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周洋  刘胡 《检察风云》2006,(6):42-44
当QQ成为网上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后,一些“黑客”也打起了它的主意,将一些QQ靓号盗卖,并以此获利。在腾讯公司打工的曾海亮和山东的杨政,合伙盗卖了数百个QQ号,获利高达6万多元。就在曾海亮和杨政做着发财梦时,他们双双被深圳警方抓获归案,并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2.
周洋  刘胡 《法庭内外》2006,(5):31-33
当QQ成为网上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后,一些“黑客”也打起了它的主意,将一些QQ“靓号”盗卖,并以此获利。在腾讯公司打工的曾海亮和山东的杨政合伙盗卖数百个QQ号、获利高达6万多元。就在曾海亮和杨政做着发财梦时,他们双双被深圳警方抓获归案,并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3.
盗卖QQ号码牟利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 构成盗窃罪,要处以相应的刑罚。近年来,诸如盗窃游戏装备、QQ号码等网络财产的案件不断增多,给司法实践带来一些难题。QQ号码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财物?盗窃QQ号码该如何定性?为此,本刊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结合典型案例,联合邀请专家、学者就盗卖QQ号码案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全国首例盗卖QQ号码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一审宣判,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判处两被告拘役六个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认定QQ号码非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不足以构成盗窃罪2006年1月13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作出一审宣判,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分别判处曾某、杨某两名被告人拘役6个月,并追缴两名被告人违法所得人民币61650元,上缴国库。作为全国第一宗因盗卖QQ号码而被提起公诉的案件,该案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定罪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11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12月9日,…  相似文献   

5.
关于虚拟财产性质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基本案情2006年12月,深圳市公安局破获了一起当时全国最大规模的互联网虚拟财产被盗案。从2005年5月到2006年7月,该犯罪团伙共盗取QQ号码和游戏账号、装备300多万套,并通过“淘宝网”出手获利70多万元。该团伙43人被抓获,11人被批准逮捕,涉案金额特别巨大。那么,这种所谓的“虚拟财产”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财产属性?将其非法占有是否构成刑法上的侵犯财产罪?  相似文献   

6.
朱辉 《法治研究》2006,(10):12-14
案情简介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曾某在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安全中心负责系统监控工作。2005年5月,曾某因购买QQ号码认识被告人杨某,后两人遂合谋窃取他人QQ号码出售获利。2005年5至7月期间,由被告人杨某将选定的他人的QQ号码发给曾某,曾某利用公司离职同事使用的账号进入后台系统查询被告人杨某提供的QQ号码密码保护资料,之后发给杨某,由杨某将QQ号码的密码保护问题破解,将QQ号码原密码更改后出售他人。两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QQ号码出售获利,数额巨大,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董洪亮 《法制与社会》2012,(23):267-268
2006年1月13日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判处大陆首例盗卖QQ号案件两被告人犯侵犯通信自由罪.盗卖QQ号是网络时代新出现的一种犯罪行为方式,针对该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引起了刑法学界和司法机关的热烈探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法律的滞后性不断凸显,如何在不违反罪行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新型的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定罪量刑,成为了摆在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和挑战.结合本例案件的事实,我认为本案两被告的行为更加符合盗窃罪的犯罪构成,适用侵犯通信自由罪对行为人的的犯罪行为进行评价似乎欠妥.  相似文献   

8.
王迁 《法学》2009,(10)
在我国著作权法不承认在计算机内存中对作品的临时复制受复制权规制的情况下,运行QQ软件由于只涉及在内存中的临时复制,不可能构成对软件著作权的侵权。同时,由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使用仅指受专有权利规制的行为,用户转让自己的QQ号码不可能构成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许可他人使用软件的行为。QQ号码也并非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技术措施,转让QQ号码不能被认定为是破坏、避开技术措施或提供破解工具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QQ号码最主要的功能为通信,虽然附加有其他的一些服务和虚拟的财产和货币,但由于盗取QQ号码的行为主要是针对号码的,而非其他的虚拟财产,且其他虚拟财产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故只能将其视为随机客体,不能影响罪名的成立,不存在数罪的问题,仅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  相似文献   

