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部分腐败是权力执掌者在利益诱惑下的权力蜕变 第四章蜕变了的腐败官员之人格(续) (四)腐败官员不怕影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领导们为何普遍那样廉洁?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条是过去不为人们所重视、然而却实实在在起作用的原因,即有不少领导在有什么非分之举之前总是顾虑"影响问题"和"后果问题",担心自己的行为一旦给党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地位、待遇特别是政治生命,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完了.  相似文献   

2.
第一部分 腐败是权力执掌者在利益诱惑下的权力蜕变 第三章 贪官们的"信仰危机"是蜕变的主因 (一)腐败官员们的理想、信仰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是围绕着一个人的理想、信仰展开的.如果一个社会的理想、信仰问题出了大问题,就会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苏联的解体、苏联共产党政权的丢失、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就是一个明证.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是腐败,而腐败又始于理想、信仰的动摇.  相似文献   

3.
腐败、市场和改革一个悲观者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可使几乎任何东西都具有价格。就拿腐败来说,市场力量侵入到了官员的义务当中,把私人需求而不是公众需要作为决策的主要原则,同时怂恿和诱惑官员们把自己的权力和知识作为市场资本。就腐败来说,我认为这种悲观的...  相似文献   

4.
第二部分 吏治腐败是危害最大、最烈的腐败 第四章 贪官发迹之谜三: 有一个强大的"关系网" (一)"官场关系学",其"学问"博大精深 对于贪官发迹,许多人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如今的一些贪官会变得越来越胆大妄为、有恃无恐?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和单位会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腐败→升官,升官→腐败"?为什么一些劣迹斑斑的腐败官员常常被"带病提拔"?为什么现在的反腐败工作会如此艰难?为什么相当一些干部群众对腐败官员的监督失去信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贪官们善织"关系网",借用"关系网"来搞腐败,依靠"关系网"来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包括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经不住金钱美色的诱惑,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逐步滑向腐败的泥坑,到头来纷纷落马.从人民公仆沦为腐败分子,受到人民的唾弃和党纪国法的严惩。从这些腐败分子蜕变的轨迹来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着干部制度的改革,一大批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并挥自己年富力强、思想解放、敢敢干、思维活跃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了巨大贡献。然而,也有一些年干部经受不起权力和金钱的考,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失去可贵的气节,腐化蜕变为历史罪人,跌入了犯罪的深渊,令人恨之余又备觉惋惜。分析近年发生的年轻干部早节”不守、腐化蜕变的原因,主有三:一是自身缺乏世界观的造。在没有走上领导岗位之前,轻干部对自己的要求还比较严,还能坚持理论学习,并在学习不断改造自我,心中装的仍是众的利益,在身居高…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中的政治信任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群体性事件之所以频繁发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现了政治不信任.政治不信任具体表现为:利益型政治不信任、官员腐败型政治不信任、决策失误型政治不信任、"假大空话"型政治不信任、强制型权力下的政治不信任等方面.而构建政治信任是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廖琳 《求实》2013,(Z1):23-25
<正>一、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现状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由于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成熟、健全,而巨大的利益诱惑以及权力的集中统一带来了权力腐败的滋生与蔓延。虽然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反腐败的斗争,但目前腐败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和普遍,这也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做好基层政府权力腐败监督也已成为目前基层政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9.
经过一段艰难的查处,令人震惊的厦门特大走私案案情已大白于天下。查出在赖昌星等犯罪分子施用金钱、女色、职位的诱惑下出卖灵魂、腐败堕落的党政机关、行政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以及金融单位的工作人员346人,其中厅级以上领导干部20多人。这些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是如何由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公仆沦为利用权力纵容、庇护、助长走私犯罪的帮凶呢?剖析他们蜕变的轨迹,足以使人警醒。我们举其中部分案例.以昭世人。  相似文献   

