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267-271
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公布的《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SF/Z JD0104002-2016)》对该类案件的司法鉴定进行了规范。本文从证据与证明角度,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涉及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所应遵循的推定原则和证明标准等,并对指南中相关规定的得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再议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律并未直接规定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问题,国内法学界和司法精神病学界对此问题仍分歧众多。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吸毒者陷于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状态下实施危害行为时该如何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上。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主张目前实践中司法鉴定人员结合吸毒者的心理态度来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缺乏法律依据,也不适宜对案件的处理,因此不宜由司法鉴定人员以精神病学的角度来认定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现状及鉴定人对此类案件的观点。方法自编《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责任能力评定调查表》,选择上海市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的鉴定人为调查对象,通过信访方式收集调查表。结果大部分鉴定人知晓《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简称《指南》)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做出了“不宜评定”的特别规定。《指南》颁布前后,所有的鉴定人均未做出过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指南》颁布后,部分鉴定人仍做出完全或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对作案与症状无关、明知吸毒可致精神错乱却放纵吸毒的案例,鉴定人分歧较小。对作案与症状相关、辨控能力丧失的案例,鉴定人分歧较明显。为消除此类案件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分歧,完善立法认同率最高。结论目前在此类案件鉴定实践中,大部分鉴定人并未严格按照《指南》规定执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仍存在明显分歧。  相似文献   

4.
来稿摘编     
《中国司法鉴定》2009,(3):I0013-I0013
贵刊在2008年第6期总第39期上刊登了《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草案)》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执业规定(草案)》(下文简称《评定标准》与《执业规定》)规范、标准。现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并确证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考量的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案例中被鉴定人相关资料;对所提炼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应当考量的6项指标,即处境认识、争端理解、结果认识、信息利用、环境功能和决定交流进行评定与分析。结果纳入与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评定相关的合同纠纷案例56例,所有案例中民事行为能力均实行三级划分,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合同类型主要集中于两类,与房屋相关合同38例,劳动合同14例。经统计发现各考量指标与专家鉴定结论的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0.703~0.834,6项指标内部相关性高,相关系数0.712~0.877。结论合同纠纷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可实行三级划分,上述6项指标对精神障碍者的民事行为评定具有较强代表性,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标准化和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鉴定》2011,(1):92-92
为进一步提高司法鉴定人业务水平,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促进司法鉴定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司法部关于开展司法鉴定培训工作的原则意见》,全国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设在司法部司鉴所内)2011年司法鉴定专业培训班计划已制定,请各地司法鉴定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组织相关司法鉴定人参加。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定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并探讨其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适用性。方法将民事行为能力的考量指标进行细化,经讨论、咨询专家后确定量表条目,按照评定逻辑顺序排列并完成操作手册,形成评定量表。在四家司法鉴定机构试用量表。结果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共有14个条目。共纳入202例样本,根据专家意见划分为完全、限制和无民事行为能力3组。3组量表总分分别为2.32±2.45、11.62±4.01、25.02±3.90,两两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量表Cronbachα为0.9724,分半信度检验中两分半量表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9729,P=0.000);各条目与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在0.643~0.882(P=0.000)。量表得分结论与专家意见的分组结论一致性较高(κ=0.841,P=0.000)。7个因子被有效纳入判别方程,92.6%的样本回代划分正确。结论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对精神障碍者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有效分类。  相似文献   

8.
