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统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被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并按斯大林模式建立起一套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没过多久,南斯拉夫就别树一帜,开始探索把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为了改变行政命令控制的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低效率和对资源的巨大浪费,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肯定了利润和价值规律,从而部分地引进了市场机制。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经济改革,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生产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市场化。匈牙利的产品和劳务部分实行市场化,这体现在不同的产品分别采用官方固定价、协议价和自由价等多种价格以及允许人们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等。波兰也实行由官价、议价及调节价三种价格组成的国家计划价与市场价相结合的混合价格体制。波、匈两国都允许私营小企业和私营农业存在,并大量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1989年东欧国家经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激战,政局发生剧变,新上台的府实行新经济政策,纷纷开出了“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仙丹”,以期摆脱日益加深的经济危机。饱经动乱之苦的东欧人民似乎看见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沉浸在一片欢乐和喜悦之中,等待着经济突变的奇迹降临。然而,一年多来的事实表明,东欧经济非但没有出现转机,反而陷入了更深的泥潭。生产力遭到破坏,通货膨胀加剧,失业大军猛增,诱发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和矛盾冲突。不满与愤怒,失望与怀旧的氛围弥漫着整个东欧。  相似文献   

3.
有些人认为东欧经济的恢复业已开始。其北部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工业生产已经停止下降。而未陷于战争中的巴尔干半岛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仍处于衰退之中。然而这三国继续由改革家领导着。在这个地区的所有国家中,看来恢复到以前的中央计划经济的状态似乎已不可能。除非巴尔干半岛的战争扩大,否则具有威胁性规模的社会动乱看来亦不可能发生。这种好消息的主要根源来自于其自身的坚定信心和目前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稳定计  相似文献   

4.
苏东前政权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陆续开始搞经济改革,但收效不大,反对派趁机兴风作浪,最终导致政权更迭。新政权原想在短期内在各个方面,尤其在经济方面有较大起色。但是,东欧各国除了政权、意识形态、街道和党派名称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外,经济毫无起色,经济转轨,尤其是国营企业转轨缓慢。这一现象引起一些学者的思索。波兰学者库兹明斯基认为,尽管新政权决心彻底改革经济制度,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从而建立起全新的经济关系。但是,迄今东欧传统的国营企业变化不大。妨碍国营企业转轨的障碍之一是企业内外旧的经济管理模式仍在起作用,新的、接近西方的那一套经济管理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库兹明斯基指的企业旧经济管理体制与西方经济管理体制之间差别在什么地方呢?企业  相似文献   

5.
一、三种看法对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看法。一、从整体来看,东欧各国从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得到的经济利益远远大于苏联。二、与第一种看法正好相反,认为苏联在经济上压迫和剥削东欧各国,苏联通过同东欧各国的贸易,得到了比东欧各国更大的经济利益。三、在苏联和东欧的贸易中,苏联和东欧享受着平等的经济利益。这种看法主要存在于东欧各国的经济学家中间。他们以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国家分工贸易理论为根据。  相似文献   

6.
摘译自英国1981年出版的《东、西方关系和东欧的未来》一书中莫里斯·伯恩斯坦(美密执安大学经济学教授,前该校俄国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撰写的《苏联和东欧的经济关系》一文(小标题为原有的)  相似文献   

7.
欧洲经互会各国的经济形势一、东欧经济形势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经济增长明显放慢。1982年经互会七国的整个增长率为1.8%左右。与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这种增长率还是相当高的。然而,在估价这种增长成绩时,必须考虑下列情况:1.1982年的增长率是处于自1976年以来几乎持续下降的曲线的底部。就在这6年中,整个增长率由6%左右下降到底于2%。而且,经互会六个欧洲小国的经济增长减速情况远比苏联的明显。2.如果我们把日子再往后推一些,即不仅退到70年代中期,而且退到10~15年前,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代以来成功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对外经济部门的自由化以及外向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增长和发展出现巨大的飞跃,资本——产出比例降低,出口实绩扩大,对世界经济冲击的适应能力增强。继八十年代末以来苏联东欧发生的一系列巨大政治变化,苏东的对外经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苏联东欧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成功经验中预见到广泛参与世界经济的可能利益,把对外经济部门自由化作为将国内经济加入到世界经济从而实现贸易利益的主要方面。对外经济的自由化包括取消数量限额以及对国际贸易的各种税收和补贴,实现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人所创造的,但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  相似文献   

