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三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干好工作必备的政治能力。习近平关于“政治三力”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要求的准确把握,又是对党历来重视政治能力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现实需求的深刻回应,是蕴含丰富内涵、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新征程上,提高“政治三力”,要从突出政治功能、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党员干部本领、加强制度执行等四个向度同步发力,这既是科学构建“政治三力”提升路径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政治三力”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逻辑、中华文明的文化逻辑、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逻辑、民族复兴的实践逻辑,共同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主要包含党的领导地位、领导原则、领导范围、领导过程和领导目标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完整体系。而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命题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质,也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守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这一根本,在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和提高党的全面领导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基于全球、多维和发展的视野,致力于发展好中国理论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而积极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主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重要论述,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党领导各个时期国际传播工作的具体实践,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深入回答了为何要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怎样的内容、如何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须要坚持党对国际传播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为目标,不断拓展国际传播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之理”。习近平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既有理论深度和时代高度,又有全球广度和实践力度,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南,为增强国家软实力、推动世界各国协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将党的领导地位提到前所未有高度,内涵极其丰富、思想极为深刻,代表着当代政党领导的最高境界,是习近平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从过去不够全面、不够集中统...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党和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历史实践的吸收借鉴。这一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整体性与实践性。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不仅为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有效手段和途径,也为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如果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特点的话,纪律建设的强化无疑是一大亮点。习近平在强调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治本之策的基础上,阐明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严明政治纪律为重点、健全党内法规体系和用好“四种形态”的行动逻辑。这一实践逻辑,蕴含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正确的解决路径,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重要构成,也从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一部党的政治建设史。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各项建设,是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延安整风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走好赶考之路”,改革开放新时期注重制度治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调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这几大辉煌节点,生动彰显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百年党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坚持政党属性、坚持政治功能、坚持政治权威、坚持政党使命、坚持总体布局,是在百年历程中积累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蕴含着党的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坚守政治立场、严格政治规矩、净化政治生态、铸造政治文化,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根本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全面和系统地梳理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和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相关的重要论述,结合习近平在地方长期从政实践中就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所发表的一系列言论、观点,明确指出习近平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重要论述形成扎根于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和中央两个方面的从政实践经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习近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前国际国内风险动荡源和风险点日益增多的敏锐观察和理论创新。这一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居安思危”的风险意识观、“具有先手”的风险准备观、“守土尽责”的风险责任观、“驾驭风险”的风险本领观、“敢于斗争”的风险意志观、“健全机制”的风险实践观。这些基本内涵具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品格、强烈的问题导向、辩证的底线思维、高瞻远瞩和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等鲜明时代特征。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党要主动践行习近平关于风险防范重要论述的相关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全面提升防范风险能力,汇聚广大民众磅礴之力,补齐风险防范“短板”,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发挥制度威力,为打赢重大风险防范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基础上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更高目标。习近平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三农”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国情农情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不断推进“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这种将历史、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的治理逻辑贯穿于新时代“三农”工作全过程,使我国乡村建设迎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它也必将指引我国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继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一切文明优秀成果,植根党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彰显了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基础,以总结人类文明发展史经验教训为历史基础,以聚焦新发展格局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现实基础,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统领,要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战略、大框架、大逻辑中扎实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具体包括科学引领——坚持系统思维,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双核升级——优化升级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双轮驱动——形成政府与市场合力;双向发力——碳减排的同时注重碳增汇;大国担当——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重要论述,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现实要求;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从最高政治原则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从党的领导内涵维度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进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从制度安排维度阐述了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保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从党的能力水平维度揭示了实现党的领导的方法和途径。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新思路,把我们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相似文献   

14.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研究2.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研究3.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重要论述研究4.习近平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5.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重要论述研究6.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研究7.习近平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科学回答和有力补充。党的二十大提出这个新思想、新论断,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进的新征程上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我们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社科类综合学术刊物。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理论研究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为首要任务,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干部教育、干部教育机构重要论述的研究,突出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四史"(党史...  相似文献   

17.
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环境。新时代建设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自觉、中国共产党优良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实践中,推进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须学悟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校准干部队伍建设“风向标”;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涵养良好政治风气;严明纪律,整饬作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制度体系;发挥文化育成作用,发展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厘清其逻辑理路将有助于继续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从四个层面分别阐述了推进自我革命的自觉性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逻辑起点,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性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支点,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性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原点,坚持守正创新的导向性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进路。  相似文献   

19.
科学区分“党的自我革命”与“全面从严治党”两个概念,对于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学科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党的自我革命”是党的建设学科核心概念,其内涵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概念交叉重叠。但是,二者在构成要素、精神实质、对象性观照、内在逻辑关系处理、具体内涵的展开等方面存有差异,切不可轻易混用。同时,我们又要坚持党的建设学科研究的开放性,科学把握二者的有机联系,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是全面深入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理论升华,全面从严治党以其丰富内涵诠释了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党着力推进的最深刻的自我革命。正确理解二者的应用场域,有利于拓展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路径,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良传统和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干部教育中逐渐形成了“领导干部上讲台”机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并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实践向制度化、常态化发展,这既是解决师资匮乏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强政治能力建设的战略举措。延安时期“领导干部上讲台”实践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在密切党群关系的同时营造了良好党内政治生态,推动了干部教育事业大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