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花夕拾     
《传承》2005,(1)
陈云轶事1951年,苏联政府送给中国五辆吉斯牌轿车。在当时,这是最高级最豪华的进口轿车了。这五辆新车要分配给“五大书记”。作为“五大书记”之一的陈云怎么也不肯要,硬是退了回去。“五大书记”的工资,全都定为一级。陈云知道后,硬是改为二级。他说,我不能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他们同级,应该比他们低。陈云坚决不收礼。他曾说:“送礼是有求于我。收下后,决定事情必有偏差。”曾有一军区领导向陈云汇报工作时,带来了两盒有葡萄。陈云不收。那军区领导说,葡萄是当地的特产,不值多少钱。陈云只吃十颗,曰:“十全十美”,其余不收。1…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七大上陈云同志作了题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著名发言. 陈云同志首先从他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谈起:"这七年来我看到一点,在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什么是骄气?就是骄傲气概."这是他从工作中接触的干部身上察觉到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有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居;有过的时候你批评他,他总是想很多道理来解释,其目的就是说明我没有过.  相似文献   

3.
在中共七大上,陈云曾经说过:财经工作是他的"本行".那时,陈云接触财经工作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他对这个"本行"却已情有独钟.后来,陈云长期主管财经工作,十分重视算账.他心里不仅有大账,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明细账.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算盘是算账的基本工具.可以说,陈云一生都与算账和算盘结缘,晚年的陈云还曾戏称:"我是算账派,脑子里有数目字."  相似文献   

4.
<正>邓小平同志曾经讲:"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今天,在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时候,重温他老人家的铮铮之言,更有其现实意义。"有诸内者,必形诸外"。领导干部内心的自我定位,代表着党的形象,引领作风建设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时,向  相似文献   

5.
<正>1950年,面对战乱之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党和人民政府对粮食进行计划供应。1953年,粮食问题被正式提上议程。主持经济工作的陈云向中央建议采用农村征购、城市配给的方案,以解决粮食购销问题。该方案名称叫做"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当时,陈云提出这个想法是很不容易的。他曾形象地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要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  相似文献   

6.
鞭靴之贪     
《创造》2016,(5)
正唐德宗时宰相陆贽为官清廉,皇帝曾劝他道:"爱卿太过清廉了,像马鞭靴子之类的小礼物,收下也没什么不可。"皇帝都这么说了,陆贽却不以为然:"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他是说,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胃口必定越来越大;收了鞭子靴子,就想收华服裘衣;收了华服裘衣,就要开始收钱……防微杜渐,这真是洞彻人性之语。  相似文献   

7.
正陈云的品格风范在党内有口皆碑,而他言传身教,对家人、子女的严格要求所塑造出的淳朴家风,堪称共产党人家风的楷模与典范。"三不准"原则1978年,中央为陈云配备了一辆"红旗"牌轿车以便他从事国务活动时乘坐。他规定,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家里任何人都不允许乘坐这辆红旗车。不准搭乘陈云的专车,这是陈云为家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7,(2)
<正>作风建设是我们党一贯重视的。老一辈革命家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了榜样。陈云同志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对自己及身边人要求极为严格,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陈云是一个做人严谨、做事认真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上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据说,他给自己定下不收礼、不请吃、不吃请、不迎不送、不请不到、不吃高级菜等等规定。他不收礼,有位领导顺带给他两盒葡萄,他只尝了十颗,叫"十  相似文献   

9.
1962年春,毛泽东因秘书林克下基层锻炼,身边暂时缺少一位替他看国际资料的工作人员.3月25日,毛泽东致信邓小平等人,要求选调一位秘书来.关于人选要求,他说:"我这里的两位秘书,文化、政治水平都低,不能很好地替我阅选内部文件,更不能向我提意见,需要有一位文化、政治水平较高的同志来帮助我."  相似文献   

