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观” ,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 ,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包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与人本身的观点和看法。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以世界观为基础 ,由世界观所决定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但一定的人生观又反过来对一定的世界观产生影响 ,两者在现实生活中呈现为一种统一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价值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价值问题 ,从根本上说 ,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和做人标准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规则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观点和态度。我国工矿企业,是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约有共产党员1175万人。企业党员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成败。笔者从近几年从事企业党员教育的实践看,加强企业党员的“三观”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重视理论学习,抓好广大党员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学习,不仅能…  相似文献   

3.
从价值观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现时人们常常谈论这个观那个观,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权力观、政绩观等等。“观”就是对某一问题总的根本的看法。我们党反复强调,最重要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为这“三观”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方向。所谓世界观,即宇宙观,就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毛泽东特别重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为“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他要求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4.
《党建》2000,(1)
“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简称。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外在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世界观影响和决定着每个人的生活与活动,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世界观是带根本性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决定和处理一切问题的具体看法和观点,都是由他们的世界观所决定的。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价值和道路的根本观点和态度。人生观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不论自觉与不自觉,总是受某种人生观的指导。人生观体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人生的目的,亦即人为什么活着,是人生观中始终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的东西。价值观:是…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7,(8):38-38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它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最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特别是阶级地位的不同、立场的不同,对世界事物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在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和对事物的不同态度,世界观是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政治一、名词解释 1、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经济基础——是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4、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它是认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围绕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和党员的素质,最根本的是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则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应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所决定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自利的人生观,是建立在离开人的社会性观察人的本质的唯心史观的基础之上的。而唯物主义世界观所决定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为社会发展的美好前途出力”的公面忘私的人生观,则是以人的价值只有在同他人、同社会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唯物史观为基础。共产主义世  相似文献   

8.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社会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是每个人思想的总开关,确立什么样的世界观对每个人的人生选择、政治追求、价值取向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必须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并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能始终不渝地自觉地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这样,不管形势和任务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本色。一、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首先解决在思想上入党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观建设二题□张澍军于香(一)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内涵着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基本观点、总的看法和价值观念框架以及一定的思维方式、思想修养,等等。就此而言,它是管大道理的,其系统理论形态即哲学,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科学世界观是时...  相似文献   

11.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看法。一个人从小到大,所见所闻和自己的经历,再加上理解水平,形成对世界的认识看法,这就叫世界观。正确地认识世界,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迷信和剥削阶级的种种偏见谎言,引导人们走上脱离实际、不实事求是的道路,更增加了认识的难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由于多种原因,人类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社会,于是形成多种错误的世界观。常见的有:认为世界就是混沌一团,纷繁迷乱,根本认识不了,只好随波逐流、应付挣扎的世界观;认为升官发财,高居于人们头上,摆出与常人不同的官谱官气,是人生最得意,最有…  相似文献   

12.
吴传毅 《湘潮》2023,(10):44-4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里就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世界观进行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是天下大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因为所处的时代条件、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话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注重人的全面素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于当代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这种世界观去待人处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整个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地阐明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14.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和它的根源历史观就是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总的看法。对社会历史的看法,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是唯心史观或历史唯心主义;一是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历史的唯心主义观点,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心理活动决定的;有人说,社会  相似文献   

15.
郑培民同志身居领导岗位二十多年,之所以能够“永做人民公仆”,“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大浪淘沙,警钟长鸣”,“真抓实干,为民造福”,根本的就在于他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说的:“世界观是总开关。”世界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态度。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决定着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正确的世界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主观世界的改造而形成的。对党员干部来说,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最根本的就…  相似文献   

16.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社会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或基本态度和立场,对世界本源和规律的基本认识或观点,获得这些基本认识或观点的基本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或人类世界发展所应该具有的最终方向和目标等四个基本方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7,(9):33-34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8.
《求实》1982,(Z1)
社会历史现,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根本的观点,是各派哲学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对社会历史的解释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是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的主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相似文献   

19.
罗建国 《江淮》2012,(7):39-40
青年干部与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社会总的根本看法,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和导向作用,并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我们对世界观的改造一刻都不能放松,特别是广大青年干部,要把世界观的改造作为自己终身必修之课。一是坚定信念宗旨观。所谓信念,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所谓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清醒认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如果没有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就没有现在的改革开  相似文献   

20.
思想是行为的引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思想表现为多个层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深层次、根源性的思想。思想建设的根本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提供关于整个世界的总体图景,是人们在世界上生存发展、实践活动的认知依据。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提供关于人的生命过程的意义解读,是人开展自己的生命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的心理依据。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的根本看法,提供关于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是人做出选择取舍的伦理依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互贯通、相互影响,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反映世界观。一个政党、一个组织、一个人的各种实践活动及其行为方式,追溯思想根源,都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产物。"四风"之所以产生,是错误的落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起作用。"总开关"的问题没有解决,解决"四风"很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过一段时间又会以其他形式出现。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