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西亚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必经之地。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历史悠久,人数众多,十九世纪末已形成一个独特的华人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马来西亚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华人认同观念的转变便是其中之一。本文拟对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认同观念转变的诸因素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战前马来西亚华人的认同观念战前,马来西亚的绝大部分华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一样,把中国看作是自己的国家,关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到马来西亚只是为了谋生,最初并不打算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经济在经过1998年的严重衰退后快速复苏,去年经济增长率达5.4%。据马来西亚政府预测,今年马来西亚经济可望增长5.8%。分析家认为,制造业的强力复苏和增长是马来西亚经济快速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经济在经过1998年的严重衰退后快速复苏.去年经济增长率达5.4%,据马来西亚政府预测,今年马来西亚经济可望增长5.8%。分析家认为,制造业的强力复苏和增长是马来西亚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政府已制定了将在2020年之前达到新兴工业国家的目标。为此,马来西亚政府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鼓励外商大量投资于工业、农业和旅游业。目前,在马来西亚投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依次是日本、美国和台湾。中国投资者也开始迈向马来西亚。本文提供一些有关马来西亚投资“软”环境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马来西亚:国家、地区和国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月21-22日,由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马来西亚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全球化下的中国与马来西亚:国家、地区和国际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绿野仙踪度假村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受到马来西亚官方、学术界、媒体的高度重视,马来西亚房屋与地方发展部部长黄家定、马来亚大学校长拿督哈桑·B.雅各布教授(Prof.Hashim B.Yaacob)亲临会场,对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马关系阐述立场及期望。马来西亚的多家主流报刊,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南海安全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分布着马来西亚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海域,是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践在南海地区“维护海洋环境的稳定,不受限制地开发海洋资源和开展国际贸易”的战略构想,马来西亚通过建立和发展自主的国防力量,与区域内外国家开展有限的安全合作以增强在南海的防御能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巩固对南沙部分岛礁的占领,实现其在南海的主权安全和经济安全。马来西亚将南海视为其海洋利益拓展的前沿阵地,在南海问题趋于复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维持南海地区的力量平衡,创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7.
摘要: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是马来西亚众多非政府组织中发育良好并卓有成效的公民社会组织,但学术界对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本文尝试从多个方面对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进行较为综合的介绍和分析。首先,本文介绍了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概况,认为他们不仅是马来西亚环保运动的先驱者,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环保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接着,介绍了主要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情况;然后,以环保非政府组织反对和监督巴昆大坝建设为主要案例,对马来西亚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主要活动及环保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较集中、活跃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更是如此) ,而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国内更是华人社团林立,而且尤其活跃。至2001年6月,马来西亚共有华人注册社团7276个(其中包括华人政党组织)①。在东南亚,甚至在全世界,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起源最早,其发展脉络也较为典型;而当前马来西亚华人经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加强。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马来西亚华人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华人留学生中占有…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后,为了改变殖民时期形成的畸型的经济结构,将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马来西亚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近几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198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2%,在亚洲仅次于中国。1993年人均收入达3280美元,是泰国的2倍,印尼的5倍,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文莱和新加坡。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报告已将马来西亚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在其中的竞争力已超过韩国而位居第四位。上述工业化成就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有关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0.
