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工农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以后,立即着手开展内蒙古的蒙古民族工作和西北回族工作。12月20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名义发表了《对内蒙古人民宣言》。该宣言在蒙古民族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蒙古民族的抗日救亡斗争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内蒙古人民宣言》首先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欲占领全中国,必先占领满蒙,欲称霸于全世界,必先占领全中国”的侵略计划。庄严宣布:原内蒙古6盟、24部、49旗、察哈尔和土默特二部,及宁夏三特旗之全域,均应归还内蒙古人民,作为内蒙古民族之领土,取消热、察、绥三…  相似文献   

2.
杨丽梅  张斯琴  张璞 《前沿》2011,(15):157-161
民族贸易既是经济工作又是政治工作,扶持民族贸易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政策。如何把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贸易进一步发展壮大,这关系到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着眼于如何通过扩大内蒙古地区特色产品和民族用品市场来促进民族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信息时代,视觉传播对一个区域的文化形象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乘势而上,借助电视、网络及数字化新媒体,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提炼民族文化中的可视形象,增强内蒙古区域形象的影响力.本文简单梳理了内蒙古民族文化视觉传播方面的现有作品,分析其不足并对内蒙古视觉文化的传播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草原,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近几年,旅游业,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来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人数直线攀升。内蒙古旅游业从1980年初见雏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文、历史、民族文化各项旅游指标的逐渐成型,今日内蒙古旅游业已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5.
1947年5月1日,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诞生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大踏步地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文明,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繁荣昌盛、充满活力的内蒙古正屹立于祖国的北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全国文化界众多名人走进内蒙古,历时两个月,行程数千公里,从河套平原到呼伦贝尔草原,从古墓群中到阴山顶上……访问、考察了内蒙古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的草原文化、底蕴宏厚的人文景观,深入论证了草原文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内蒙古民族文化做出贡献。一1961年7月23日至9月14日,应乌兰夫主席之邀,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翁独健、韩儒林、刘大年、王冶秋、金灿然等一行由翦伯赞先生带队,组成的全国民族历史研究指导委员会访问团造访了内蒙古。史学家们于7月24日抵达首府…  相似文献   

7.
民族工作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长远和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在内蒙古视察时强调,要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打下坚实基础。这些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抢险救灾,或是完成一项工作,指挥官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保安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并非如此。有些管理者认为只要让保安员站好岗,保证不出事就行了,我想说的是:你怎么样才能让保安员站好岗,保证不出事呢?目前有些保安队伍的“高级指挥官”不但不去履行职责、不发挥带头作用,反而把自己制定的规定完全不当回事,还说什么:“这规定是我制定的,大不了再改呗!”一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统领着全局,如果没有责任心,或者说责任心不强,要想不出事,保证队伍健康成长是很难的。工作不尽力,制度不落实,规定不遵守,会议不参加,说话不…  相似文献   

9.
郝建平 《前沿》2009,(12):98-101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要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尽快出台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等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0.
最近,内蒙古党委统战部邀请在呼少数民族人士座谈《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十周年和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月活动开展十一周年的体会。大家盛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丰硕成果,对我区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坦诚直言,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7月3日至7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伏来旺一行到鄂尔多斯市,就民族工作进行调研。伏来旺在听取鄂尔多斯市及鄂前旗、乌审旗民族工作情况汇报后说,内蒙古是我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曾被誉为成功实施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典范。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钱占元 《思想工作》2004,(12):44-45
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总理抱病,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完生前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后,小组讨论会上向各位代表披露了乌兰夫在抗战胜利后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即没放一枪一弹,没费多长时间就解决了一个分裂祖国的“内蒙古共和国”及其“临时政府”。他赞誉乌兰夫解决民族问题的高度智慧和英勇无畏的精神,称这是内蒙古革命史上的“单刀赴会”,是对乌兰夫民族工作卓越成就的充分肯定。抗战胜利后的内蒙古形势1945年9月,内蒙古草原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喜庆气氛,为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的蒙汉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国家…  相似文献   

13.
8月9日,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居住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从原始大森林迁入内蒙古根河市西郊的猎民新房和驯鹿圈舍,这标志着他们将远离狩猎生活,融入现代文明。 鄂温克猎民属于鄂温克族分支雅库特人,被称为北方民族的活化石。他们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深处敖鲁古雅乡的原始森林里,人口一共232人,一直被中国  相似文献   

14.
<正>《云南民族工作回忆》,是王连芳这样的老一辈民族工作者对云南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上一期,我们主要从民族工作者成长的角度加以介绍,本期我们继续解读。不过,因为这本书时间跨度比较大,且涉及到的都是大课题,我们不能一一介绍,现仅以解放初期民族关系的转变为例,管窥云南民族工作的艰辛与成就。  相似文献   

15.
朱玉福 《前沿》2008,(7):88-90
民族区域自治在内蒙古的60年伟大实践证明,民族法制对于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起到了巨大保障作用。要实现建设和谐内蒙古的战略目标,离不开民族法制的强力保障。针对民族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所辖三个自治旗要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立法权,结合本地实际,加强民族法制建设,为建设和谐内蒙古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6.
一、草原上的民族统一战线——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蒙古民族问题,不论是在理论上、政策上,还是在干部的培养上,都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两个前途、两种命运  相似文献   

17.
在1979年5月全国民族研究工作规划会议的推动下,1980年民族学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恢复和新建一批民族学研究机构。除原有民族研究机构逐渐恢复工作以外,今年新建立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室、湖南省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1年1月1日起改名为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  相似文献   

18.
邢媛媛 《前沿》2014,(9):95-96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前最高院院长王胜俊认为,“少年法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复苏,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疏远,未成年人群体由于缺失家庭或学校的关爱,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未成年犯罪正在引起社会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矫治以及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少年法庭的建立则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这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文立足于保障从分析未成年犯罪心理为切人点,对犯罪成因、犯罪心理以及现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少年犯罪情况现状,构建少年法庭审判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民族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统战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阶段民族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非常重要,大有作为。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化对民族宗教问题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的认识,继续深入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新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在加强对民族宗教人士的引导、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和实现工作系统化方面下功夫,努力使统战工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切实做到有为有位,不断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张彦君 《前沿》2023,(6):78-8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而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近年来,内蒙古在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顶层设计供给、对全方位嵌入的理解以及五方面嵌入的具体细节上仍有优化的空间。从公共治理视角出发,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应聚焦重点空间场域;打破文化隔阂,跨越文化分界,共同编织中华文化之网;通过经济领域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通过社会有机互动,深化社会整合,实现各民族和谐共生;通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归属从而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