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知识卡片     
审讯中常用的几种提问方式预审员依法审讯被告人,要向被告人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提问是预审谋略中一个主要内容,也是预审对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提问方式对保证办案质量和顺利完成预审工作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提问方式为单一提问单一提问是一个提问要表达和解决一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常德市“5·7”冰毒案的侦破情况;详细阐述该案预审的全过程;指出案件审讯成功的关键在于审讯人员结合案件实际,巧施审讯对策。  相似文献   

3.
审讯中的心理接触方法是指审讯人员在与被告人的心理接触中,引起其积极心理活动的方法。 审讯过程是审讯人员与被告人之间面对面的尖锐斗争过程,是一种心理战。这种心理战的心理接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审讯的成功与失败。心理接触方法得当,对被告人施以良好的心理影响,使其敬佩、信服,产生信任感,这就容易供述案件的真实情况,从而达到预期的审讯目的。心理接触方  相似文献   

4.
一、心理对抗的理论范畴 1.对抗心理与心理对抗 预审学中通常所谈的对抗心理,是指被告人抗拒审讯,对审讯采取对立态度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对抗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被告人的反社会心理;仇视社会主义制度,仇视共产党的反动立场;或者由于曾经被公安机关处理过而产生对立情绪等,均可能发展形成被告人的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对抗心理是基于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预审阶段犯罪嫌疑人的几种心理状态和某些表现形式,以及审讯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同时,阐述审讯时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我们所应采取的基本矫正策略,从而使案件的审讯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审讯人员为了提高自身的心理索质利提高审讯活动的成效,必须研究和掌握审讯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及特点,研究在审讯活动中如何迅速准确地搞好对被告人有关信息的搜集。一,审讯活动的心理过程及其特点审讯是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一种方法,即对当事人依法进行审查讯问。目的是查清案件事实,确定案件性质,应用有关法律作出处理决定。审讯人员为了有计  相似文献   

7.
研究审讯的局,把审讯过程合理布局,能增强审讯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这是提高审讯效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审讯有没有局呢?象下棋、打球之类的竞争活动分局进行一样,审讯也有局。先打个比方: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往往要运筹若干个战役分别进行,通过穿插分割、迂回包抄、声东击西、各个击破来实现各个战役的战略目标,从而赢得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预审中讯问被告人(按我们习惯称为审讯,下同),这种审讯,是两个局中人  相似文献   

8.
预审员王玉新向科长李玉朋汇报预审张兴案件的进展情况时说:我们从盗窃案被告人张兴家搜出一台日电牌14时黑自电视机,已经证实,这是洪兴机械厂去年八月被盗走的那台。根据张兴是惯盗的情况看,是张兴偷的无疑。审讯中我问张兴:东西从你家搜出来了,你还不承认盗窃吗?张兴这家伙真狡猾。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谓刑事疑难案件,特指预审部门受理的由于诸种原因导致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定罪缺乏证据,否罪又不能排除嫌疑的案件。造成这类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被告人心存侥幸、抗审拒供则是其重要原因。因此,认真研究疑难案件被告人的侥幸心理及其矫正具有重要意义。 预审中被告人的侥幸心理,是指有罪被告人不顾自身有罪的客观事实,主观自信能够逃避罪责的  相似文献   

10.
证据体系定义的特征预审案件证据体系是通过公安机关预审部门审理形成的证明一起犯罪案件是否确已发生、被告人是否该案犯罪人及其有何具体犯罪事实的完整统一的证据组合。  相似文献   

11.
一、预审立法制度的形成预审制度是关于预审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预审”是同“审判”相对仗又联系的一个法律名词,原意是指法院开庭审判前对被告人的预备性审理,或称事实审。预审制度规定为诉讼程度,最早见之于成文法的判前对被告人的预备性审理,或称事实审。预审制度规定为诉讼程序,最早见之于成文法的是公元1808年的《拿破仑刑事诉讼法典》。我国预审制度的雏形始于奴隶社会的鞫狱方式。人民民主专政的预审制度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处理反革命案件和建立司法机关的暂行程序》的训令中提出建立司法预审程序。抗日战争时期的《…  相似文献   