战后成立的郭兄弟集团,经过四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已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企业集团,其资产额估计达60亿美元以上。领导郭兄弟集团的郭鹤年本人也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企业家,被评为“马来西亚1985年十大企业家“之一、“马来西亚杰出的董事”,并被授予象征马来西亚企业界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奖。鉴于郭兄弟集团在马来西亚的重要地位,探讨其形成与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状况。一、创业之前的郭鹤年郭鹤年(RobertkuokHockNien),1924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其父郭钦鉴为马来西亚华侨,拥有一家经营…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中国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其中之一是马来西亚企业家,跨越国界开始对我国进行直接资本投资。进人90年代以后,他们对我国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本文就马来西亚对我国的投资进程、规模、流向、原因、特点及对中、马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一、马来西亚对我国投资的发展进程马来西亚资本对我国的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过了起步,渐增和较快发展的时期。马来西亚资本对我国投资始于1984年。这一年马来西亚钢山有限公司(前身为梦乡控股有限公司),与我国有关机构合资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一、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的通货膨胀马来西亚经济在过去的10年中一直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形势急转直下.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方面使马来西亚经济增长出现大幅下滑,一方面又导致潜在通货膨胀的迅速释放,通货膨胀成为马来西亚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货币贬值的影响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加上政府对物价进行了控制,因而在1997年第三季度,马来西亚的通货膨胀率仅达2.3%,低于第二季度的2.5%.然而,从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2,(3)
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马来半岛霹雳拿律地区发现大量锡矿,以及清朝政府解除海禁,大量华人移居马来西亚。随着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华人职业构成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人职业的变化尤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来西亚战后几十年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本文着重探讨战后马来西亚华人职业变化的一些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马来西亚由原马来亚联合邦、沙捞越和沙巴三个部分组成。原马来亚联合邦地区又称西马来西亚,位于马来半岛南部;沙捞越和沙巴合称东马来西亚,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马来西亚从1963年成立至今仅二十年,但是从其所辖各地区的社会发展看,它却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的资料记载,马来亚在公元前一万年便有人类居住;在沙捞越,五万年前已有原始人类的活动。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间,马来亚北部就有奴隶制国家。从公元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到十六世纪初的近千年中,现马来西亚所属的地区处于封建社会阶段,沙巴和沙捞越地区由文莱苏丹王国管辖,马来亚有七个封建王国。十六世纪以后,这一地区相继沦为葡萄牙、荷兰的殖民地。二十世纪初,马来亚、沙巴和沙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独立后,日本就一直是马来西亚重要的经济伙伴。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马来西亚对日本的开放程度和日本在马来西亚经济的影响力,是东盟乃至亚洲地区其他国家所不及的。日本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深化,既为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动力,也增加了马来西亚对日本的依赖。21世纪初,马来西亚和日本的经济关系将以贸易和投资为主体,全力拓展其他经济领域的全方面合作,发展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东南亚》2003,(4):37-41
私营化是一些国家重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1983年,马来西亚提出了国营企业私营化政策,成为私营化的先驱国之一。回顾2 0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对私营化政策的推行,对我们了解马来西亚的私营化问题有一定参考。一、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的背景在独立初期马来西亚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经济。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1969年5月两族群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面对这种情况,70年代初期,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 1970—1990年)。该政策以马来人优先政策为核心,其目标之一就是消除民族及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获得独立之后为了发展工业和致力于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的需要而忽视农业部门之际,马来西亚积极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马来西亚政府认识到,农村的马来人是国内经济条件最差的居民,与此同时,他们又是政权选举的重要支柱。在五十年代中期,马来西亚着手实施许多开发计划,目的在于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培植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商业杂志》编者的按语:马来西亚正在参与走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神圣行列的竞赛,这恰恰不是什么不着边际的说法。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把目光投向世界工业化这块美味的蛋糕上,以及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一切好处上。毫无疑问,马来西亚将使自己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现在使专家们感到困惑的问题乃是马来西亚将于何时、将如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如我们所知,要给新兴工业化国家下一个定义也是困难的,虽然诺丁·索比曾试图这样做。严素梅(音)(Ngam Su May)和林鹤奇(音)(Lira Hock Chye)仔细研究了一些经济学家、分析家和政治家的观点,发现他们的共同看法是:马来西亚要在八十年代内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就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要吸引投资者和实现在技术领域里的大跃进。最后,他们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措施以使马来西亚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都必须同马来西亚的社会目标相协调,不能以损害其它的全国性重要目标作为代价。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中东并不是马来西亚外交的中心,但因历史和宗教原因马来西亚与中东一直维系着联系。中东在马来西亚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忽视到逐渐增强,再到强化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而且其内容更加丰富。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发展。马来西亚中东外交政策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而不断地调整变化。当前国际形势更加复杂,中东不稳定因素增加。由于密切的民族宗教联系,且中东可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为能源安全提供保障,因此,中东的稳定和发展与马来西亚的稳定和发展紧密相连。中东对马来西亚的重要性要求马来西亚深化中东外交政策以实现和维护其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是东盟创始成员国之一,在中国对东盟外交中具有重要地位。自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先后奉行“亲西方政策”、中立外交及“向东看政策”,外交重心逐渐从西方转向东亚。当前,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中国与周边国家矛盾突显,作为南海争端方的马来西亚却始终以低调、谨慎、开放的态度处理对华关系,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大局,成为中国在东盟中难得的合作伙伴。本文将对马来西亚外交战略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马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