团结思想:一是“何以必要”,我们应全面认识到国际社会团结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迫切诉求;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求;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必然要求。二是“何以可能”,我们应整体把握党的全面领导下团结的基础条件与力量源泉,即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发展成果是巩固团结的思想基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团结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是推动团结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深化团结的精神力量。三是“何以可为”,我们应从五个方面筑牢团结的基础,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一要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夯实团结的制度基础;二要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稳固团结的利益基础;三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维护团结的秩序基础;四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团结的文化基础;五要弘扬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扩大团结的共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蒋明 《学习月刊》2012,(10):70-71
当今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和教育.使各民族大团结的观念深入人心.对我们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正确理解"中国梦"的实质,对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激发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10.
刘晓峰 《新长征》2006,(7):50-52
镇赉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县份,全县共有蒙古族等2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2%。近几年来,镇赉县委始终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改善民族关系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发展和壮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使之成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团结□王茹兰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决议。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09,(8):4-6
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征,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神圣职责,同各族干部群众一道,为加快民  相似文献   

13.
马廷礼 《党的建设》2021,(7):102-103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把"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作为"九个必须"的历史启示和根本要求之一,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自1925年甘肃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来,甘肃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儿女,进行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大局,促进各民族大团结,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各族人民服务的最重要的政治内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安定统一和反对国内外分裂主义、敌对势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廖文根 《学习导报》2011,(18):45-45
团结是什么?团结就是力量。 民族团结,推动着中华民族大发展大繁荣:军民团结,巩固着伟大祖国的钢铁长城;人民团结,推动着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团结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团结可以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祖国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而其基础是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我们党历来强调民族团结.它包括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包括了中华民族内部各单一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全世界各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基本国情。如何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进步,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胡耀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落实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自治权利,高度重视各民族的团结,深刻论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的若干合理化建议,为新时期我国的民族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胡耀邦关于民族工作的思路,对当前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江汀 《党建》2022,(2):7-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强调"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基本国情.如何处理中国的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繁荣、进步,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胡耀邦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全面落实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自治权利,高度重视各民族的团结,深刻论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民族团结的若干合理化建议,为新时期我国的民族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胡耀邦关于民族工作的思路,对当前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层声音     
鞠鹏 《当代贵州》2009,(15):8-8
7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神圣职责,同各族干部群众一道,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