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全伟 《工会博览》2009,(6):159-159
举国体制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依据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观点,对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2.
钟岷源 《南风窗》2007,(19):40-41
谢军是福建厦门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多次赴台考察体育。他和他的同事在过去数年间陆续承担了多个以台湾体育体制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对于两岸体育的比较研究,国内还少有人涉及。在谢军看来,与大陆的"举国体制"相比,台湾地区体育的管理体制属于混合型管理,此种体制的优点是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亦可鼓励社会对体育的参与和支持,缺点是权责不容易划分清楚,并由此产生管理混乱,最终影响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赵义 《南风窗》2010,(24):28-30
以广州亚运会为标志,竞技体育要向全民体育转变,体育事业应当被看作整个更广泛的政府转型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更迫切的命题是通过全民体育培育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4.
策划人语随着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中国体育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上:实现从竞技体育到全民体育的彻底转变。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三季度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在40%左右(之前基本维持在37%左右)。研究表明,恩格尔系数40%是国民体育需求的分水岭,低于40%国民体育需求将日益增强,高于40%国民体育需求将日益减弱。由于物价上涨,食品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占比上涨,恩格尔系数再度反弹。但从长远看,恩格尔  相似文献   

5.
读者     
《南风窗》2008,(19):10-10
体育事业的"瘦身"与"补钙"(2008年第18期《拿什么送别举国体制》)在体育领域里,中央有国家体育总局,各级地方有各级的体育局。各种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都要围绕体育总局资源指挥棒运转。把竞技体育当政治事业办,从国际赛事上的"为国争光"到国内赛事中的"为各省市争光",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且在提升民族自豪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与竞技体育同处在"体育事业"中的全民体育,则因为不容易出形象工程和取得政绩,而受到了默契的共同忽视。我们经常看到的不需要多少投人的众人扭大秧歌、踩高跷、打太极,也许,更能反日央中国的体育现状。  相似文献   

6.
美、日、英社区体育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位列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取得如此好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举国体制,中国对竞技体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而对比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群众体育的投入却严重偏少,平均每万人仅拥有体育场地6.58个。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美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16平方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差距巨大。特别是体育场地严重缺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研 《法制博览》2008,(13):41-44
1908年4月27日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召开前夕,一位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在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会刊《天津青年》上发表署名文章《竞技运动》,向中国人提出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力与奥运     
陶短房 《南风窗》2012,(17):36-39
一些富国、强国之所以奥运成绩差强人意,是因为体制对资金去项管理严格,政府和公众不愿在竞技体育领域投入太多资金,以免影响群众体育投入和民生福利。曾经有一句传播很广的话,"国运兴体育兴,国运衰体育衰",一度被许多国人奉为圭臬。然而纵观100多年的奥运史不难发现,这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既是富国、强国,又是奥运大国的国家固然有不少,如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都是典型,但也有不少国家走出了不同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宁二 《南风窗》2007,(24):19-19
昔日体操名宿杨明明,连续两年针对国内体操界种种弊端展开深刻批评,试图以捅破窗户纸的方式为中国体育改革敲开一扇门。作为中国最后的,也是最顽固的计划经济堡垒之一,国内竞技体育界绝少产生真正的叛逆者。在这个被黄灿灿的金牌和为国争光的荣誉感紧紧包裹的体制内,和谐的声音从来都是主流。  相似文献   

10.
陆镜 《南风窗》2008,(15):41-43
中国作为自封的体育强国,除了以举国之力争夺金牌,不断引领某几项在西方并不足够普及的运动的竞技水平向前发展之外,还能对国际体育界作出什么样的贡献?魏纪中先生出任国际排球联合会主席一职,是近来体育界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奥运圣火在传递,欧洲杯在进行,虽然魏先生由此获得的媒体版面,并不如前年陈  相似文献   