10.
王丹莉 《长白学刊》2010,(2):103-107
新中国在60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经济体制转变。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确立,另一次是1978年以来的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两次转变的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陈云,其经济思想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他一直主张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应当有机结合计划与市场两种调控方式。系统梳理陈云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之初和改革开放前后经济思想,深入探讨陈云关于计划和市场思想在共和国两次经济体制转变时期所表现出的系统逻辑特征以及他充满智慧的辩证思维,对当前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调控有较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移民的理由     
<正>凡事总有缘故,移民也不例外。近日在报刊上读到一位母亲叙述移民的理由:"我就是希望他(孩子)能回到我小时候那样子——上下学自己去,走几条马路就到学校,遇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用家长去接,路上没那么多汽车,汽车知道避让行人,不用给老师送礼拍马屁,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2.
<正>拜师齐白石苦禅先生是齐白石的弟子。他对我回忆起拜师的经过:"那是1923年的事、我与王雪涛一道去跨车胡同15号齐白石家拜访。当时齐白石六十多岁,正在变法。我为什么选他为师呢?原因有三个:一是他农民出身、为人朴实。二是他有创新,徐悲鸿说,‘文到八股,画到四王,衰败穷途’,但他画的蜜蜂、虾、螃蟹等等,都是独创的,三是他敢说话,门上贴务,送礼的,请吃饭的,都不画。我们去拜师那天,他先  相似文献   

13.
刘明钢 《传承》2010,(7):34-35
陈云一再强调,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陈云自己就是一位运用辩证法的大师,是一部值得认真研读的大书、厚书。"牵住牛鼻子"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陈云把这种方法叫做"牵住牛鼻子",而他自己正是一位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14.
叶子 《现代领导》2011,(7):37-37
1956年9月13日,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陈云与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一起被推举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候选人。对于陈云这个候选人,毛泽东给出了这样的评价:“陈云同志。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到要点。所以,我看陈云同志行。”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说:“振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我知道,对他而言,我既不是白玫瑰,也不是红玫瑰。我是他来生要等的那匹独一无二的马。我们曾约定,来生不再做人,要托生为两匹可以自由驰骋在辽阔草原的骏马。我不相信人死后有灵魂,但我相信,生命必有轮回。  相似文献   

16.
周洁 《人民公安》2011,(9):61-61
公孙休在鲁国任相国时.由于公孙休喜欢吃鱼.所以有许多人争先恐后把鱼往他家里送.全被他拒绝了。他弟弟就劝说他既然喜欢吃就收下吧。公孙休说:如果我因喜欢吃就收下的话,就难免徇于私情.徇私就会枉法,枉法了我就可能会下岗,当不成这个相国了。真到那种光景,虽然我喜欢吃,可是没了工资,怎么买得起呢?而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不至于因此被罢免相国而下岗.  相似文献   

17.
陈云同志病重期间,我几次到医院探望。最后一次,他在病床上叫着我的名字,不能说更多的话了。4月10日,我在外地听到他逝世的消息,十分悲痛,思绪万千。陈云同志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在党的建设方面,他也有许多真知灼见。几十年来,我受陈云同志教益良多。他的思想、作风、品格,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相似文献   

18.
先人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每思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百姓。"郑国有个宰相很爱吃鱼,于是有人给他送鱼,他一概拒绝。有人问:"你那么爱吃鱼,为什么不接受呢?"他回答说:"我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可能会因此而失去俸禄,我不接受别人馈赠是为了保证终身有鱼吃。"郑国宰相考虑的是送鱼的人满足了他的私欲,他必然要满足送鱼人的私欲,这不很危险吗?  相似文献   

19.
任崇喜 《传承》2008,(3):56-56
帕瓦罗蒂是众所周知的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当有人向他讨教成功的秘诀时,他每次都提到父亲说的一句话。在从师范学院毕业之际,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去当教师呢,还是去做个歌唱家?"父亲沉思了片刻说:"如果你想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两把椅子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必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继承和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优良传统,有必要学习陈云同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高尚的求实风范;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核心,陈云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好典范;陈云思想最为突出的魅力就是"求真务实";人生实践的深刻影响是陈云思想具有"求真务实"突出魅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