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及其对我国的严重危害.有必要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就打击中亚地区毒品犯罪开展合作。目前,应当完善打击毒品犯罪的区域性公约及其实施措施,加强各成员国禁毒立法的协调和完善,通过建立会晤机制等方式,加强合作打击中亚地区毒品犯罪的机制建设与机构建设。还应当就引渡、侦查协作等问题,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积极开展刑事司法合作,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恐怖主义犯罪、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等跨国犯罪已经严重地威胁着国际社会的安全.国家间的引渡合作仍然是打击跨国犯罪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具有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区域国家间开展区域多边引渡合作是打击本地区严重跨国犯罪的必经之路。中南亚国家出于地区利益的需要.进行多边引渡合作打击严重危害本地区的恐怖主义犯罪、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趋势.具备相应的法律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  相似文献   

3.
中南亚国家出于地区利益的需要进行多边引渡合作,打击严重危害本地区的恐怖主义犯罪、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趋势,具备相应的法律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这些具有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区域国家间开展区域多边引渡合作是打击本地区严重跨国犯罪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乌兹别克斯坦自1998年以来恐怖主义犯罪不绝如缕,其特点有:恐怖主义组织有很强的宗教色彩,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网络全球化的趋势明显,犯罪人极力反对现行的世俗政权,攻击目标多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领导人,行为人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严重,犯罪资金来源国际化等。犯罪的原因包括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负面影响;国家发展建设中所出现的负面问题,为宗教激进主义分子所利用;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在加强;中亚毒品走私活动猖獗;费尔干纳问题的影响等。犯罪的预防措施包括注重对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打击;采取舆论宣传等措施去暴力极端化;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完善街区委员会社会功能;依法加强宗教管理,严防宗教极端思想蔓延;努力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发展,压缩恐怖主义生存空间;突出重点地区治理,促进恐怖主义犯罪的预防;加强地区与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5.
浅析诱惑侦查在毒品案件侦查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犯罪有着极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同黑社会组织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并列为当今世界的三大犯罪灾难,多年来一直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国际刑警组织打击和防控的重点。毒品案件是刑事案件中的一类特殊案件,与通常的刑事案件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和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毒品案件在侦查中证据难以收集。因此,在毒品案件侦查中,诱惑侦查是行之有效的特殊侦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亚地区面临着复杂的跨国犯罪问题:贩卖毒品、武器的走私、恐怖活动、有组织犯罪的多种势力相互勾结,给国家和边境安全造成威胁,给地区政治、社会、人文领域的有序发展带来现实威胁。每一种跨国犯罪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多重性、与其它组织建立了一定的彼此共生关系,这加深了恐怖主义、毒品犯罪、武器走私、贩卖人口等跨国犯罪的复杂化程度,对社会的危害还从地理上扩散、波及至周边国家和地区。中亚国家跨国犯罪的复杂形势之根源与其贫困状况不无关系。"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从深层次解决该地区跨国犯罪发展的内生性、根源性因素的战略性方案。同时,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行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也是必要的,因此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和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国际合作,打击犯罪,发扬大国的担当精神,是未来可以作为的。  相似文献   

