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拯审驴     
何进 《江淮法治》2011,(20):35-35
北宋仁宗年间,刚踏入仕途不久的包拯被任命为定阳县县令,上任后不久,年轻的包公就智破了一件骗拐银两案.显示出了不同一般的断案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出过一位家喻户晓的清官———包拯。近千年来,他被百姓们尊称为“包公”、“包青天”,他秉公办事、执法如山的故事,早已被编成戏剧、小说,一直流传在民间。包拯生活在北宋中叶,历任知县、知州、府尹和监察御史,主管财政的转运使、三司使,相当于副丞相的枢密使。无论居何官位,包拯始终执法如山,“廉名满天下”。包拯从不屑于走门子跑官。初入宦途,他在北宋京城开封等候委任官职时,恰巧住在丞相吕夷简的相府附近。吕夷简以为包拯是为了求见自己才有意住在这里,不料想包拯并未前来登门拜见。刚刚被任命为天长县知县,包拯就匆匆离…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百姓将那些断案公正、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的官员,往往称为"青天大老爷",如宋代的"包青天"包拯、明代的"海青天"海瑞等.到近代我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时期,法律的天幕上出现了若干熠熠闪光的"红色法律专家",何叔衡、谢觉哉、雷经天、李木庵、马锡五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能被群众称为"青天"者,非马锡五莫属了.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断案官吏判错案件是要受到刑罚处罚的.断案时,把无罪者判为有罪,或轻罪重判,称为“入罪”;把有罪者判为无罪,或重罪轻判,称为“出罪”,合称“出  相似文献   

5.
宋代包拯在他60大寿时,事先声明不收任何贺礼.令他没有想到是,在他生日那天,竟然还是有人前来送礼,送礼的是皇帝赵祯.赵祯知道包拯不收礼,就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帝王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拯看后,提起笔来,也在礼品盒上写了一首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叨功.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相似文献   

6.
包拯巧破割舌案 包拯在天长县当县令时.有一农民前来告状.说自家耕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宋代为保护农业.是严禁屠杀耕牛的。包拯问明那农民来告状和耕牛被割舌头无人知道后.就说:“你回去把耕牛杀了.把肉卖了.我就会找到割牛舌头的坏人.”那个农民回去把牛杀了后不几天.就有一个人来包拯处告那个农民私杀耕牛。包拯却问:“你为什么要割人家耕牛的舌头?”那人一听惊呆了。包拯接着说:“你就是牛主人的仇人.为了想害牛的主人.便偷偷地割了牛的舌头.以为牛不能吃草了.牛的主人只能把牛杀了。  相似文献   

7.
清官诗(一)学稼,吴龙飞在我国历史上,很多清廉官吏以诗言志,赋诗拒贿,被传为美谈。北宋庐州(今合肥)人包拯,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民间都称他为包青天。他在60岁寿辰时,吩咐家人,寿礼一概不收。不料第一个送来寿礼的竟是皇帝。送来皇礼的太监让包拯的家人拿来...  相似文献   

8.
宋朝包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被后人传为佳话,但其中的生日收礼却鲜为人知。 在包拯六十寿辰那年,包拯吩咐其子包责无论谁送礼送什么礼都  相似文献   

9.
清朝时,在广东做知县的李铁桥,曾巧妙地按律断了一桩久拖不决的立嗣纠纷案,一时四方传颂,人们都盛赞其断案才能.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事实是有目共睹的:一个大学生可以把某项部门法背熟,但他不一定能办好这类案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不掌握断案策略。而一个资深法官案件办得漂亮,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他法条背得比其他法官熟,而是因为他能制定好的断案策略。可见,法官掌握断案策略,对办好案件是至关重要的。断案策略是指在法律的框架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案件的诸因素发展变化的趋势而制定的处断案件的方针。由于案件千差万别,对每个案件所采取的断案策略也是不同的。但有一些策略是经常用到的。下面,笔者就一些常用策略作初步探析。严格依法断案与政…  相似文献   