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寻求并确证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考量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2003--2005年的关于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案例中被鉴定人的相关材料,提炼出6个考量指标:处境认识、争端理解、结果认识、信息利用、环境功能和决定交流进行评定,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考量指标与专家鉴定结论间的相关系数在0.632~0.876,考量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575~0.911。结论提炼的6个考量指标在人身损害赔偿中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评定具有代表性,可以此为基础深入开展民事行为能力标准化评定及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司法鉴定》2014,(5):122-122
《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程序规范(SF/ZJD500001—2014)》(以下简称《规范》)已经司法部颁布实施,为使鉴定机构能准确理解并适用《规范》,全国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于8月28日至29日特举办培训班进行宣贯。来自全国部分省市的60余位建设工程行业的司法鉴定人在上海参加了《规范》颁布后的首期培训。司法部司法鉴定研究所所长沈敏在开班会上的讲话中简要地介绍了《规范》的定位、宗旨以及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交通伤后遗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伤残评定日益增多,实际评残操作不规范,造成鉴定意见不一致经常发生,影响鉴定质量和交通事故处理。当前,部分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的资质问题已经受到交通事故处理机关的质疑,也引起司法鉴定管理部门的关注。对此,就精神伤残评定资质问题从程序规定角度和技术操作层面展开讨论,力图为精神伤残评定的规范操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73例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2.00±2.24、27.46±5.46、31.94±4.93;量表共15个条目与评定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从0.233至0.661不等;因子分析得到7个因子,能解释76.306%变异,判别分析结果表明68.5%的样本能被正确划分。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器质性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司法鉴定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12.
信息之窗     
首期司法鉴定人业务培训班在司法部司鉴所举行根据司法部职改办及司法部司法鉴定专业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司法鉴定人业务素质的要求,于2004年3月29日至4月3日,在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举办了为期6天的司法鉴定人第一期业务培训班,对2002年和2003年度在司法部司法鉴定专业高评委评审通过并已取得法医、刑技等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部分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首期培训班学员共计36人。他们来自一些省的检察院、高级法院和医科大学、高等院校、司法鉴定等单位。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我国制定《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大纲》必要性、可行性和历史意义,对如何统一精神疾病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评定标准,如何有利于同行专家和司法机关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结论可采信性的审查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刘小林 《证据科学》2008,16(4):506-508
阐述了我国制定《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大纲》必要性、可行性和历史意义,对如何统一精神疾病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的评定标准,如何有利于同行专家和司法机关对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结论可采信性的审查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旨在建立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然而,实践中出现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管理双轨制使《决定》的立法初衷未能实现。"两高"、"三部"《通知》试图对此予以校正,将侦查机关所属"职能鉴定人"一并纳入司法行政部门的登记管理体系。由此出现的社会司法鉴定人和职能司法鉴定人仍然在管理上存在差异,从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角度看,职能司法鉴定人依旧具有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刑事诉讼中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通常在"有鉴定必要时"启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人出席庭审,鉴定意见在法庭上接受质证,但是法官并不完全受制于鉴定意见。我国刑事诉讼中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属于职权型启动,当事人的相关权利保障不足,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意见难以在庭审时接受充分质证,对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缺乏统一的规则。应当加强我国司法机关运用职权启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义务,鉴定人原则上应当出庭,并规范法官对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意见的采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iminished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Rating Scale,DCRRS)在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司法鉴定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121例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发育迟滞违法者资料,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小部分、部分、大部分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分别为22.12±4.69、25.50±5.48、27.59±5.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量表中17个条目的评定分与总分相关,相关系数0.289~0.665;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能解释69.392%变异。结论DCRRS内部构建合理,在精神发育迟滞者司法鉴定中,其评定总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了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适用涉及到刑法学、精神医学、司法鉴定学等不同学科,适用时较为复杂.本文认为精神病人应作广义的理解,它既包括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也包括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者;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该根据精神病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综合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以下简称分级标准)及相应的《适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自2017年1月1日实施以来,实践中出现了对部分条款理解的差异、分级标准条款与指南解释之间的矛盾以及部分损伤在分级标准中找不到相应条款问题。为了统一鉴定人对分级标准条款的理解、规范鉴定中执行尺度、解决实践中客观问题,经讨论研究,2022年1月4日,江苏省司法鉴定协会发布关于印发《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适用指导意见(修订稿)(苏鉴协[2022]1号)的通知,供各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20.
纪术茂、高北陵、张小宁教授主编的《中国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与司法审判实务指南》近日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参加本书和案例集编写的有60多个院校和专业机构的90多名专家(其中16名全国学组委员)。该书得到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司法精神病学学组的巨大支持。该书在我国司法精神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