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关于认定公安具体行政行为与刑事行为的几个问题四川省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我国公安机关既是侦查犯罪的司法机关,又是管理社会治安的行政机关。由于公安机关的职能具有双重特性,公安机关的行为又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刑事行为。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安具体行政行...  相似文献   

2.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公安机关具有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双重性质。因此,正确区分公安机关的司法行为与行政行为,对于人民法院准确立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安机关的司法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组织法》等法律所赋予的职权,参与刑事诉讼的具有司法性质的活动。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是指公安机关依据《公安机关组织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进行各种有关公共安全的行政管理的活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是:(1)法律依据不同。司法行为的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及《公安机关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而行政行为的法律依据则是《公安机关组织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为数众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安机关是具有双重职能的行政机关,即行政职能和刑事职能。其两种职能的确立分别以国家相关法律为依据。在行政职能方面,公安机关的职权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治安、出入境管理、交通等。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这些行政职权时作出的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安机关及其公安民警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即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4.
王运亮 《中国司法》2009,(10):26-28
理论上讲,司法行政是指有关国家机关职能中与审判活动紧密联系的那一部分行政职能。在我国,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犯罪的侦查行为、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诉讼行为、各级法院的民事和行政强制执行行为、公安机关和监狱的刑罚执行行为均为典型的司法行政行为。实践中的司法行政与理论上的司法行政,在内涵和外延上都相去甚远。我国没有采用“大司法行政”(如美国联邦政府司法部)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分为两类:一是行政保护,二是司法保护。行政保护是由知识产权主管行政机关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行政手段预以保护;司法保护是由司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予以保护,它包括人民法院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民事案件的审理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以及人民法院的审理,即民事保护和刑事保护。从现阶段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看,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和民事保护规定和运用得比较多,刑事保护方面却很少,这与我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很不相称。具体来讲,刑事法律保护又包括立…  相似文献   

6.
对于侦查这一法律现象、价值权这种国家权力以及侦查程序这一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独立的诉讼阶段,在认识上存在基础性的矛盾。有学者对我国目前主体侦查机关--公安机关--的性质作了较客观的描述:“在我国现行司法体制中,公安机关具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双重性质:就行政职能而言,主要是社会的治安管理,就司法职能而言,主要是刑事案件的侦查。”①与此相应,公安机关在职司刑事案件的侦查时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统称为“公安司法机关”,分别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在刑事诉讼中“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负责侦查的人员被立法确认为“司法工作人员”(刑法第94条)。这种制度设计在无形中造就了这样一种认识:侦查的人员被立法确认为“司法工作人员”(刑法第94条)。这种制度设计在无形中造就了这样一种认识:侦查权是和检察权②、审判权这两种司法权并立的一种国家权力,为国家刑事司法活动所必需,因此与司法权属性相类似,地位、形象也基本相同。对于侦查、侦查权以及侦查程序的本质属性,人们往往避而不谈。由于这种认识上的漠视以及误解,现行立法体制中对侦查权缺乏必要的规制,一方面,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作为公安机关的“配合”者和“制约”者,无从对侦查程序施以实质性的控制,“侦查监督”严重不力,范围过于狭窄;另一方面,行政立法工作中又对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活动敬而远之,不加统摄。③这种制度建构上的缺陷导致了(最起码是放任了)侦查权这种行政在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扩张,使我国的刑事诉讼程序长期难以从浓重的“行政”色彩中摆脱出来,实现刑事诉讼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理论上,这种对侦查权的性质、侦查程序的定位存在的漠视和误解也严重阻碍了刑事诉讼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这一点尤其反映在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刑事诉讼职能、刑事诉讼主体、刑事诉讼构造等问题上。本文将从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入手,对侦查权的行政性作一论说。  相似文献   