10.
百度MP3的单方免责条款是否可以使百度真的免责?作为提供链接的搜索引擎,在中国盗版猖獗的现有国情下,其是否有放任的故意呢?不加审查并提供快速链接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帮助侵权呢?如何协调普罗大众的物质文明需求和著作财产权人的权利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呢?是否单方的惩治百度就可以达到皆大欢喜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法复制、盗卖单位技术资料活动十分猖獗,严重侵犯了单位的技术权益,给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它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是,我国刑事立法上没有明文规定非法复制、盗卖技术资料犯罪,对严重的非法复制、盗卖技术资料行为只能用民法、经济法来调整,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对于大量猖獗的非法复制、盗卖技术资料行为在刑事立法上却无法可依,造成刑法漏洞。因此,用刑法方法作为控制手段,在立法上尽快增设非法复制、盗卖技术资料罪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自从今年上海市甲肝暴发,人们对如何运用食品卫生法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重视.本文试对如何运用刑罚武器惩治破坏食品卫生的行为作一探索. 一、当前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危害性和多样性上海暴发的甲型肝炎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呢?据市卫生局报告:其直接原因,是部分居民食用不洁毛蚶引起.市卫生预疫站对启东1月份毛蚶样本,应用核酸杂交试验,从毛蚶鳃和消化腺抽提物中查得甲肝病毒.证实了甲肝流行确系毛蚶引起. 那么,毛蚶是通过什么渠道售给消费者的呢?其销售行为是否合法呢?这应从1983年说起. 1982年至1983年初,上海市因食用毛蚶引起甲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个律师要代理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政府当局或管理机构的行为,控告行政机关的行为是违法的,他怎么向法院提起诉讼呢?他的案件属于哪个法院管辖呢?他所控告的行政行为是否属于法院的审查对象?当事人具有诉讼资格吗?对该行政行为起诉的诉讼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当事人是否已穷尽了行政救济途径?本文将分别讨论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腾讯QQ用户未经许可转让QQ号码,引发了QQ经营者与QQ用户、提供QQ号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之间的"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之纠纷.运用著作权法的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定,论证了腾讯QQ用户未经许可转让QQ号码,未侵犯QQ经营者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提供QQ号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商亦不构成帮助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QQ经营者可以通过<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引言2013年3月28日,广东高院对"奇虎360诉腾讯QQ"案做出一审判决。法官在审理该案时,考察了大量的资料,对被告腾讯公司QQ服务的相关市场以及腾讯公司在相关市场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了界定,最终认定腾讯公司的行为不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该判决一作出,就引起较大争议。原告奇虎公司认为广东高院将腾讯QQ的相关地域市场界定为全球市场的决定不合理,存在扩大QQ相关地域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日益增多,盗窃机动车案件也日益增多。犯罪分子往往将盗窃来的汽车机动车号码锉削掉,再冲刻上新的号码,以便销赃获利。鉴别显现被锉削的冲刻字迹,可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机动车号码的常见显现方法有化学法和电解法。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环境下的即时通讯服务的服务帐号代表着多重法律关系。对该法律关系的认知有利于我们判断对帐号进行非法转让、盗取等行为的法律性质。本文以QQ即时通讯服务为例,通过对服务过程的剖析,得出QQ号码代表着软件使用权、财产使用权的授权许可,同时它也是一种债权凭证,代表着服务合同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某日,盗窃犯王某正在自由市场兜售其所窃取的收音机、手表、衣服等物品时,正好被失主小张发现,确认是其被窃之物,当即上前将财物夺回。小张是否构成抢夺罪?类似这类问题,就与自救行为有关。鉴于目前刑法理论界和立法界对这一问题都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刑法上的自救行为作一些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9.
本案涉及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司登记行为如何进行司法审查的问题: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登记行为负何种责任呢?是形式审查还是实质审查责任?法院是否有义务对所涉民事权益作出判决?原告吴燕发是否具备原告资格?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2011,(1):46
去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出了网络"QQ司法工作室"这一服务模式,极大方便了市民,满足了市民的法律需求。市北区司法局的各科室和16个街道司法所均设立了"QQ司法工作室",共设立了25个QQ号码,分别由专人负责,群众只要加入任意一个QQ号,即能与工作人员进行QQ交流。利用Q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