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官职业化是对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的一种反思性、批判性的创造;和谐社会进程中进行法官职业化建构,法律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思维是形成法官职业化的基本条件,法律解释是法官职业化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信力是一个具有司法权作用与受众心理回馈的双重维度的概念,包括审判公信力和检察公信力。当前,司法体制改革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协调、司法功能阙如的症候,暴露出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一些体制性弊病和社会性因素。在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尚未展开的条件约束下,建构独立、统一的司法系统,推进司法公开,完善执行机制,加强司法的职业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等对策措施,对提升我国司法公信力或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缠讼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但其存在不可避免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障碍。我国法律转型时期缠讼现象的法律成因主要有制度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司法不公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健全相关法律规定,实现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加强司法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视纠纷解决质量,加强普法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落实法官职业化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司法权威、公共理性等外部制约因素,统筹各项改革措施,做到改革措施与外部环境以及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杨合理 《探索》2011,(2):165-169
我国宗教自由法律保护取得一定成就,宗教自由法律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宗教自由法律保护在立法上不够完善、宗教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有些甚至还相互矛盾、法律位阶较低、司法保护渠道不够畅通等,这不利于宗教自由的实现。应当在立法、司法实践等领域中加强对宗教自由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司法改革进行多年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改革之所以未取得人们所期盼的成效,原因众多,其中之一在于法律从业人员尤其是法官职业伦理的缺失制约了改革措施的实施。在司法改革的背景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努力实现法官职业化以培育和提升法官职业伦理,尽力促进司法独立以保障法官进行独立公正的裁判从而最终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安群 《理论建设》2003,(5):58-63
法官职业化就是要求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业职业,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技能、道德和地位。法官职业化是审判工作的客观要求和现代化问题中应有之义,其有效地实施,事关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中国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建构职业化的法官队伍,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法官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部分地区在村干部管理中制定了“拟职业化”办法,该类管理办法呈现出“职业化”特点,但又不完全按照职业化标准执行,形成类似村干部职业化制度建设的模拟版本。村干部“拟职业化”的出现,反映了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逻辑下,基层政府重新发现并挖掘村庄内生动力,并对“职业化”制度推行的弊病进行了思考,尤其是反思如何破解一般性政策与地方性内涵有效衔接难题。在国家制度建设层面,村干部“拟职业化”路径,一是与支持或者反对“职业化”两种声音展开了对话,二是对“职业化”制度的要求传统进行了继承和改写,三是又对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语境作出了回应。因此,“拟职业化”因其模拟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特点,在未来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过程中将成为一条有益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姜孟亚 《唯实》2004,(3):42-45
法官是国家法津的执行者,是国家法律的化身,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和社会良知的象征。法官职业需要特有的职业训练、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法官的职业化是我国走向法治国的必由之路。实现法官职业化,不仅要求建立国家法官制度,而且还要求建立法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法官的终身制、豁免制,从而得以保证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鉴于目前法官的实际情况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进程中各种各样的新型案件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加大法学继续教育的力度。法官是社会精英的集合体,法官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陈聪  张红生 《唯实》2010,(4):66-69
中国古代的司法权与行政权相互糅合,导致了司法裁判中的事实认定、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裁判案件的法律渊源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中国传统司法裁判方法的形成和当时法官的人员构成与知识结构有关,也受官场规则、民意、舆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现代司法语境下,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古代司法活动高度行政化的传统对今天司法裁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日益重视,民政部、人事部及劳动保障部都制定了规范社会工作的相应制度,促进了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实现的路径主要有制度内的扶持和制度外的培养两个方面。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中存在忽视制度外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还要更加注重制度外的培养:要提升社会工作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着力提高社会工作者素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法律信仰就已在我国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法律信仰出现了缺失现象。当前,我国主要存在立法不精、执法不力、司法不公、守法消极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法律工具主义、法律实践、普法工作等的影响。培育公民法律信仰,要从加强普法教育着手,消除法律工具主义意识,进一步完善法律体制,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13.
孙姝 《世纪桥》2008,(4):54-55
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过程中特定的人或组织按特定方法阐释法律的活动。从哲学方面看,阐释学法学将法律理解为一种解释活动,揭示了理解和解释的普遍意义;从法律适用方面看,法律解释维系着立法意图和司法目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两对重要的关系。法律解释必要性理论有助于重新认识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系所存在问题的成因,基于这种全新的原因分析,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制度改革得到了理论界的长期关注,但是目前就改革的方向、路径、步骤等具体问题并没有形成明晰的结论和看法。回顾西方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演进历史",职业化"成为其改革的基本方向。为了更好地理解"职业化"对公务员制度演进的理论意义,本文在对公务员"职业化"的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公务员制度完善的迫切需求,从三个方面对"职业化"精神与公务员制度继续演进的相关性做了探索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的历史使命与其职业化密不可分,通过纵向分析我国高校辅导员历史使命的变迁、发展和横向对比国外辅导员的历史使命与职业化现状,可以发现高校辅导员的历史使命既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前提和组成部分,也是其内在动力和实现途径。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校辅导员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司法推理是法官在具体的案件中,通过适用法律,认定案件事实,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得出司法判决的过程。其中包括多种推理形式,如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等。纯粹的形式法律推理具有很多缺陷,在实践中,司法活动为谋求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质法律推理备受到司法者的重视。实质法律推理必须要遵循回应民意、注重原则、弱化政策和运用程序几个基本准则,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农村基层一线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性环节。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难选、难留、难有作为"的现实问题,实行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在实践中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制度:制定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开放的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选拔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岗位培训制度,完善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考核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激励约束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体系,推进包括禁毒、矫正和青少年事务在内的司法社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过程中,社工队伍的政治化建设逐渐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目标。目前,上海市各区县司法社工队伍的党团组织均已建立,社工党团组织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探索和研究司法社工党团组织建设这一新课题,是当前推动社会工作大发展中所必须思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金栋  王胜伟 《世纪桥》2007,(4):32-3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各项工作,而且还必须重视和加强法律监督,建立有效的法律监督体系。但是,我国当前的法律监督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对权力的监督方面,本文将分析法治与监督的关系,并就就我国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史与职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主体,高校辅导员历经50多年的演变,现在已经具有多重角色,必须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从国内外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现状分析,这方面的探讨还不够,需加强,必须要形成科学、全面的职业化理论体系,用理论来引导实践,促进高校辅导员真正走向职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