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我喜欢走在路上的心情。当把自己热衷的工作当成一个崇高的职业去从事,而不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时,许多事情都已不重要。"4月底,柳州导游黄杰用自己的热爱、坚持和聪慧,闯入全国"最美导游"100强。前不久,记者在柳州见到了这位载誉而归年仅26岁的柳州妹子,零距离感受到了她芳泽无加的魅力和智慧。因为热爱所以任性初见黄杰,一身休闲轻松的打扮,显得青春而充满活力,恰似小家碧玉般的俏皮可爱。言谈中的黄杰,干练而温润,又  相似文献   

2.
刘力邦同志是政协北京市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常委,去年初因病去世。力邦同志1937年参加革命,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组织学生运动;建国初期做共青团工作,五十年代末又调到教育战线。1983年,她作为普教界委员进入北京市政协。在政协工作的10年间,她先后主持了6项专题调查,6篇调查报告均通过常委会审议,形成建议案,报送给市委市政府。 1月中旬,秘书长杜审微主持召开了纪念刘力邦委员逝世一周年座谈会。力邦同志对  相似文献   

3.
2006年春天,霍丽丽受组织安排,从晋城市政府机关来到沁水县担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面对眼前陌生而又熟悉的环境和工作,她感到一种压力,更感到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心中涌动。  相似文献   

4.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不紧不慢 ,就象蚕儿咬噬桑叶 ,沙沙地响。玉玲一手撑着伞 ,一手紧搂着冬儿的肩膀。雨水顺着伞的边缘往下流 ,打湿了她的长发 ,贴在脸颊上 ,凉凉的 ,一直透到心里。刚吃完早饭 ,身上暖暖的 ,深深地吸一口滋滋润润的空气 ,心里感到十二分的舒坦。她把冬儿又往伞下拉了拉。她不能让儿子被雨淋了。她爱儿子 ,胜过爱自己。冬儿长得太象他了。玉玲突然又想起了那个令她切齿痛恨的男人 ,心中的舒坦也随之消失得一干二净。凭良心说 ,他是一个很能干的男人。10年前 ,他从乡下来城里开了一间服装店 ,生意做得很红火。玉玲虽然是…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政治理论枯燥乏味。她却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生动具体,让基层官兵感到实在可信。有人说,政治理论玄奥高深。她却以家乡的发展变化,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到亲近管用。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医院维吾尔族女大学生士官努尔比亚·依明,不忘党的培  相似文献   

6.
万双喜在湖北省汉川市环卫工作岗位上干了10年,环卫工作凝聚着她的汗水,奉献和业绩。她被授予汉川市“城市美容师”和先进工作者、孝感市“三八红旗手”的称号。2003年,她又脱颖而出,当选为孝感市人大代表。这是环卫工人的骄傲,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她感到很光荣,下定决心要当好人大代表。然而,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万双喜有使不完劲的时候,2004年2月环卫所按年龄划线调减人员,她下岗了,每月只领200元生活费,面对两个上学的孩子和不太宽裕的家境,她与丈夫商谈再出去找份工作。三个月后,她找到了一份临时工,热爱劳动的万双喜又重新找回了工作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初,电影《赵一曼》在川南宜宾上映,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形象深深地感动了观众。一位年逾半百的妇女格外激动,银幕上的赵一曼的某些细节,引起了她的注意,勾起了她对自己寻访多年未果的胞妹李坤泰的思念。 这位妇女名叫李坤杰,大革命前就入了团入了党,参加过宜宾妇女运动的领导工作,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曾辗转自贡、泸州、合川、重庆、成都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6年  相似文献   

8.
1943年我接受了晋察冀城工委的派遣,到敌占区的北平做地下工作,在党的精干隐蔽方针的指引下,由革命同志掩护,长期埋伏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在这里,我只谈谈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从1943年3月到1945年8月,我在北平是如何开展地下工作的。扎根北平的过程 1942年底,我被调到了晋察冀城工委,驻地是平山县老坟沟村。这时刘仁同志决定派我到敌占区做党的地下工作。我因自13岁离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地域观念,投身革命后更是自觉地遵守纪律服从分配:在根据地工作是革命的需要,到敌占区去开辟工作也是革命的需蔓,没考虑会遇到什么困难。因  相似文献   

9.
黄光荧 《中国妇运》2002,(10):38-39
1991年国庆节这一天,韦帆坐了大半天的汽车来到了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中心校报到。当时学校放假没有人,天色已晚,又举目无亲,她第一次感到孤独和惆怅。疲惫的她只好找了一个简陋的旅店住下。这一夜她辗转反侧,久久不能人眠,想到目前严峻的生活和艰苦的工作环境,也想到这里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陈虎祺 《人大研究》2001,(11):36-37
每个行业都会有自己的专门语言 ,这就是俗话所称的“行话”。人大工作也不例外 ,也有一些自己的工作语言 ,即“行话”。这些语言 ,凡是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都十分熟悉。但是 ,有些“行话”虽然普遍在用 ,经常在说 ,但细一推敲 ,有时却又使人感到不尽科学。有这样三种典型的人大“行话”就是如此。其一 :“人大工作 ,说到底 ,就是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这句话的问题有二 ,一是在局外人看来 ,似乎人大只是党的工具 ,人大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了实现党的主张。事实上 ,宪法明确规定 ,人大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们党也只是人…  相似文献   

