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庄孔韶教授师从中国著名人类学家林耀华先生,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88)。1990-1994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和访问学者。1994-1998年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兼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03-2011年任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10年起并任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区域发展咨询与研究中心主任。现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庄孔韶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人类学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性课程,  相似文献   

2.
早期日本对羌族的研究以历史文献为主,真正人类学、民族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爱知大学松冈正子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他们在羌族微观民族志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对日本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研究的梳理是为了便于我国研究人员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日本学者有关中国羌族的人类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进一步促进民族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0月11-12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跨界民族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口流动与跨界民族"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延边大学召开。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明甫,国家民委巡视员、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忠彩、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赵杰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4.
王建新 《思想战线》2012,38(3):12-18
南方民族中有无萨满,萨满教研究是否可行,是宗教学、民族学和人类学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宗教学有把南方民族萨满教类信仰民俗放在原始宗教范畴内研究的传统,但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证实这种界定存在重大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宗教学原始宗教研究潮流进行反思,通过彝族、苗族和客家等南方民族群体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实例的整理分析,证明南方民族萨满教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的是人类学民族学在中国100余年的发展轨迹和开展的部分学术活动。之所以以学界参与国家的社会工作,特别是新中国的民族工作来讨论人类学民族学在新中国的发展,主要是想说明人类学民族学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是不可也不能缺少的一门学科。本文对1949年后港、澳、台地区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情况,未作阐述。  相似文献   

6.
李绍明 《思想战线》2002,28(4):57-58
人类学引进中国已近百年 ,尤其是近 2 0年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传统的人类学包含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和语言学。近来又有了应用人类学。根据我国实际 ,人类学应包含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在我国将其置于社会学之下并不合理 ,应予提升。在明确人类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同时 ,应处理好它与作为一级学科民族学的关系 ,即明确其所含的文化人类学即民族学中的狭义民族学。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Anthropology)与民族学(Ethnology)是比较年轻的学科,大约在19世纪40年代,人类学与民族学才成为独立的学科。在人类学与民族学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词汇和对“人类学”、“民族学”的界定也不完全一致。以英国、美  相似文献   

8.
西南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南民族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创时期、民族社会历史语言大调查时期、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时期。今后 ,我们必须加大对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问题、民族生态学、民族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袁晓文     
正袁晓文(益希汪秋),名诗旭,字晓文。1966年10月生于四川哲冕宁县,男,藏族,法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书记,四川省《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现担任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近一个世纪以来可谓历经磨难,“生于动荡,立于国难,少壮挫折,中年复兴”是其发展历程的形象概括。尽管如此,中国大陆与海外民族学与人类学学者关于云南的研究亦可算得上是硕果累累,为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留下了十分丰富与宝贵的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11.
回向"整体人类学"——以中国情景而论的简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从西方引进的知识范式,人类学在中国主要以进化论为根基,强调英美的科学实证倾向,忽略了人类学自"两希"传统以来的哲学根底,因而导致更多偏重于社会学与民族学.如今需要从回向人类学的学理整体,关注哲学人类学,并由此发掘中国多民族经验中对人的研究,从而不仅仅对"汉学"和"少数民族学"而是对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玲 《思想战线》2004,30(3):137-140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由各国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每5年举办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每两届大会期间举办年会。2008年7月中国昆明将承办第16届世界大会,主题是"人性、发展与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信息     
《今日民族》2008,(12):57-58
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到玉溪市检查指导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学术考察点工作12月4日,国家民委副主任、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中国筹委会副主席吴仕民,国家民委原副主任、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中国筹委会常务副主席周明甫、省民委副主任木桢等有关领导,深入玉溪市红塔区,就将于2009年7月在云南举办的人类学民族学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大营街学术考察点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相似文献   

14.
学科建设蓬勃发展(一)优势学科地位进一步凸现近年来,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已形成为一个门类众多、研究领域广泛的事业。这其中,民族众多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既是云南的省情,也为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建设空间,作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08年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做好2008年世界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2007年1月17日至19日,国家民委原副主任、2008年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常务副主席周明甫,国家民委专职委员、2008年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执行副主席荣仕星,国家民委办公厅调研员、2008年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杨燕军赴昆明检查2008年世界大会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种族、民族、族群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日益成为当代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种族、民族或族群都不可能孤立  相似文献   

17.
赵芳 《今日民族》2009,(8):F0002-F0002,I0001
7月27日至31日,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在昆明召开。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成立的、在人类学和民族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世界性组织。联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世界大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之一。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组建于1934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的国际学术团体,是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界最具影响的世界性组织,汇集了社会、文化、考古、语言和生物人类学家以及致力于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机构,联合会包括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9.
近日,人民网开设了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专题网页(人民网>中国政府新闻>政府专题>2008年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加大了世界大会的宣传力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人类学民族学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20.
高校民族学/人类学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彤  闵红云 《思想战线》2002,28(4):64-6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资源,但高校中利用网络信息等先进手段在这一学科中开展研究和交流的并不多,与港、台地区和国外的大学相比,明显是落后的.要解决好高校中民族学、人类学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首先要开"源",强调学者的参与性,同时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