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建中 《唯实》2001,(2):43-49
普京的治国目标和国内政策取向2 0 0 0年 5月 7日 ,普京正式就任俄罗斯第三届总统。这标志着俄罗斯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俄罗斯新世纪的首任总统 ,普京面临的挑战性的问题就是把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带进 2 1世纪。对于这一问题 ,普京在竞选期间的一系列言论已作出了回答。普京的战略目标是把俄罗斯变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和富强的民族 ,即“强国”和“富民”。他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指出 ,“俄罗斯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中已精疲力竭”,“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1他说 ,俄罗斯已不…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个耐人寻味的建议,让外高加索小国阿塞拜疆成为世界各大媒体的焦点。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布什"一对一"会谈后,主动给等候在门外的各路记者送上猛料,他说:"如果俄美两国共同使用伊朗邻国  相似文献   

3.
即将迈出克里姆林宫的普京把一个一度沉沦的大国带上了崛起之路。人们永远记得普京的承诺:给我20年,送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普京这位外表矜持、少言寡语、做事果敢的总统,2002年因一首《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的歌曲而更加深入人心。正如8年前他执掌权力之巅一样,留给世人更多的感慨与赞许,而普京总统惩腐倡廉的语言艺术和铁碗政策更获得了人们的肯定。  相似文献   

4.
高飞 《廉政瞭望》2011,(20):50-51
“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这是彼得大帝的名言,普京也非常喜欢。 这一名言似将成为现实。2011年9月24日,在统一俄罗斯党年会上,梅德韦杰夫提议由现任总理普京参加次年3月的总统选举。如果不出意外,未来12年普京将再掌俄罗斯。普京也表示,如他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出任总理。  相似文献   

5.
正3月18日,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毫无悬念地再次高票当选俄新一任总统,开启了自己的第四个总统任期。普京自2000年首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虽然于2008年至2012年期间担任总理,但始终是俄罗斯实际上的"当家人"。他一直将缔造强大的俄罗斯作为奋斗目标,在长期执政过程中虽屡遇重大挑战,却百折不挠、愈战愈勇,逐渐摸索出一套根植于俄罗斯国情的较为成熟的治国理念和方法。普京将在未来  相似文献   

6.
3月26日,普京在俄罗斯大选中获得52.94%的选票,当选为俄联邦第三届总统。在选举宣传中,普京许下一个“在法律专政”下建立“强大的国家”的诺言。苏联解体后一直饱受经济动荡和内政不稳之苦的俄罗斯人民对这一承诺关注有加,希望普京尽快以具体的政绩来兑现诺言。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即将步入新千年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给他的国民献上了一份令世界震惊的大礼——1999年12月31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时(北京时间当日下午5时),叶利钦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同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俄罗斯政局发生重大变化。这一切,令全世界的人们把目光投向这个昔日强大,今天内外政策依然坚挺的北方大国,就让我们对俄罗斯政局的动向作一简单分析。叶利钦为什么突然辞职叶利钦辞职的直接原因是为他所信任的普京顺利接班铺路,并为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的安全寻求保证。俄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沙布杜拉苏洛夫称,叶辞职是叶本人独立作出的决定;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中支持叶利钦和普京的“统一”运动得票率仅次于俄共的结果和普京个人政治地位日益巩固是叶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4个政党12月10日联名推举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2008年总统候选人,普京总统立即宣布,他"完全支持"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因为他"近距离了解梅德韦杰夫已长达17年之久"。这实际上意味着,普京总统任期届满时将把接力棒交给梅德韦杰夫。因为有这位被视为"民族领袖"的普京作后盾,有进入新议会的主要政党和广泛民意的支持,梅德韦杰夫2008年3月2日赢得总统选举胜利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9.
时话     
《红岩春秋》2014,(6):4-4
<正>决不允许军国主义侵略悲剧重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20日在上海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习近平在会谈中说,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和普京总统商定,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野蛮侵略的悲剧重演。(据新华网)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2):122-122
俄罗斯总统普京是位具有浓厚历史感的政治家,一些传记作家甚至把他的这种历史感称为“苏联情结”。  相似文献   