11.
赵娓妮 《中国法学》2007,(6):92-109
本文以现存清代南部县正堂诉讼档案为基础,以涉及婚姻关系的案件为主要研究范围,以晚清四川南部县为例,试图对晚清四川知县的诉讼断案基本依据做一探究。文章并结合樊增祥著《樊山政书》中所关涉案件,对本文所涉及的清代南部县讼案的审断标准做一对比和界说。文章重点考寨了诉讼断案中两种主要的依据——"律例"与"情理"在知县审断案件中的运用以及二者作为断案依据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罗丽娅 《法制与社会》2013,(23):293-294
古代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官员们多凭主观断案,造成了很多冤案,公案小说的作者们在对断案清明的官员的赞颂是不遗余力的。这些官员的智判手段大致可以归纳为直觉判案法、心理判案法、逻辑推理法、缜密调查法、侦查实验法等方式。  相似文献   

13.
包拯(公元999年——1062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明察善断,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历史犹如大江东去,包拯的名字却长留人间,这是人民对他做出的肯定评价。包拯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灿若明星的时代,如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范仲淹,主持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史学巨子司马光,自然科学家沈括,等等,数不胜数。和这些人相比,包拯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然而,包拯身后的名声却越来越大,超越了他的同辈人。明代曾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宋之名臣彬彬其盛,何独公之名愈久而  相似文献   

14.
持一身正气,国贼权奸齐丧胆;感两袖清风,黎民寒士尽倾心。贞忠贯日,贪赃枉法有铁面;义勇凌云,含冤昭雪呼青天。上述两副对联,都是后人颂包拯的,见于合肥市包公祠。包拯(999—1062)字希仁,安徽合肥市人。北宋名臣,以清廉敢谏著称。28岁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包拯曾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产端砚,自唐代已负盛名,是“文房四宝”之一,佳者片石千金。宋代规定每年要向朝廷交纳一定数量的端砚。历任知府,在定量之外,往往征收勒索几十倍的砚石,中饱私囊,搞得怨声载道。包拯到任后,命令只按进贡数量制作,一枚也不许多要。离任时,他将有人悄悄塞…  相似文献   

15.
清官拒礼诗     
宋代包拯六十寿辰时,吩咐儿 子包贵,一概不收寿礼。没想到一个 太监带着皇帝的寿礼来了,包贵无 奈,拿着纸笔请太监写几句送礼的 话。太监写道:"德高望重一品卿,日 夜操劳似魏征。今天皇上把礼送,拒 礼门外理不应。"包拯看后立即作 诗:"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忌念 叨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 洁风。"  相似文献   

16.
论检察委员会断案程序之正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检察委员会制度的目的是建立科学、民主、高效的议事程序。笔者认为 ,在研究和讨论检委会改革时 ,除了关注责任和效率问题 ,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它的正当性上。就制度设计的目的而言 ,检委会和审委会是有区别的 ,但它们的运作过程和方式却有类似甚至相同之处。在法院审委会制度的存废、利弊已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之时 ,① 是否也应该对执行了几十年的检委会制度进行反思呢 ?一、现行检委会断案制度存在的问题1 .断案程序的行政化我国检察委员会议事、断案权经历了从检察长一长制向民主集中制推演的历史过程。1949年12月制定的《最…  相似文献   

17.
一次会上,文史专家蒋星煜先生讲了两则古代清官的廉政故事:一是包公掷砚,一是海瑞买肉。 包公掷砚的故事我是知道的。包公是安徽人。我到合肥时,赡仰过包会祠,祠内有一室塑着包公掷砚的故事,说的是包拯在广东做官时,清正廉明,百姓爱戴。端州(今肇庆)出砚台,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十二块砚台,这些贡品都是地方官包拯  相似文献   

18.
苏桦 《政府法制》2010,(16):33-33
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那时,他已经是个有智有谋的清官。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太师王延龄。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深,还日夜思念着国事。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找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相似文献   

19.
刘强 《法制与社会》2010,(5):295-295
汉代司法实践中倡导以儒家经典裁断疑难案件,武帝朝此风尤为盛行,论者多以为此种断案方式源于董仲舒。本文拟以武帝少年断案这一前人鲜有提及的史实为考察对象,分析这一做法在汉代的萌芽并进而简述其对武帝朝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法的适用阶段以适用法的活动为核心,围绕着诉讼进行,诉讼程序的设计又以裁判官的断案方式为中心。纵观中外法制史,断案方式在各国各地区都经历了曲折而又戏剧化的演变过程,研究这一历史过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法制的发展状况,对于当今法律适用中的诸多问题也能得到更加理性的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