11.
大国与奥运     
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世界体育竞技赛场"中美争霸"的新格局尘埃落定。本届奥运会举办前已召开了26届现代奥运会(另有3届因战争取消),美国曾16次雄踞奖牌榜榜首,苏联曾7次位列奖牌榜第一。似乎奥运奖牌榜上的名列前茅是大国身份的标志,其实不然。有些国家国力殷实,社会平稳,但奥运表现却平平无奇。有些国家或小,或穷,或动乱不已,但奥运成绩却好得令人咋舌。这次的东道主英国的成绩也足以让英国人开怀,而1996年英国耻辱性地仅获1金。由于有良好的体育基础,只要舍得投钱,成绩提升会很快。当年,日本、韩国曾经借助体育"振奋国民精神",在自认为达到目的、可以"转入常态"后,对竞技体育的国家补贴、投入降低,"收获"也就应声而降。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08,(15):32-33
策划人语北京奥运会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盛事,这块土地上独具魅力的文化将成为亮点,为北京奥运点染富于民族意味的华彩。这也将成为展现民族文化的窗口,为全球观众奉献一场美的盛宴。作为体育赛事,百年奥运与中华民族的相得益彰,或许可以分四个层次看待。第一层,是民族体育项目,东方体育文化与发源自西方的竞技体育具有明显的差异,非西方体育项目在  相似文献   

13.
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是维护职工健康利益的需要,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础。从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开展职工体育工作的情况来看,只有认识到位,常抓不懈,与时俱进,职工体育工作就一定能发挥为职工和企业服务的作用,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4.
张墨宁 《南风窗》2010,(24):31-32
普遍和持久的体育需要最贴近生活的运动场所,然而现实中这样的空间依然缺乏。从赛事需求的大型场馆过渡到日常态的社区场馆,才能真正焕发体育的全民性与休闲性。  相似文献   

15.
杨军 《南风窗》2008,(18):30-32
根据体育总局规划,到"十二五"初期,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此后将达到3%~5%。占GDP的比重达5%,就将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体育,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6.
田磊 《南风窗》2008,(16):44-45
四川是她的故乡,奥运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就这样成为2008年高敏生活里的两个重心。高敏是最成功的四川籍运动员,她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两度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开创了跳水界的"高敏时代",更在于退役之后的生活轨迹,她一点也不掩饰对竞技跳水的厌倦,度过了在加拿大简单快乐的8年之后,她回到中国,把当年积攒下的明星影响力成功地用在了志愿者服务和慈善事务中。  相似文献   

17.
艾厚泽  李哲 《法制博览》2023,(3):120-122
体育仲裁是一种有效解决体育纠纷的制度,但我国尚未确立体育仲裁制度,这导致我国目前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体育运动协会外部的独立体育仲裁机构,体育运动协会内部解决纠纷缺乏中立性,体育纠纷诉讼解决专业性不足,司法介入困难,对体育仲裁进行司法审查的界限不清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应当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设立独立的仲裁机构,体育运动协会要为体育仲裁制度建立做好内部完善,建立适当的体育仲裁司法审查程序,从体育仲裁推行优先调解原则和合理借鉴CAS体育仲裁制度等角度出发,以推进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张锦 《工会博览》2010,(12):8-9
这是一场盛会,关于竞技的;这也是一场博弈,关乎整个非洲大陆的形象。当各路豪门陆续抵达后,对于南非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反恐、反赌和赚钱这三项工作,已成为考验南非世界杯能否成功举办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从体育仲裁司法审查的含义出发,分析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价值追求,重点剖析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正当性,提出体育仲裁权的权力性特征、体育仲裁协议的强制性特征、体育仲裁机构的独立性不足为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提供正当性理由。之后结合国际体育仲裁院的实践对体育仲裁司法审查的范围进行分析,最后认为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是为了促使体育仲裁权能够得到合法行使、体育仲裁裁决能够符合公平正义,最终目的是促进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体育协会既是一个老年人参与的组织,又是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的群众性体育团体。它在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加强老龄工作和体育工作政策,举办各项老年人体育活动,推动老年人体育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