7.
中南亚的毒品犯罪不仅危害着该地区各国的国内稳定,也严重影响着整个地区的稳定。各国通过国内立法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打击该地区的毒品犯罪。针对中南亚地区毒品犯罪跨国性、地区性的特点,在中南亚各国间建立统一的刑事司法合作机制是打击毒品犯罪有效的途径。现有的各国国内法、以签订的多边和双边条约、协定及宣言等其他各种有利因素为中南亚国家打击毒品犯罪刑事司法合作一体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了新疆发展步伐,但跨境毒品犯罪蔓延,毒品问题存在与恐怖主义交织在一起的趋势,给国家安全带来潜在风险隐患,给区域性禁毒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对策:创新毒品预防宣传,减少毒品需求;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禁毒国际合作,减少毒品危害;多措并举严查易制毒化学品,减少毒品生产;加快建构信息化禁毒模块,提升打击毒品犯罪效能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亚地区的毒品生产和交易活动日渐猖獗,毒品问题已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威胁。严重的毒品问题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它对中亚地区及其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毒品问题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有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各国必须进行广泛的禁毒合作。就我国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而言 ,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已迫在眉睫。只有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在情报交流、替代种植、区域警务、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禁毒合作 ,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的毒品犯罪问题 ;只有先解决西部地区的毒品犯罪问题 ,才有可能完成全国禁毒工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与传统恐怖主义犯罪相比,在互联网环境下孕育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在组织形态和行为类型方面具有重大变化。在组织形态方面,恐怖组织的金字塔等级式结构向网络节点式结构转变,“独狼式”等个体型恐怖主义犯罪崛起;在行为类型方面,工具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和目标型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是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伴随着恐怖主义犯罪新特征的出现,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纷纷通过颁布新的法案或修订刑法的方式对网络恐怖主义犯罪进行防控,在惩治网络恐怖主义犯罪方面积累了许多颇有成效的立法经验。《刑法修正案(九)》和《反恐怖主义法》的通过,为我国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提供了更为全面、坚实的法律保障,填补了以往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规制的诸多空白。但是,我国刑法对于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制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扩张的行为与压缩的解读:毒品犯罪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扩张的毒品犯罪态势,需要亟待解决尚争议的概念。毒品的内涵与外延不同于毒品犯罪,而毒品犯罪不能游离于毒品之外。毒品宜采用列举概括式的违法性认定,毒品犯罪可以从规范的形式概念和事实的本质概念探悉之,特别是毒品犯罪的实质概念,即犯罪学上的界定必须牢固树立起来。  相似文献   

13.
卧底侦查人员违法犯罪的免责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卧底侦查在对付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卧底侦查人员违法犯罪存在免责的可行性。法律应当对卧底侦查人员违法犯罪界限作出规定,对卧底侦查人员违法犯罪的责任问题应明确,从而进一步保护卧底侦查人员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谈毒品现场快速检验在新疆毒品案件侦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击毒品犯罪、全面禁毒已成为社会共识。毒品检测,尤其是现场快速检测手段对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检测,已成为侦破毒品案件、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依据。新疆地理位置特殊,毒情复杂。经济、快速、准确的毒品检验对打击毒品犯罪、遏止新疆毒品蔓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具有现场快速检验特点的毒品检验方法主要有外观检验法与化学检验法,而化学检验法具有试剂便宜、操作简单、无须大型检测仪器、结论直观、准确度高等特点,适合在口岸、边远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毒品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其毒品犯罪类型多表现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持有毒品罪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等,其中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最甚。该地区毒品犯罪的产生与发展实质上是与该地区独特的经济、历史、文化与社会控制等诸多内外在因素有关。而防止此类犯罪产生与发展的对策则是从满足少数民族民众当前的迫切生活需求出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6.
反毒品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严厉打击”并没有带来毒品犯罪的必然减少。“严厉打击”理念下反毒品犯罪存在许多缺陷,需在反毒品犯罪问题上进行理性选择,加强国际合作,完善我国反毒品犯罪的立法,提倡综合治理,实现反毒品犯罪的战略执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倡导反毒品犯罪的“全民战争”。以实现禁绝毒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毒品犯罪刑事政策是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总的刑事政策在毒品犯罪领域的具体体现,它着眼于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势,以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为目标,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活动和措施反映国家对毒品犯罪的基本态度。我国在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而毒品犯罪发展的新形势也对新时期毒品犯罪防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作为危害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刑事犯罪,历来被当作严厉打击的重点对象。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拉萨市的毒品犯罪既有一般地区毒品犯罪的典型性,也有当地毒品犯罪的区域性特点。受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影响,毒品犯罪在当地迅速蔓延、持续上升,部分吸毒人员甚至把拉萨市作为吸贩毒的"避风港",以逃避打击。文章结合当地毒品犯罪相关数据,深入分析毒品犯罪特点,总结出公安机关在打击毒品犯罪中所面临的管控难、查处难、起诉难等困境,并在结合当地毒品犯罪现状、特点和实际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毒品犯罪防控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西部民族地区毒品犯罪防治具有特殊性,其中宗教因素能够发挥其防治毒品犯罪的社会控制功能。宗教对有关毒品违法犯罪问题持有否定性态度,这对西部民族地区防治毒品犯罪宣传教育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对法律规范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严峻的禁毒形势主要是受到西部地区毒品犯罪问题的严重影响。笔者将甘青藏等民族地区毒品犯罪治理模式作为本文关注的对象,期待能够为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推进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