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丽江市华坪县是个土地占有面积仅2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并杂居着26个民族的山区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小康华坪、和谐华坪和华坪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提出并组织实施了“919”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即:以1户农户为单元,要求户均年存出栏9头以上优质大牲畜,建1口8立方米以上高效沼气池,发展9亩以上优质经济林果。该工程以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大力推广“畜——沼——果(粮、菜、竹、茶等)”循环经济种养业,最终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模式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深圳都市农业发展状况良好。"十一五"期间,深圳应发展园区型都市农业模式。都市农业要具备农产品安全保障、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外向型、观光休闲教育、城市生态屏障五大功能。应采取加强立法、增加投入、保护农业环境和资源、大力扶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对外开放等措施,保障深圳都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省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大力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健康养老、农业+文化传承等新业态。日前,笔者作为云南日报理论评论部暨《社会主义论坛》赴保山采访调研组的一员,采访调研了保山市以咖啡、酒、茶为代表的几个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示范点,发现隆阳咖啡、龙陵石斛酒、高黎贡山茶的生产经营方式虽然各有千秋,但都具有以农业庄园带动发展的共同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把2013年确定为“产业建设年”;中共云南省普洱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5+6”(5个支柱产业、6个骨干特色产业)产业集群;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提出了发展矿、林、烟、畜四大支柱产业,茶叶、核桃、蔬菜、花卉、竹五大骨干产业,培育旅游业这一新兴产业的4+5+1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志明 《社会主义论坛》2008,(8):I0004-I0004
云南省绥江县30万亩竹产业基地,绘就成云南第一竹海.与川西竹海、蜀南竹海遥相呼应,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建设生态.发展旅游而在长江东转的地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6.
茶业是福安市的支柱产业之一,涉茶人口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二强。进一步加快全市茶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茶业稳定发展、农业持续增收,是当地政府的一项极为重要工作。本文针对福安市茶产业实际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其当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0,(21):16-17
今年上半年,我局围绕"贯彻一条主线、狠抓两个关键、坚持三个围绕、构建四个体系、突出五个重点"的工作思路,突出民生与和谐理念,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慎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力构建和谐劳  相似文献   

8.
马边彝族自治县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立足当前,加强引领,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奠基、林茶畜富民"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县委提出的"126"发展战略,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抓党建,聚力攻坚,狠抓精准脱贫,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强力推进马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前,云南省政府准备借今年6月5日"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云南召开的机会,积极开展推广云南普洱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普洱茶现已是云南农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普洱茶的复兴给茶农、茶产地和当地政府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提高云南普洱茶的知名度,扶持云南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云南自己的名优企业,云南昌泰茶业集团公司应邀参与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0.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推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要提升马边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实现"两化"互动,必须抓住自己的资源优势并突出特色,重点建设好水电、磷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林、茶、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必须结合实际,重点加强县城建设,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突出彝乡特色,塑造四川省重要磷化工基地的形象,努力打造"西部磷都、山水彝乡",建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县城。  相似文献   

11.
张玉香 《理论前沿》2007,504(15):14-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历来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党从农业基础论到"三农"是"重中之重","三农"理论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发展实践相结合的进步轨迹.  相似文献   

12.
从广义层面而言,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核心部分大致包括:"三农"、"两个飞跃"、科技、哲学理论以及比较研究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分析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先人的理想,而且是今人的追求、后来人的实际生存状态."人的全面发展"由"理想社会的人的理想状态,到社会主义国家生存实践的理性要求,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一存在状态的演变,从人的本质,到人的思想文化,再到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内容的演变,深刻凸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孜孜以求和不懈探索,也进一步彰显了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日益成熟和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当前,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面对今年疫情防控的新情况,更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保障好14亿人的"米袋子"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业受天气和气候影响,必须按季节和农时安排才能有好收成。农业与工业不同,工业生产推后了,追一追、补一补就能赶上,但农业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今年春耕备耕,受交通限制和人员流动不畅影响,部分农资企业尚未复产复工,农资到村到店难,一些地方农民下田和农机上路难,农业用工贵、用工难也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了解城市居民眼中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社会风险,避免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给城市居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权益挑战,城市居民对此抱着期待与忧虑并存的复杂心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策制度障碍、城市发展水平限制、城乡文化差异以及"城里人心态"与"小农意识"作祟等。必须从革除体制弊端、完善城市功能、盘活农村资产、搭建交流平台及关注弱势群体入手改进,方能摆脱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给城市居民带来的顾虑,进而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新老市民"的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16.
杨吴和南唐国先后以扬州、金陵为都经略江南 ,社会发展取得了跳跃式成就 :以水稻为主、多种经营的农业新格局形成 ;以纺织、制盐、造船为主体 ,制茶、制瓷等全方位呼应的手工业发展模式初步成型 ;商业活动中的商品萌芽和“近代化”倾向 ,使江苏区域较早进入我国相对发达区域的序列 ,为我国经济与文化重心实质性南移以及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南唐在江苏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应当得到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7.
《人事天地》2010,(23):20-20
自治区农业厅以"人才支撑产业、产业造就人才"为思路,把农村人才工作做在产业链上,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打造了一支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业,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创新工作思路,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汇集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一)围绕产业发展引导人才。2004年以来,我们围绕优势、新兴特色产业的发展,加强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预测及分析,按年度定期编发产业人才开发目录,引荐乡土人才在专业协会、产业链条上担主力,促使乡土人才在特色产业壮大升级中"挑大梁"。(二)出台产业政策鼓励人才。对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研究成果多,质量高.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有人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人"是个体人,也有人认为是群体类人;对于人的发展的内容大致从劳动、能力、关系、需要、潜能、个性、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阐述;对于发展的类型有学者从和谐、自由、平等、充分等角度进行界定.作者力图从"人"、"全面"、"发展"三个角度对20多年来的主要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发展、繁荣非短期工程,"文化"要点在于"化"字,即化入人心、文化化人和文化社会、规范社会。求真、务实、为人民是文化发展、繁荣之根,关注细节,多做能发展、繁荣文化之实在的事是文化发展的追求与任务。发展、繁荣文化重心与落脚点在广大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角。文化建设、繁荣应着力丰富人,提高人的素质、推进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助益于建构讲理性、讲秩序、讲效益与讲权利、讲义务的社会,是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做出重要部署,要在2016年扩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三产融合,真正实现农业增强、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思南茶旅一体化发展的梳理,提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