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以在校大学学生为载体的违法违纪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惨重、影响力度大的案件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发现: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在法律范围内,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还有的学生则认为,法纪法规是对人的行为约束,也就意味着不自由,于是,对法纪法规就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其违法违纪,逐渐走向以身试法的地步。  相似文献   

2.
陈华 《法律与生活》2010,(10):61-62
“那一刻,我感觉就像魔鬼附身一样,邪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当时怎么就做出那样的事情。那时的我,是另外一个我自己都不认识的人。”朱光(化名)在说到抢劫的情形时,神情有些恍惚。这位口齿伶俐、思维清晰、阳光俊朗的研究生,在庭审室里与我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重温哲学     
事实上,我们普遍的绝大多数的人们,并不每天思考哲学问题。也不太习惯用所谓哲学的头脑看待和解释社会现象,无论某些事情或事件与自己相关也罢,不相关也罢。更多的时候倒往往是这样的——越是与自己相关之事,我们越“哲学”不起来。而与自己不那么相关之事,我们许多人倒会表现得颇似哲学家。 三十五岁以下的中国人,也许不太知道,中国当年曾进行过全民性的哲学普及教育,我记得有一本刊物就叫《大众哲学》。干部张口“哲学”,学生张口“哲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数学里,一般都谈到命题的四种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四种命题的形式是:原命题:若A成立则B就成立。逆命题:若B成立则A就成立。否命题:若A不成立则B就不成立。逆否命题:若B不成立则A就不成立。原命题和其他三种命题的真假关系是:原命题正确,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正确。原命题正确,它的否命题不一定正确。原命题正确,它的逆否命题一定正确。由于数学四种命题形式是以普通逻辑为基础的逻辑理论在数学中的应用,而逻辑思维规律是人们进行正确思维的普遍规律。因此,四种命题的逻辑理论在其…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悄然离逝,令身处囹圄的服刑人员幡然悔悟,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懂得感恩与自食其力的成年人。悄然入狱公安人员抓到我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是为什么,直到进了看守所,在同室犯罪嫌疑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中,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事情并非如我想像的那般简单。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耳光     
张广友 《江淮法治》2009,(13):60-60
人一生既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人的醒悟和进步,往往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改变自己。有些事情在年幼时只知道做,却不知道想,更不知为什么,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在自己真正成熟了,才能悟出真谛。我父亲的一个耳光就起到了改变我人生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2006年,香港发生过一件事情:一所大学的教授,发现自己的信箱里面有一万元现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博士生放的,希望教授能够把考题和试卷卖给自己。当然,教授报警,这位来自内地的学生最后入狱。在香港,行贿和受贿一样,也是严重罪行。这件事情在香港引发很多议论,尤其是在校园里面,香港土生土长的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不是不敢这样做,而是连想都没有这样想过,想不通为何有人敢于这样公然挑战法律。原因很简单,用廉政公署前官员的话来说,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行贿是不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买碗的哲学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买碗的哲学     
王立 《政府法制》2009,(12):6-6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但来到店里,他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高昂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店员最后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辨别瓷器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举证责任的确定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自强 《法学研究》2001,(3):89-100
在民事诉讼中 ,举证责任是由案件的性质所决定的。当案件的性质确定之后 ,举证责任即被确定。它在诉讼过程中是不可能转换的。具体地说就是 ,在一般民事案件中 ,举证责任由原告承担 ;在特殊民事案件中 ,举证责任由被告承担。不可能出现原本是原告的举证责任转换到被告的情形 ;也不可能出现原本是被告的举证责任转移到原告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自由     
在民主国家里,人民仿佛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真的;然而,政治自由并 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说,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 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应该记住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由"。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 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 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依据什么原则(标准)认定学校的法律责任?学校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是否必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中小学校长及其教师十分关注又倍感困惑的问题。尽管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对学校担责及免责的情形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但《办法》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形,因而探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的性质 在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问题中,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3.
谈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获知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知权又可叫知情权、知悉权或了解权。目前,理论界对获知权的内涵尚未有定论。但就一般而言,所谓获知权,就是指获得真实情况的权利,也即在不危害国家安全、不侵犯社会公共秩序、不损害他人商业秘密和不侵犯他人隐私的前提下,对于其依法必须.应当知道或者可以知道的事情,都有获得、知道、取得相关信息的权利。这种权利是每个公民(自然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是人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知权的必要性 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知权的充分行使与否以及有较的保障机制,是关系到现代法律在…  相似文献   

14.
最近,某地法院受理一起盗窃案件,被告人将盗窃得来的赃款用于归还信用社贷款,有关部门到信用社追赃,信用社以“收款时不知道是赃款”和“信用社收回贷款从不问款项的性质和来源”为由,拒绝退款。此种情形,人民法院可否强行划拨?有的同志认为,此种情形,信用社有权拒绝退款,人民法院不能采取强制划拨的执行手段。其主要理由是:(一)信用社接受盗窃犯偿还贷款的行为是贷款  相似文献   

15.
王鹏 《中国律师》2023,(10):90-92
<正>作为青年律师,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做着各种平凡但并不简单的事情,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但要知道怎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做。如果只是模仿他人,只顾埋头向前而不考虑更深层次的道理,有术无道,最多可以称为“律”;而有了“道”,就等于有了“智慧”,必然会走向更高的层次,方可称为“师”。  相似文献   

16.
半路夫妻     
据我了解,现在大龄女单身找对象早已不像以前,非要找未婚的。有的还专门找离异的,理由是离过婚的人更懂得夫妻相处之道,更懂得珍惜婚姻。但事情没有绝对性,心想并不能事成的  相似文献   

17.
正曝光作为查办案件之外的利器,其作用不止于对不良作风的震慑和遏制,更重要的是对党员干部心理的长效警示,进而重塑廉洁的新常态。我们知道,当个体淹没在群体中时,会感觉到不受约束,不受抑制,也就更容易做一些独处时很少会做的事情,社会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体化。换言之,这种状态下,个体的独特性消失了,也就很难被辨识出来,所以在施行不良行为之后,往往也会因为个体特性的难以辨认,而  相似文献   

18.
名人论钱     
卢梭:节约与勤勉是人类的两个名医。 海明威: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约翰生: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 两种东西太多、多得不知道怎样使用的人。 叔本华:无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价大跌了。 托尔斯泰:没有金钱是悲哀的事情,但是金钱过剩则倍过悲哀。 诺贝尔: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于想它,将会成 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相似文献   

19.
雷振刚 《检察风云》2008,(21):17-19
在许多关乎民生的案(事)件中,新闻媒介确实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许多人都懂得并善于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正面的东西要让它越炒越热,而负面新闻一旦出现则是极尽公关手段,让那些不希望人们知道的消息胎死腹中,至少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推迟决断,推迟支付”呢?第一个是我不做决断,比如说我在潘家园那件事,如果我当时掏钱了,就上当了。我不掏钱,我再往前走,不用走多远,走三十米,就真相大白了。还有一点,就是骗子急着让你掏钱,你不掏钱他着急,这时候你别着急,回家呆一天。这叫推迟决断。还有一个就是推迟支付,我真想买了,也不要紧,说你这个瓶子真好,我没带那么多钱,先给你一百块钱行不行,下个礼拜再给你。这个时候,你就能看出骗子的真假,看出他那个狐狸尾巴,他绝对不会说让你一百块钱拿走。所以,我们总结出这句话,叫“推迟决断,推迟支付”。这是我们防骗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