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权处分被梁慧星教授称之为法学上的精灵。在社会交易当中无权处分行为频繁发生,理论界和实务界就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就先行法律中有关无权处分的规定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对无权处分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18,(11):53-54
根据我国现行合同法的规定,在无权处分情形下形成的合同,由于合同当事人在成立合同时欠缺相应的处分权能,合同是效力待定的,需要被处分物真正的权利人追认或者无权处分人取得相应的处分权,才会使合同产生有效的结果。随着我国《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的颁布,其中明确规定了,当事人以欠缺处分权主张合同无效的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那么意味着无权处分的合同是有效。本身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在法学研究中就存在争议,随着新法条的出现,使得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更需进行研究。本文考量法条之间不同的规定,来解决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物权法》第24条规定机动车的物权变动模式为登记对抗主义。但是,规定该模式的立法理由不具有说服力,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实践中也产生很多问题。相比之下,交付生效模式更具有优越性,也符合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对机动车物权变动模式的规定。因此,我国机动车的物权变动模式应当予以变革,将登记对抗模式转变为交付生效模式。  相似文献   

4.
买卖合同中,若卖方对标的物无权处分,《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和最高法对此颁布的司法解释在该合同的效力认定上似乎意见相左。这两条规定之间关系的厘清对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判定问题和司法实务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关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由来已久且存在较大的争议,存在有效、无效、效力待定这三种情形鼎力的局面.在本文中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婚姻法》《合同法》第五十一条以及物权行为等角度予以说明,从而提出对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的思考以及认为无权处分合同有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法制博览》2019,(3):195-196
物权变动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各种交易都有可能涉及物权的变动。变动的模式也影响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健全的物权变动模式及其相应法律规定,对于保障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维护物权变动双方的利益及物的归属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作,离不开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及法律规定。本文主要介绍大陆法系三种主要的物权变动模式,以及我国物权变动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7.
夫妻财产合同可直接产生物权变动效果,是以夫妻双方意思自治选择夫妻约定财产制为前提,而夫妻财产合同产生物权变动效果是基于法律行为,是夫妻间意思自治的产物。由于夫妻财产合同具有身份性,可将其定义为身份财产契约,此种不同于一般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应将其列为一般物权变动规则的例外,适用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并设立婚姻协议登记制度,以此获得社会及他人公认的权利外观。  相似文献   

8.
王松阳 《法制博览》2022,(6):130-132
关于无权处分所订立的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主要观点分为有效说、无效说以及效力待定说,自1999年我国《合同法》颁布以来,立法对此问题一直采用效力待定说的观点,即原《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言下之意,无处分权的人所签订的买卖合同在未获得处分权人追认或无权处分人未获得处分权的情况下是无效的,因此合同签订时合同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但这种观点于《民法典》中予以修正,《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合同的解除必然以合同有效为前提,即无处分权并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本文将通过对新旧制度的对比、结合学界的理论争议,厘清此变化的价值逻辑,并阐述此变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准不动产物权是指那些具有流动性大、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点,并在法律上具有不动产某些特征的物,我国理论界对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而准不动产物权变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逐步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对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研究能够在明晰权利的归属和登记效力的基础上,对我国司法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法制博览》2017,(7):121-122
我国《物权法》上的公示公信原则,其主旨是为了保护社会第三人的信赖利益,从而保障交易制度安全。学者们大多数将机动车称为特殊动产或者准不动产,我国法律对机动车所有权变动也规定了一些比较特殊的制度。因此研究中国法上机动车所有权变动相关法律制度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违法转租合同的效力一直是民法领域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违法转租行为的性质出发,结合司法实务中的实践现状,对违法转租合同法效力给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法律概念中,法律文书导致的物权变动基本上是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一般情况下是不以登记、交付为生效要件的,但是一旦法律文书生效,物权变动随之发生。我国《物权法》第28条对此作出规定,但是也存在很多的司法解释对物权变动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出相应解释的情况。本文就从导致物权变动的具有形成效力的民事判决书、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以及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详细分析一般法律文书导致物权变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登记对抗制度中的争论进行讨论,通过分析登记对抗制度与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的一些冲突之处,进而分析目前学者对登记对抗制度的解的瑕疵之处,寻求如何使特殊动产的登记对抗制度与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框架相协调,并追求如何理解解释该制度方能达到我国物权法确立登记制度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14.
保护处分是日本对非行少年进行矫治处遇的一种方式,在适用对象上和我国少年教养制度的适用对象几乎一致。但两者在制度理念、制度内容、程序设置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在对两者的比较研究中,将使我国少年教养制度的缺陷得以揭示。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八条(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规定了合同履行地确认规则.其中的"争议标的"不是依据原告的诉讼请求来确定,而是以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各自的义务来确定.本文通过探讨一则关于布偶猫收购、繁殖、售卖的合作事宜的《合作协议》的案例,在该案例中法院认为,案涉《合作协议》中对...  相似文献   

16.
芦轲 《法制博览》2013,(11):64-65
本文通过对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与合同受挫条款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不同涵义进行比较,阐述了不可抗力与合同受挫条款的涵义与适用情况。通过两个概念的不断演变揭示了判例法与制定法不断相互借鉴、相互移植、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2006年8月,一本不同一般的新书在北京悄悄问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