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本文将分析中式英语的性质和特点。中式英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是语用负迁移的另一个表现形式。由于迁移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用母语的表达经验作为第二外语的组织形式。因此,中式英语的进一步研究对理解语用负迁移和培养语用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口译教学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分为理解、翻译、表达三个阶段。它不应该是逐字翻译 ,而是尽可能把讲话人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准确、完整、快速地表达出来。口译最重要的原则是翻译意思 ,而不是转换语言符号。口译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循序渐进 ,把理解、记忆、表达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增强接受、记忆和思考能力 ,改变讲话和翻译习惯 ,提高速度 ,掌握口译技巧。为了尽快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口译教学应自始至终围绕口译的难点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通说对防卫意思的理解标准过高,限制了正当防卫成立的范围,应予修正。犯罪的危害性是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客观危害与主观违法意图的统一,防卫意思是阻却防卫行为行为无价值属性的主观正当化要素。防卫意思的内容是认识到防卫行为针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行为实施,并且没有主导的积极加害意图。防卫意思中不包括对不法侵害人损害结果的希望与追求。防卫意思可以和加害意图共存,过失行为中也可能有积极的防卫意思,可以肯定过失的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4.
不法领得意思是盗窃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要素,其内容在于排除意思而非利用意思。当然,这里的"排除意思"是指永久性排除他人占有的意图,只有坚持如此理解,才能符合盗窃罪是侵犯所有权及其他本权的本质特征,更好地实现保护财产法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外语学习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语用性知识,具备必要的语用能力,但人们往往都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发展。文章阐述了学习者在语用能力形成过程中可用以发展提高语用能力的:策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必须建立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准确翻译。当原文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一致时,译文采取直译的方法即可;但当原文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不一致时,则必须先对原文进行释义,再将原文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翻译出来,这时译文要采用意译的方法。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但又不能拘泥于字面。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信息和内容的传达。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文化的渊源不同使成语所承载的文化必然有很大差异。当成语在原语中的深层语用含义与译文不一致时,译者就应善于进行文化的移植和融合,以达到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本文从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成语的特点,并对英汉成语翻译方法进行回顾,进而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解释,之后分析了语用等效如何解决这种跨文化交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类交际过程中的表达和理解是语用学的研究重点。我国文论着重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鉴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语用学思想。本文着重探索鉴赏论中的语用学思想,主要包括鉴赏的语用本质、鉴赏中的语用谬误以及鉴赏应遵循的语用准则。一、鉴赏,技文人情的理解我国文论最早对鉴赏作出较有系统的理论论述的,是齐梁文论家刘褴的《文心雕龙》。该书专设软音》篇,用以探讨鉴赏的理论问题。《知音》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解认为“观文”之鉴赏与“缀文”之创作是相对而言的,创作是先有思想内容,然后用文辞表达出来,而…  相似文献   

9.
公安院校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公安工作,他们口语表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未来公安工作的质量。考察语用因素在口语表达中的重要作用,从交际意图、交际对象、交际情境等方面内容入手分析语用因素对公安院校学生口语表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语用推理以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为目标。语用推理本质上是一种非单调逻辑推理;缺省逻辑推理是非单调逻辑推理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人们总是在充分理解话语之前就已进行某种缺省预设,故能在不完备的前提下进行推理并获得合理的认识。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利用常规关系的嫁接使话语尽量简约;受话人则利用常规关系的补充使信息尽量充实。语用推理是以常规关系为逻辑参数的非单调逻辑推理。语用推理是常规关系与缺省推理的互动过程。受话人要理解话语,就需要激活其缺省预设,将话语置于一个激活的、具体的常规关系中。被激活的常规关系被嫁接到句子中语义空缺的位置上,加上语境补充了相关信息,便推论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1.
翻译中,充分、透彻的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保证。在母语转换成外语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要求决不低于对目的语的表达。在母语翻译成外语时,理解不仅是源语的字面意思,而应该是对源语所表达的包括语言和文化的各种含义的整体感悟,涉及源语的文化及其文化特点的表现,在译文中最大限度地弥补"信息遗失"。  相似文献   

12.
谈英语朗读的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朗读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朗读时语调,节奏,音的轻重强弱,速度的快慢及适当的停顿,直接反映出说者的真实意图。语词同语音语调是一个复合体,相互渗透,相互衬托。因此,掌握正确的朗读技能可以帮助我们在交流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并准确把握对方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必须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而加大对话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法教学中引入对话教学法,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通过对话教学法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有效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能力;同时为未来法律职业做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考研翻译属于学术翻译,要求考生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目的语表达原文所述内容,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强调原文的理解要准确到位,透彻充分;译文的表达要符合汉语习惯,通顺流畅,逻辑正确,意思清楚。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到:了解主题大意,研读划线内容,推敲重点词义,调整译文词语,通顺表达译文。  相似文献   

15.
态势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培训中能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形象、更直观地表达培训师的意图和情感,对提高培训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的魅力。运用好无声语言有助于促进培训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对于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意图,权力转移论者和同盟责任论者都或多或少地认为,美国重返亚洲将会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出于现实利益考虑,美国此举的真正意图可能更多地与亚太地区呈现出的巨大发展成就与前景有关,美国不能被孤立在这一发展外,毋宁通过重返亚洲,争取更多权益,并进而主导亚太国际格局;而遏制中国,尚待进一步观察。面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中国首先应该界定好自己的身份,然后明确自己的核心利益之所在,并以对中美战略互动核心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为基础,审慎制定周边外交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研究方式上,语言语义的准确性通常是研究者们极力追求的。然而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交际过程中,准确的语言并不能保证准确的语用功能或表达出真正的交际目的。实际上.常被人们忽略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必不可少的特性。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应用语言的模糊性将会给交际带来成功。因此,笔者将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观等方面来分析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表现及成因,探讨有效防范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策略。指出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加强文化对比,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语用推理以获得对方的真实意图为目标,本质上是一种非单调逻辑推理,缺省逻辑推理是非单调逻辑推理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语用推理是以常规关系为逻辑参数的非单调逻辑推理.语用推理是常规关系与缺省推理的互动过程.听话人要理解话语,就需要激活其缺省预设,将话语置于一个被激活的、具体的常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语用推理是语篇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语篇接受者在语言解码后,还需要运用一系列推理规则,从语言信息前提和语境前提中推导出一个结论,即语篇的隐含意义。语用推理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推理。在一般的逻辑推理中,仅借助于前提就可以推导出正确结论;语用推理则需要依靠语境信息。这使语用推理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语用推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探讨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语用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