11.
走近普京     
俄罗斯媒体称他为“黑盒子”,因为清瘦、冷峻的他像谜一般,那么高深莫测;与他私交甚深的俄罗斯著名歌手米盖尔·博亚尔斯基这样形容:“他好比一座冰山:你只看得见顶端,底下有多大谁都不知道。”他,就是52岁的俄罗斯连任总统普京,一个平民的儿子,一个柔道高手,一个前苏联时代的情报人员。平民出身培养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朴素感情,柔道训练造就了他的坚忍不拔,特工经历练就了他的沉稳和深藏不露。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8,(5)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2月14日在克里姆林宫召开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年度大型记者招待会。普京说,他已准备好出任俄总理。莫斯科卡内基中心政治分析师玛莎·利普曼如此评论这次记者招待会:演说者不是一名即将退休的政治家,而是一名正在谋划积极未来的人。  相似文献   

13.
当初,普京总统接管的俄罗斯是一个已经近乎破产的国家:金融彻底崩溃,卢布和美元比值从0.86兑换1美元跌到8000卢布兑换1美元,几乎已变成废纸;日本乘机以巨额外资引诱俄罗斯放弃北方四岛,西方国家以能否加入WTO要挟俄罗斯开放资源;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在车臣问题上威胁俄罗斯不准以武力实现国家统一;美国等西方国家向俄罗斯放飞了大批美国鹦鹉,试图摧毁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独立价值观,等等。可是普京总统带领俄罗斯人民走出了困境,一个日渐强大的俄罗斯再次屹立于欧洲东方。  相似文献   

14.
[案例] 在20世纪的最后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出人意料地宣布辞职,把国家权力交给了年仅48岁的普京。叶利钦与普京的关系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传闻和杜撰也就多了起来。那么,普京究竟是怎样被“发现”和“考核”出来的呢? 1994年秋以前,叶利钦和普京没有见过面。但是他听说圣彼得堡市市长索布恰克有一个能干和可靠的副手,但此人总是开会迟到。那是有一次叶利钦同切尔诺梅尔金和索布恰克三人谈话。切尔诺梅尔金突然冲着索布恰克发起火来:“多利亚,斯莫尔尼宫(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里怎么一点规矩没有?我在那儿召集一些人开会,我问:‘今年市  相似文献   

15.
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 ,标志着俄罗斯社会进入“以稳定经济为头等任务”的新阶段 ,这是个历史性转机。普京的历史使命就是把俄罗斯建成一个强国 ,使之成为多极世界中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稳定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普京认为 ,虽然俄罗斯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 ,但“如果没有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武装力量 ,也会处于受人支配的地位”。因此他强调 ,稳定经济“是国家的头等任务” ,必须使经济增长达到7—10 %。为此 ,普京组织三套班子研究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一个是以格列夫为首的“战略研究中心” ,它成立于去年底 ,其任务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6.
张铁钢 《党课》2012,(8):4-12
随着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正式宣布普京当选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历时近半年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终于落下帷幕。虽说大选之途并不平坦,但曾经担任八年总统、四年总理的“硬汉”普京有惊无险地在俄罗斯人民的支持下击败其他四位竞争对手,成功地上演了“王者归来”的好戏,为俄罗斯政坛书写了新的传奇。对再次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普京总统而言,能否带领“俄罗斯”号航船成功驶向大国复兴的彼岸,不仅为俄罗斯百姓所关注,也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相似文献   

17.
吕丽  邹鹏 《党史文汇》2013,(10):54-54
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代表8000多万中共党员和13亿中国人民,向普京总统等俄方领导人和所有重视支持这项工作的俄方朋友致以衷心感谢。他说,85年前,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142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  相似文献   

18.
吴淑华  黄怡红 《世纪桥》2012,(13):122-123
普京于2012年5月7日三度入主克里姆林宫,宣誓就职俄罗斯总统。在历任两届总统(2000—2004,2004—2008)和一届总理(2008—2012)以后,普京再次回到了国家权力的峰巅。他承诺继续促进俄罗斯经济的稳步增长,建立一个现代的、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增加公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工资,促进人口增长,加大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然而,今天的俄罗斯早已今非昔比,普京政府当今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上更加困难、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俄罗斯。2012年,普京遭遇了仕途中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如何解决国内的各种棘手问题、处理复杂的对外关系是普京政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梅德韦杰夫成了俄罗斯新一任总统,这绝对离不开普京对他的支持。投票者解释为什么选梅德韦杰夫时说:"因为他和普京是好兄弟,而我们都爱普京!"这一看似"狂热"的现象背后深藏着什么原因呢?概括起来很简单:"因为普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20.
5月21日,俄罗斯新任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总理梅德韦杰夫,说:"你提名所有内阁候选人,我都一一和他们见了面,并已正式签署了命令,愿你和你的同事们工作顺利。我认为,我们在新政府中安排新面孔的做法是正确的。"至此,俄罗斯新政府内阁名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无疑,这份新鲜出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