10.
一、引论 东欧和前苏联的自由化截然不同于拉美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自由化。尽管相对价格扭曲,国家干预程度高,但自由化前拉美国家经济是市场经济,而苏联式的体制,即使有的国家作了巨大改革(如匈牙利),基本上仍是计划经济和市场过程的混合体(科尔奈,1986年)。东欧经济正经历体制变革。  相似文献   

11.
12.
这里很难找到香蕉,买一辆轿车要登记排队等上好几年。但是,全国已有42%的家庭拥有轿车。在柏林上空弥漫着汽车排出的气体就是证明。实际上,所有的家庭都有电冰箱,90%的家庭有电视机,84%的家庭有洗衣机,64%有热水,68%有淋浴设备,60%有独用的盥洗室。每年人均肉的消费量高达91公斤。房租很低,购买奢侈品的开支相对很少。因而,每月平均1080马克(360美元)的工资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东欧国家正处于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专家们认为,在经济转轨期间,由于新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旧机制尚未失去作用,新旧两种机制同时存在、互相冲突,势必造成混乱和经济衰退,东欧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尽管在1989年以前,东欧国家正处于程度不等的经济困难之中,但自1990年以来,由于全面地转向市场经济,东欧国家一下子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生产滑坡、物价失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纷乱复杂、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中,除了东西方关系之外,南北关系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兴趣和普遍的重视。本文想就东欧与第三世界的关系谈点看法。一早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各国便先后同取得独立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系。但是,在这一时期里,东欧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范围和程度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停滞的国内生产率和恶化的贸易条件已导致东欧集团、南斯拉夫和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空前地缓慢。七十年代上半期增长率平均超过7%,后半期下降至不到4%,而到1982年甚至下降到1.5%。在过去三年内,国内投资减半,产量下降和外汇收入减少,而纯外汇债务已闯850亿美元的大关。1980年到1982年之间,整个苏联和东欧与西方贸易量估计下降了11%。自1981年年中起,东欧事实上断了国外贷款的来源,从而加速大量削减进口量。两年中,东欧六国进口减少了18%,即由1980年的343亿美元下降到1982年的280亿美元。与此同  相似文献   

17.
根据苏共中央一九八三年七月全会决议和其后通过的《关于扩大工业生产联合公司(企业)计划和经营活动权力以及加强它们对工作成果责任的补充措施》决定,苏联从今年年初开始在五个工业部进行工业企业扩权试验。与此同时,经济学家们继续讨论与扩权有兼的种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于扩大工业企业自主权的实践在经互会东欧成员国中起步较早,所以苏联很重视研究它们在这方面的经验。前不久苏联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组织了  相似文献   

18.
韩中经济合作及东北亚经济合作陈祯美1.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回顾东北亚地区一个半世纪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东北亚地区始终是世界政治的热点地区之一,是大国争夺的重要场所。前一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几乎经历了一个世纪在东北亚地区以...  相似文献   

19.
东欧的前景     
东欧政治的现实和前景复杂、多变,因而很难进行预测。但是通过东欧各国同西欧和苏联关系的发展、通过这些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进程,以及东欧各国相互关系的变化,这一问题将明确起来。虽然很难从个别和总体上指出上述每一个因素的意义,但是目前我们就可以确定出,在这些诸多因素中哪些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利用外资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东欧剧变至今,随着私有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国政府调整和改革措施的具体实施,一些国家已开始走出危机的困境,宏观经济形势逐步趋于好转,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东欧国家经济转轨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转轨初期,东欧国家普遍面临着债台高筑、生产下降、出口停滞的不利局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