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力锋 《人民论坛》2010,(9):150-151
建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同时,对于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村镇银行的成立为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符合村镇银行建立的初衷。但从其发展的现状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村镇银行成立前农村金融环境,分析村镇银行成立的必然性和其历史使命,然后分析近年来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实践.按照村镇银行设立的相关规定,其首要支持与“三农”相关的、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然而相关证据表明,村镇银行的追求利润增长的商业化需求与其有效支持“三农”的内在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也使村镇银行本身失去了其独立、有效供给金融服务的功能.从银行内生货币理论出发,分析我国村镇银行商业化经营与其服务“三农”之间的矛盾及问题,借鉴明斯基社区发展银行的经验,认为要使我国村镇银行有效服务农村社区,应采取相应对策:对村镇银行合理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村镇银行联盟,并与当地实体经济密切配合,等等.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村镇银行立足于本地的市场,积极开展面向农户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小微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拓展业务发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然而,湖南省村镇银行在成长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性支农和商业性经营双重角色"悖论"问题。湖南省村镇银行应不断完善制度、政策以及设施的外在环境,优化广大农村金融、文化背景,以此立足于农村地区,发展于农村地区,并在基于政策性服务作为湖南省村镇银行业务特色的同时,推进湖南省村镇银行的现代商业化,从而实现湖南省村镇银行特色化、本地化、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村镇银行已经成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生力军,为农户和微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村镇银行能否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方面对村镇银行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内外因素的制约。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村镇银行信用认可度较低、新型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方面。我们应当从政策上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监管水平,抓紧完善农村新型社会信用制度,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玲 《人民论坛》2012,(35):88-89
作为农村金融机构新的试点,建立村镇银行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诸如市场定位不准确、经营管理滞后、业务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立足于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针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北政报》2009,(6):7-7
<正>鄂政办函[2008]6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村镇银行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有益尝试。为了支持我省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增强支农实力,更好地服务  相似文献   

9.
为支持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村镇银行改善农村牧区金融环境、完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方面的作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村镇银行持续健康发展有关事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唐青生 《中国发展》2011,(Z1):59-63
中国村镇银行从第一家成立已近五年,但发展速度依然十分缓慢,且存在着诸多问题。该文深入分析桥头堡战略下云南省"三农"金融服务中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村镇银行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村镇银行在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推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武晓芬  莫呐 《思想战线》2012,38(5):121-124
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是要做到既能服务"三农"又能盈利,而盈利通常又与风险控制密切相关。因此村镇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解决两个矛盾:一是服务"三农"与盈利的矛盾;二是盈利与控制风险的矛盾。从分析这两个矛盾着手,研究西南地区农村资金需求情况,其结论是,实现西南地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即为加强风险控制和提高盈利。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地方性中小企业,民营经济金融支撑体系的构建必然要依托地方金融层面的创新。本文以中部特大城市武汉为对象,通过研究武汉民营经济融资的现实特点,探索构建地方性民营经济融资体系的思路,并提出地方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要在金融体制优化方面,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融资渠道,大力发展社区银行,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变,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在金融机制创新方面,明确民营经济金融支持度,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推进中小企业私募债、金融租赁等产品创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村镇银行经营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越来越引人关注,同时,其风险管理与防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信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性风险、行业、政策性风险,并提出了通过合理选择贷款对象和利率,实行信贷的贷、评、管相分离,建立贷前审查与信用评级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防范行业、政策性风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项目银行融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这一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同时承担着建设上游经济带和流域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环保产业、生态产业作为将上游经济带建设与流域生态屏障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产业载体,面临着资金、技术等种种瓶颈制约,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上游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文章针对当前环保产业、生态产业领域内企业银行融资难的困境,提出通过政府干预和金融创新,将生态产业、环保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组织起来,建立适宜的担保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形成“政府 企业 银行 担保机构”的融资模式,发挥金融市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6.
范炜  喻晓岚 《今日浙江》2009,(15):30-31
截至2008年10月31日,我国已成立村镇银行92家。从这些银行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前期投人大、社会公信度不高、金融资本占比小、政策扶持尚不明确,普遍遇到了吸纳存款难、贷款业务开展难、贯彻支农宗旨难、风险控制难等多重困难,难以快速启动,部分银行的亏损甚至给村镇银行的印象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前突出问题在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非协调性,主要体现在巨大GDP贡献之下的银行融资难问题。人民银行数据表明,目前信贷流向呈现行业、区域、城市和产权等方面的四大偏好,中小企业面临四大融资困境,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县域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负循环以及二元金融结构的存在。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县域金融萎缩瓶颈,根本上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超常规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思路:振兴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和谐发展,逐步改变二元经济金融结构格局;加强政策引导,建立银企联动机制,积极发挥政府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作用;推进金融创新,突破"麦克米伦缺口",致力重塑新的县域金融服务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18.
影子银行     
《时事报告》2012,(1):68-68
“影子银行”是形容那些“无银行之名、有银行之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行为。随着我国金融机构发展日益多元化,因金融监管和准入门槛过高,“影子银行”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它们往往披着四件“外衣”,一是以个人理财、委托贷款等方式向实体经济融资的业务;二是包括投资公司、典当行等在内的非银行机构;三是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新业务,如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四是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机构。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惟有推进金融结构性改革。首先是推进金融企业结构性改革,构建与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金融体系。金融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大中小型企业应有相应的大中小型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构建与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相适应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中小金融企业准入门槛,大力发展地区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20.
2007年3月1日,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金城镇建设南路,鞭炮声响,4米多宽的马路围得水泄不通。时任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的唐双宁以及四川省的一些领导来此,为中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挂牌。两年后,仪陇惠民村镇银行的第一位贷款客户陈文秀依然记得该行开业时热闹的场景。正是从电视里看到这组画面后,她下定决心到这个陌生的银行去看看。2007年3月,她用贷到的4000块钱,买回了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