7.
张颖 《政法学刊》2009,26(2):74-78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的阶段,并且具有相对独立的诉讼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普遍不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立案,而是根据案件侦破的难易程度决定立案与否。这使得立案程序出现异化和虚置现象。原因是公安机关兼有行政管理和诉讼侦查双重职能以及公安机关内部规范、司法习惯与刑事诉讼法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安机关兼有治安行政管理与刑事侦查两项职能,公安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诉讼对象,但违法的刑事侦查行为是否具有可诉性,亦即可否提起行政诉讼则颇有争议。有人认为,公安机关的某些具有刑事侦查表象的行为应从其目的性和是否有法律授权去分析是否符合侦查行为的本质属性。具体判断标准:1.立案程序是否合法;2.立案是否有依据;3.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存在;4.是否插手经济纠纷;5.是否滥用职权;6.侦查行为是否继续或移送起诉;7.实施侦查行为是否属于法律明确授权。并且提出,公安机关实施…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七条规定:“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保留了侦查机关的鉴定机构,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检察院为侦查工作需要进行的司法鉴定活动具有合法性,其出具的司法鉴定依然可以当作证据使用,并具有法律效力。《决定》实施后,检察机关应加强对司法鉴定的文证审查;应当告知鉴定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要注重落实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司法机关多重职能改革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我国公、检、法、司机关多重职能现象入手,对于司法行政及公安机关集司法与行政双重职能、检察机关集侦查、起诉、监督三重职能的弊端进行了研究,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提出对上述机关职能进行改革的意见,改革的目标是:职能要单一,权力要制约,监督要超脱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面临国际与国内双重压力,形势严峻。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执法部门,应加大对知识产权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但目前仍面临着刑事立法缺陷以及公安经侦自身条件、公安与行政执法、与国际刑事司法部门沟通协作方面的重重障碍。公安机关必须积极开展经侦基础理论研究,重塑侦查理念与侦查模式,密切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关系,并不断拓展境内外知识产权执法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2.
对不服公安机关侦查行为案件的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服公安机关侦查行为而提起诉讼的案件能否作为行政案件审理以及如何审理,行政法理论界一直争论不休,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的做法也不尽一致。本文拟对公安机关侦查行为的可诉性及其司法审查的标准等问题进行探讨。一、公安机关侦查行为的可诉性有人认为,公安机关侦查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法院无权受理,应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公安机关侦查行为具有可诉性,人民法院有权对其进行司法审查。首先,从公安机关的性质来讲,侦查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易…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规避法律行为之界定及其法律控制○周公法黄萍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公安机关既具有行政职能,又兼有刑侦职能。越来越多的行政案例表明,“刑事强制措施”或“刑事侦查措施”已经成为某些公安机关规避行政诉讼监督的重要抗辩理由。因而,正确界定公安机关利用司...  相似文献   

14.
西方各国刑事诉讼中的警检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相互配合与协作的关系,以控制犯罪为直接目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警检关系既是一种相互配合的关系,又是一种监督关系,以实现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然而,从警检关系的实际运作来看,无论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相互配合,还是检察监督均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由此导致控制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目的均未能充分实现。我国应在侦查程序中加强辩护职能,建立对强制侦查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以保障人权。在此前提下,以提高对犯罪的追诉效率为目标重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警检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错案中侦查权行使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侦查权在刑事诉讼模式转化下的滞后性、侦查权与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权的混淆定位以及侦查权与犯罪嫌疑人权利“对立化”等问题。相比于国外侦查权设置,我国具有侦查主体唯一性、侦查中立要求性以及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分别独立行使侦查权等特征,结合我国《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将我国刑事司法职权之间的关系进行“菱形”定位,对“下三角”中的侦查权以多元化主体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一、公检关系的法律调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赋予了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权。①从表层意义(诉讼法角度)上看,刑事立案监督权有利于有效地打击犯罪、切实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从深层意义(宪法角度)上看,这是法律修改后国家对侦查和检察两机关宪法性权力的再分配。一方面,新法取消了检察机关(兼负侦查职能)对一部分案件的侦查权力②和侦查中的弹性管辖权力③,使检察院的实体性权力缩小;另一方面,新法通过赋予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权,使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④具有了可操…  相似文献   

17.
论公安侦查中的行政行为李道清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过程中,有时也误将经济纠纷作为犯罪处理。由于公安机关担负刑事侦查与行政管理两项职能,有时行使两项职能的形式又极相似,人民法院对于公安机关误将经济纠纷作为犯罪处理的案件能否作为行政案件受理,说法...  相似文献   

18.
孙洪坤 《法治研究》2014,(3):112-118
在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职权配置的合理性不仅影响到刑事司法的公正、高效、权威,而且也是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三机关“平行站位”的做法看似公允,实则违背了刑事司法自身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造成了侦查中心化、检察机关权力的虚高化、法院司法权威下降、控辩力量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刑事司法职权便成为我国目前刑事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的瓶颈和核心问题。具体建言是:一要构建独立公正的审判权.以求法院外部独立于行政机关。内部以法官为核心改革法院管理体制;二要优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权,建立检察机关对强制侦查行为的审查批准权.由法庭监督改为审后监督。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是我国的刑事司法力量和治安行政力量,是和平年代维护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公安机关发挥好“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治安”等职能,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公安机关的廉政建设、队伍建设及雷锋式警队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论述我国公安机关当下应注意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监狱刑事侦查权是指监狱对特定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权力①。1983年监狱移交司法行政部门管理前,由公安部门管理,法律没有对监狱刑事侦查权单独明确规定。1983年监狱移交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由于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业务中,只有监狱行使刑事侦查权,相关法律对监狱刑事侦查权作出了明确规定②。根据近年来各地监狱办理刑事案件的实践,本文试就监狱刑事侦查权主要涉及的管辖、立案、侦查措施、办案协作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