10.
第二章 腐败官员蜕变的始因:无度的欲望 (一)腐败官员蜕变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有这样三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 第一组数字是吴官正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的工作报告中披露的:2002年12月至2003年11月,共立案172649件,结案17257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74580人.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并发挥自己年富力强、思想解放、敢想敢干等方面的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也有一些年轻干部经受不起权力和金钱的考验,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失去了可贵的气节,腐化蜕变为历史的罪人,跌入了犯罪的深渊,令人痛恨之余又倍觉惋惜。分析近年发生的年轻干部“早节”不守、腐化蜕变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放松党性修养;二是私欲膨胀,追求奢华虚荣;三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独断专行,为所欲为。作为年轻干部,要使自己…  相似文献   

12.
大可 《党课》2010,(5):70-72
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官员也在变换花样,瞒天过海,腐败手段更加隐蔽,由此滋生出更加隐秘、曲折的捞钱手法来一利用延期的权力获取不正当利益,可谓“人”走而“影”在,被形象地称为“影子腐败”。  相似文献   

13.
柴福花 《党课》2013,(24):98-100
一些高官,一旦手握权力,面对着权力带来的巨大物质诱惑,便丧失了把持自己的能力而蜕变成金钱的奴隶、物质的俘虏,最后难逃法网锒铛入狱时,他们收受的钱财也一并充公,自己只剩懊恼不已。回顾历史,历朝历代都不乏贪官污吏,他们“前腐后继”,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指权力的质变,是社会公共权力性质和职能的蜕变,即社会公共权力蜕变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特权或私有权力。有人用一句很简单的话给腐败下定义:所谓腐败就是“用公权谋私利”。由此可见,腐败以社会公共权力的存在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社会公共权...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14,(10):18-18
人们在探究腐败发生的原因时发现,在一些官员由人民公仆到、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中,虽然各自心路不同、表现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对权力的放纵,掌权的手到处乱伸,从项目建设到征地拆迁,从行政审批到项目引进,从土地出让到规划管理,“发展高地”都成为权力寻租的“腐败低地”。这表明,建立遏制权力放纵的机制,已经成为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物必腐而后虫生."那么腐败成因的源头在哪里呢?我同意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以制度防腐败和反腐败的提法,而制度弊端的罪魁祸首是绝对权力. 治国的重点是治人.治哪些人?治社会上的所有人,特别是治理各级权力机构的掌权人.靠什么治理掌权人?靠法律和施政制度.法律规定官员只许怎么作为,不许怎么作为;制度是分权、限权和用权,是一种权力和责任的分工.在法律的统率下,每个人的权力都成为有限权力,权力之间就存在互相制约性,优化用权才能实现.而绝对权力全然抹煞了权力的法律性、制度性和民主性,集党、政、法、人、财、物于一身,议行合一,势必出现以权代法、压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正礼贤下士是儒家选拔人才的基本思路,这个"贤"字,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监察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西人阿克顿的至理名言"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描述的是整个人类的政治脉象,古代中国自然不能避免沦入这个陷阱。人心隔肚皮,即使是贤人,在权力的诱惑下也保不齐发生变异。所以,古代王朝吏治腐败和监察官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仍然存在,对权力必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有些人经不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的诱惑,运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权力腐败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给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9.
要刊视点     
《当代贵州》2010,(8):11-11
<正>《半月谈》2010年第6期政府官员应少些"管控"思维目前,我们一些官员还是习惯于旧式的管理,缺乏服务的理念。官员习惯于管理,实际上也就是习惯于权力,习惯了这种权力下的发号施令,习惯了享受权力、消费权力。一旦在行政工作中出现了"不和谐",就会把有正当要求的百姓斥责为"刁  相似文献   

20.
国外反腐理论点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个国际性课题,许多国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借鉴他们的理论,无疑将对我国的反腐败斗争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关于腐败产生的根源腐败是公权的滥用。国际反腐败问题学者一般认为腐败产生的前提有三:1.垄断权力。如果官员没有足够的垄断权力,腐败不可能发生。权力垄断程度愈高,腐败发生的几率愈高。2.稀缺资源。这里所说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如果官员掌握的不是稀缺资源,腐败也不易发生。相反,资源愈稀缺,“腐败市场”愈成为卖方市场。3.自主决定权。自主决定权愈大,腐败发生的空间愈大。如果官员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