11.
健身渐成社会新风 曹静霞大学毕业后从事翻译工作多年,目前在西班牙驻中国大使馆供职。已经成家立业的她通常是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家务,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要围着三岁半的儿子转。一成不变的日子让34岁的她感到有一丝疲惫。  相似文献   

12.
无忧子:你好! 我的好朋友最近很苦恼,她和她男朋友都刚刚大学毕业,她留在了武汉做公务员,而她男朋友却回到原籍一一深圳,茬那边找了工作。我的好朋友忍受不了相思之苦。她计划两年后辞职或调动,现在他们尽管每天通电话,休假还可以见面,但是她还是害怕他们的感情两年后转淡,而且她很不开心,等不了两年,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如果她现在辞职,又担心到深圳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也怕贸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无法适应,或许会更痛苦,付出这么多,还不知道是否值得;另一方面她在单位里没有同龄人可以交流,感到非常孤独,很不快乐,希望立即离开,所以在工作上无心进取。也许她是一个要求完美的人,常常羡慕那些爱情事业双丰收的人,总感到自己找不到幸福,有些忧郁。  相似文献   

13.
初见金建婵,首先被她脸上温和的笑容打动。提起她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金建婵说自己很渺小,但又很幸运。"这份幸运不只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省公交人的勉励。"金建婵说,她只是金华公交的普通一员,不管身在什么岗位,始终坚持着一个信  相似文献   

14.
孔聪俐是一位健谈但不炫耀、爱美但不奢侈、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女同志,干起工作来,有种男同志勇猛率直的气质。她对工作的执著和热情,让你感到近乎忘我,就像一把火,燃烧着自己,也熏陶着他人。她喜欢工作快节奏、高效率。"拼命三郎"、"工作狂"是群众和同事们送给她的称号。2007年10月,孔聪,  相似文献   

15.
徐小岩 《黄埔》2010,(2):20-23
2009年11月16日是母亲黄杰的百岁诞辰,在父亲徐向前1990年辞世之后的第17年,母亲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亲爱的母亲虽然已经走了两年多,但是她的音容笑貌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出现在我的睡梦里,许多往事异常清晰地铭刻在记忆中。  相似文献   

16.
《人大研究》编辑部:读了寄来的几期贵刊,笔者相见恨晚,爱不释手。能有缘与贵刊相识,学习贵刊知识,感到是幸运,是一份福。人生难得良师益友,《人大研究》就是我最好的良师益友。从仅读到的这几期来看,我有三点感受:一是感到贵刊对人大工作的指导性相当强。篇篇文章都有深度、深意,都是人大工作人员的最好精神食粮。二是感到贵刊办刊视野开阔,整体质量相当高,不愧是全国人大界的知名刊物、权威刊物。三是理论研究创新性相当强。我认为她应列入全国各级各地人大必订刊物,应作为全国县以上人大工作人员必读刊物,应列入各级各地党…  相似文献   

17.
淘宝商铺:当上店主来创业 早上9点钟,打开电脑,登陆网店,郝茜又开始了她新一天的工作,虽说今天光顾网店的顾客不是很多,但是郝茜还会时不时的刷新一下屏幕,关注着顾客的留言和问题.从2013年初次在淘宝上开设店铺起,郝茜当上“店主”已经有3年多时间,而她的店铺也已经有了4个.身边的朋友常常会羡慕郝茜有了这样一份自由自在的工作,可对郝茜来说,淘宝开店的滋味却是只有自己知道.从美化网页到展示商品,从担任客服到沟通进货,以往需要几个人的工作,都要她一个担起,更别说为了联系厂家,选择货源,还需要独自摇着轮椅全国各地考察奔波.然而,虽然感到劳累感到辛苦,但郝茜的心里却觉得充实和满足,因为用她的话说,通过网店,她能养活自己,她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66-69
●“下岗”后的失落●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功后,她处之泰然“下岗”后的失落郝秋兰,1983年毕业于天津纺织工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她早年的经历在很多人眼里来看,应该说是相当顺利的,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几乎没什么曲折。大学毕业后,她进入黑龙江省轻工业厅工作,之后又调入哈尔滨纺织科学研究所,一干就是近10个年头。在这10年里,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每个月只拿几百元的工资,但她却无丝毫抱怨。和所有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一样,郝秋兰并没有感到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她满足于生活的安稳、单位的重用。然而,郝秋兰…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仙居县官路镇纪委书记王益群因病早逝,她的先进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两年后,由台州市纪委编写的《生如夏花——纪检干部王益群》一书正式出版,当再一次直面她的人生时,我们除了感动还有震撼。王益群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26年来,深深扎根基层,任劳任怨、一心一意。无论到哪个岗位,她都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遇到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读者,当您翻阅2000年第1期《民族工作》杂志时,您会感到她的新,新——这是我们为新世纪的献礼! 1980 年诞生的《民族工作》,在红土高原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吸吮着26个民族的乳计,伴随着共和国的每一步辉煌,一天天成长起来。20年来,她为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指导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进步功绩卓著.20世纪的《民族工作》,不辱使命。 推开21世纪的大门,放眼世界,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民族热点问题依然不时搅得大地阵阵动荡;中国,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