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和平回归祖国,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努力的结果.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共历史上,叶剑英是最早探索澳门和平回归道路的领导人,对澳门和平回归做出了多方面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黄志宏 《党史博采》2005,(11):31-34
一、选调中央警卫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饱尝八年战争灾难的中国人民万分渴望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然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蒋介石妄图独吞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支持和援助下,于1946年6月撕毁由国共两党共同制定的<和平停战协议>,不顾全国人民"反内战、要和平"的呼声,挑起不得人心的内战.  相似文献   

3.
1946年5月至11月,国共美三方在南京继续举行的谈判,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在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的形势下,中共参加南京谈判的基本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怀有“和平诚意“?长期以来,史学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如果讲“和平诚意”,那实际上就等于怀有和平幻想.和平既不可能实现,就无所谓抱有和平诚意,然而.对南京谈判进行客观全面的考察,不难看到,中共参加这次谈判具有两手准备,即:通过军事胜利和谈判斗争,改变力量对比.制止内战,挽救和平,争取和平不成,也以自己对和平的最大诚意,团结和教育全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投入以战争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正如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致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所指出的:“蒋之目的,在于消灭解放区,破坏和平,我之自卫目的为粉碎蒋之进攻,实现和平”;“我之全面抵抗并非表面(明)全面破裂,只要无条件停战,用政协办事.就可言和”.(周恩来、董必武关于我之宣传要点及谈判方针致中共中央电,1946年8月19日)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中包含丰富的和平思想,这包括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人民解放的和平思想;积极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国内政治冲突的思想;优先考虑和平方式实现和促进祖国统一的思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中国的外交基础的思想;反对世界大战,不怕世界大战,发展和平力量,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等内容.毛泽东和平思想具有人民性(革命性)、实践性、现实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毛泽东和平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中国和平思想的新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思想的重要渊源.是中国和平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促进了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实践.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和平观为中国和平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实践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平崛起的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又要迎接严峻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新疆的和平解放是多种因素促成的.诸如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正确决策和周密部署,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强大攻势,新疆各族人民的觉醒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以及张治中、陶峙岳、包尔汉等国民党有识之士和新疆进步军政人员的主动配合和积极努力等都是促成新疆和平解放的重要因素.此外,苏联在新疆和平解放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可以说苏联自始至终都参与了新疆和平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长期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利用和平的环境实现自身的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8.
振东 《党史纵横》2003,(9):35-37
高风亮节留世 1929年9月,在结束了5个春秋的海外求学生涯以后,刚刚过了27岁生日的周培源受聘回到阔别5年的母校,成为国立清华大学年轻的物理学教授.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他虽然多次出国,而国内战火纷飞,祖国前途未卜,他始终不能将自己的生命之树移植在异国他乡,总是在学术上卓有成就之后便返回祖国.周培源在数十年的科学生涯中,为振兴中华民族、促进全人类的文明、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被看作是中国最真诚的和平愿望的象征,被誉为"和平老人",并于1985年当选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周培源的人格魅力,特别是高风亮节一直铭记在后人心中.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奠基人.他科学、准确地判断时代主题,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并正确分析国情,竭力打造"和平崛起"的国内环境,为我们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和平崛起"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已成为近一个时期国际舆论的热点之一,也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何谓中国的"和平崛起";二是为什么提出"和平崛起";三是实现"和平崛起"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30年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执政的新思维,其核心层面是和谐思维.所谓和谐思维是相对重视矛盾斗争性的斗争思维而言强调矛盾同一性在解决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和创造和平建设时期和和平发展时代解决矛盾的新办法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突出的是和平、重视的是合作、追求的是共赢.中国人民将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3.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不仅给双方带来了严重损害,也影响了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伊拉克战争后,2003年4月30日,美正式公布了由其主导制定的中东和平"路线图".那么,"路线图"能给中东带来和平吗?我们认为前景难测.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与"和平崛起论"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整思路中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主题,共融于实现和谐世界.和平崛起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和目标指向,科学发展观为和平崛起提供国力保障,也为和平崛起提供动力支持;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有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有误解,主要原因是对"和平崛起"的涵义缺乏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包括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防力量的适度发展、祖国统一的实现及外交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等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崛起是正在和将要对国际社会产生长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场历史性巨变肇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加速于1978年启动的改革开放,其高潮却刚刚来临.毛泽东时代宣告"中国永不称霸",这是和平崛起的观念基础与思想源头;邓小平时代制定"韬光养晦"战略,坚持"不当头,不称霸,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方针,这是和平崛起的实践探索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国家领导人仍然奉行"韬光养晦"的大战略,但同时强调"有所作为",这是和平崛起战略提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7.
10月7日,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在挪威奥斯陆宣布:2011年和平奖颁给利比里亚女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利比里亚女活动家莱伊曼.古博薇,以及也门记者兼妇女权益活动家塔瓦库.卡曼。巧合的是,3名获奖者都是女性。妇女们的战争与和平挪威首位女首相、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曾说过:政治需要妇女的见解。其实换句话说,和平事业也需要妇女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时话     
《红岩春秋》2015,(1):4
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2014年12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  相似文献   

19.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其实质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相似文献   

20.
60年来,新中国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为本国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促进了国内经济、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外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努力开展多边外交.科学分析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国家协调发展.但是,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如何理性处理中国和平发展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中国和平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何兼顾中国和平发展与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中国应承担怎样的国际责任,是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