12.
易地审讯贪污贿赂案犯,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办理贪污贿赂案件时,为了排除外界的干扰和查清案件的事实真象,获取客观真实的口供,而依法将逮捕、拘留的被告人转移到外地看守所关押审讯的一种讯问对策。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在反贪污贿赂斗争中,针对一部分贪污贿赂案犯在当地难以突破审讯的客观情况,为排除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干扰,果断采用易地审讯对策,把一些“棘手”的重大、特大贪污贿赂案犯羁押到外地看守所审讯,从而避免了审讯中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的僵局,使侦审工作“柳暗花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本  相似文献   

13.
用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看问题,审讯言语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换的系统。审讯人员通过话语向被告人发出信息,被告人接受话语指令,然后产生行为,把执行任务的种种情况转化为反馈信息,传达给审讯人员,审讯人员根据反馈信息,再一次组合话语,发出信息,如此循环往返,直至达到预定的目的。审讯言语信息交换的过程,可以用这样的图式表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预审程序与公诉权的关系 ,预审程序的性质和功能及当代世界各国的预审模式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预审程序是对公诉权滥用的有效制约机制 ,它本身不是裁判权 ,而是一种司法审查权 ;起到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和分流案件及提高诉讼效率的作用。研究预审程序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机制 ,使刑事诉讼朝民主、经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深挖犯罪,扩大战果,是公安预审部门在依法审理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中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把挖掘犯罪线索,扩大预审战果,作为开辟预审侦察破案第二战场的主要途径。深挖并查破了一大批重、特大刑事案件。尤其是在审理案件中,我们有意识地将深挖触角延伸在团伙案件上,抓住点滴线索,强化审讯和调查工作,取得了深挖破案的突出成绩,仅1993、1994年我科受理的42起团伙案件中,有29起案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深挖效果。深挖破案率占列受理团伙案件数的68.1%,在深挖破案的基础上追捕、追诉犯罪分子19名,追缴赃款赃物价值9万元,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约16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预审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讯问的重要前提。临战前的准备工作如何,直接关系着讯问活动的成败。讯问前的准备,包括组织预审力量,全面熟悉、掌握案件情况,仔细研究被告人心理和认真研究、制定讯问对策等诸项内容。有些预审人员在完成上述讯问准备工作时,对犯罪有关现场痕迹、物证的复查和研究重视不够,准备不足,往往导致某些案件审理时出现种种困难,甚至出现漏掉罪行、同案犯或错定案件性质等严重后果。不  相似文献   

17.
对质,是预审工作一项难题。对质成功,案件中一些矛盾能迎刃而解,对质失败会发生串供、翻供等不良后果。1954年公安部制定的预审条例曾明文规定;“如遇两被告人或两证人,或一证人和一被告人的供词发生矛盾时”,要“有把握地、技巧地进行对质”,但由于发生过一些不良后果,被视为禁区。长期以来,对质成为我国理论和实践的空白区,极少研究文章,预审教材避而不谈,偶有试办,不知孰对孰错。  相似文献   

18.
贯彻新的《刑事诉讼法》是预审工作依法办案的需要。在刑侦体制改革中,侦审合一就是贯彻新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显示了审讯的重要,严格了审讯的要求,动摇了审讯经验的基础,向侦查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洗劫公路客车案件系抢劫犯罪的一种表现。犯罪分子在光天化日之下。手持凶器,群体作案,伤害旅客,强夺旅客财物,对社会治安构成严重威胁。严厉打击洗劫客车犯罪分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这类犯罪特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审讯方法与策略。是贯彻“依法从重从快”的需要,对于充分发挥预审部门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一、当前洗劫客车案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审讯,是执法者同各种犯罪分子面对面的斗争。从形式上看,罪犯已失去了外在的抵抗能力,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无不时刻策划着反审讯的办法。因此,这种审讯与反审讯的斗争,实质上就是预审员同被告人的心理较量和智力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