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09,(12):61-63
西兴总是走在历史的起点。杭州因运河而兴,而西兴运河的开凿比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前身江南运河早了500年。晋怀帝时(公元507~512年),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凿西兴运河,运河从会稽郡城西郭向西,经柯桥、钱清、萧山至固陵(西兴的前称)。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准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大运河(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河南省)被列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第一项。2006年,“全国政协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自通州至杭州对大运河进行了全程考察,发表《杭州宣  相似文献   

3.
许明 《政策瞭望》2008,(12):37-39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拱墅是隋朝时江南运河开挖的最南端。目前,运河杭州段全长39公里,  相似文献   

4.
王建平 《台声》2007,(3):50-51
秋雨绵绵,寒风习习,却挡不住台湾大学生来杭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京杭运河牵手行”主题交流活动的热情和期待。2006年11月17日至27日,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4所院校的40余位师生抵达杭州,并与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生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进行了为期10天的“京杭运河牵手行”主题交流活动。期间,两地大学生在一起先后参观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历史博物馆、西湖博物馆、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大》2011,(1):2
余杭区塘栖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距杭州主城区20公里、临平副城15公里,为浙北重镇。水陆交通便捷,申嘉湖杭高速、09省道、余杭东西大道和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塘康公路和规划中的秋石路延伸、杭州地铁1号线与杭州市主城区相连接。塘栖镇曾有  相似文献   

6.
舒乙 《北京观察》2009,(2):56-60
过去两年,已经随全国政协考察团沿大运河视察了两次。头一次是去京杭大运河,由北京走到杭州,回来写了《大运河,残缺的辉煌》.第二次是去隋唐大运河的河南、安徽段,由洛阳走到灵壁,回来写了《隋唐大运河.地下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古老而隽永的京杭大运河悠悠流淌,滋养了两岸绵延流长的运河文化,也孕育了杭州拱宸桥畔百年历史的拱宸桥小学。  相似文献   

8.
沧桑大运河     
鲁先圣 《传承》2009,(19):50-51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800多公里。大运河最早被称为"漕河",意思是运输粮食的人工渠道,到了北宋有运河的称谓,到了明代才有称京杭大运河者。大运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7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09,(6):61-61
古老而隽永的京杭大运河悠悠流淌,滋养了两岸绵延流长的运河文化。也孕育了杭州拱宸桥畔百年历史的拱宸桥小学。古老的拱宸桥小学承袭运河人“开拓奋进、兼容并包”的文化,一直是拱宸桥地区老百姓心中的一所优质小学。  相似文献   

10.
李剑民 《今日浙江》2011,(20):59-59
京杭大运河沿杭州北上,在杭嘉湖平原的中心地段拐了一个弯,一条与大运河相通的市河环镇而流,1500余米市河河段上保存有古老的明清河埠头和驳岸,花样繁多的拴缆石堪称江南一绝。流淌的市河把古镇分隔成18个区块,  相似文献   

11.
运河遗韵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扬波逐流两千余载。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的挖掘,绵亘几个朝代。从秦时起,历代封建王朝基于政治、军事、经济的考虑,就开始不断开挖大运河,至隋炀帝时,经过3次大规模的修整和开凿,一条连接南北的水运走廊方才成形。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杭州段,它的形成同样经历  相似文献   

12.
<正>杭州这座城市和京杭大运河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就如鱼水不可分离。这从大运河的名字中冠以"京杭"二字便可证明。在与长达1794公里的大运河相连的18座大中城市中,恐怕还没有一座城市像杭州那样同大运河的命运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京杭大运河举世闻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与长城一起被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但这条大运河一直被挡在世界遗产的门外。今年“两会”期间,58位政协委员联合签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对大运河申遗保护”的提案。这一举动拉开了大运河申遗的序幕。5月22日至24日,20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文物、水利、古建筑、历史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和京杭大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官员聚首杭州,达成《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固人对于京杭大运河申请加入联合固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梦想迈出实质性进展的一步。而在之前,全国政协召集了水利、历史地理、文物保护、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委员和专家,对大运河进行了一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行程最长、也最全面的考察。考察的目的就是对大运河的现状进行摸底,也为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经历沧桑巨变的大运河等待着命运的又一次转机。  相似文献   

14.
正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西倚天目山,南濒钱塘江,从东、北、西三面拱卫杭州主城,是杭州通往沪、苏、皖的门户。面积1226平方公里,辖19个镇街,常住人口120万,2013年财政总收入200.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6.1亿元。  相似文献   

15.
杭州北部软件园坐落在京杭大运河拱墅段西线靠北区域,东靠大运河,南沿石祥路,西至莫干山路,北邻余杭区界,距离市中心武林广场8公里,距拱墅区政府3公里,规划总面积2.74平方公里,分二期实施,一期占地0.63  相似文献   

16.
武康镇,位于杭嘉湖平原的"金三角"地带,处在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经济圈内,陆路有杭宁高速公路、104国道、09省道、宣杭铁路贯穿全境,水路有余英溪、东苕溪、京杭大运河相连。武康作为德清县治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前建成区面积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万,流动人口8万余人。近年来,武康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7.
杨戌标 《今日浙江》2000,(13):32-33
运河档案京杭大运河全程沟通于隋朝,长约1800公里,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流,与古老的万里长城齐名于天下,对于我国古代南北政治、经济、旅游、文化和渔业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京杭运河杭州段,南起三堡船闸,北至武林头,长达23.6公里,其流域面积约730平方公里。古老的运河,记载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兴衰,是一条把杭州维系于中华大地千年辉煌与沧桑之中的历史长练。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下城区委、区政府从科学发展观着眼,从“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着手,在认真分析杭州武林商圈独特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后,在区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了“全力打造中央商务区,全面推进下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塑造相结合,加快资源整合,依托市场经济作用下繁荣起来的武林商圈,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成为杭州(武林)中央商务区。武林CBD的今天:武林CBD位于杭州市中心,京杭大运河穿越其中,南濒秀丽的西子湖。区域内经济繁荣,商务兴旺,人气鼎盛,万商云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2,(7):90-F0004
无锡环城古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始于2500年前,俗称无锡的城池年轮,见证了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运河作为中国的一条搏动不息的大动脉,一直是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在沿线与支线网附近崛起一大批如杭州、扬州这样的繁华城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流淌了1400多年的大运河与杭州的兴衰始终相依相伴。各类设施,如河道、码头、闸坝及其附属建筑,两岸各类街巷商铺、特色民居、寺庙道观、教堂楼所、地方会馆、皇家园林、官商庭院、名人遗迹等等,构成了运河杭州段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人文景观,展现出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