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案情1993年3月,天津居民李抿在电影院拾得朱某携带的属于李绍华所有,装有有价证券so余万元公文包一只。之后,李绍华及朱某先后在报刊上登出了悬赏1.5万元的寻物启事。在李氓归还失物后,二李于赏金给付发生争议起诉于法院。一审法院以悬赏广告无法律依据,捡到失物者依《民法通则》第79条第2款有返还失物义务为由.驳回李抿之诉,后经二审法院调解结案,李绍华向李报给付人民币8千元。1996年5月,河南西峡县赵某丢包后,沿途张贴悬赏1千元寻包启事,后与交还者陆某发生给付酬金纠纷,经西峡县法院审理,判赵某给付陆某酬金1千元。19…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最近,我在下班途中拾到一只皮包,内有2万元现金、一部手机等财物,由于没有等到失主我便拿了回家。第二天我在当地晚报上看到一则“寻物启事”,所称失物与我所拾物品相符,还声称“一周内有知情送还者,付酬金2000元”。我立即与失主陶某联系上,将拾得物如数交还。当我要求他支付所许诺的酬金时,谁知他变卦了,说他的许诺并非其真实意愿。请问,我可否通过诉讼来讨得这笔酬金?  相似文献   

3.
案情简介:2000年6月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诉称1996年1月12日甲出借1万元人民币给乙,当时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借款1万元人民币,借款日期是1996年1月12日,但并未约定还款期限。乙至今尚未归还借款,遂甲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法院判令乙归还其欠款1万元人民币。甲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有: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乙向甲借款1万元,并且有乙的签名。乙在答辩期间未作出答辩,在法庭调查阶段,乙向法院承认确实在1996年1月12日向甲借过1万元人民币,但是辩称其间于1998年12月还过甲3千元人民币。在法官向乙出示甲提供的证据以后…  相似文献   

4.
潘律 《经济与法》2001,(1):32-32
编辑同志:最近,我在下班途中拾到一只皮包,内有2万元现金、一部手机和一些证件。我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失主,便回家,准备第二天继续寻找失主。第二天我在当地晚报上看到一则“寻物启事”,所称失物与我所拾物品相符,还声称“一周内有知情送还者,付酬金2000元”。我立即按“启事”上的联系电话找到了失主舒某,将拾得物如数交还。  相似文献   

5.
今年本刊第4期在案例研究栏目里刊登了赖木森《是不当得利还是赠与》一文,大意是:张财源丢失人民币10000元,被邻村农民刘祖唐拾得。刘返还时,向张要“劳神费”,经双方协商,张“送给刘祖堂酬金4000元正”(刘又回赠张100元,刘实得3900元),后因张反悔成讼。一审法院认定刘祖唐所得此款属不当得利,判令其返还;同时判决张财源付给刘祖唐酬金600元。二审法院认定该案属赠与合同纠纷,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将张财源赠与刘  相似文献   

6.
案情2004年,海南某法院受理了一宗"亲牛鉴定案":村民甲与村民乙先后各有一头水牛失踪,后村民乙偶然在户外拾得一头水牛,甲知情后前往察看,认为该牛正是自己所丢,甲要求乙归还,但乙认为该牛就是自己丢失的那头,甲遂诉至法院主张所有权。诉讼中,双方只能证实自己水牛失踪的事实,相互均不能从证据上  相似文献   

7.
原告于某原为甲公司员工,甲公司为合伙企业,有三名合伙人。原告于某离开甲公司后于2004年10月起诉至某法院,诉求法院判决甲公司及合伙人给付拖欠其效益工资15.6万元及利息:甲公司合伙人对甲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用。2005年3月该法院作出一审裁定认为.原告以本案相同的事实理由,曾于2004年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委员会作出了不予受理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王鸿晓 《人民司法》2012,(17):28-30
案例:被告人甲因故意伤害一案,被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乙各项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8万元。甲对刑事判决部分没有异议,但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附带民事部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以刑事附带民事裁定维持原判,驳回上诉。甲向原审法院提出申诉,被驳回。甲又向上级法院申诉,上级法院经审查认  相似文献   

9.
<正> 诉讼时效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一方(权利人)能够依诉讼程序请求法院强制负有义务一方(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法定期间。在这个期间内,如果权利人不行使权利,即不向义务人要求履行义务或不向法院申请强制其履行,待期间过后,权利就不再为法律所保护。比如,甲乙二人系邻居,甲于一九六一年冬天向乙借用家俱等物,约定第二年春天一次归还,不久甲因工作调动迁往他地。第二年春天甲未向乙归还所借物品,乙也没有提起此事,直到一九七○年,乙才向甲提出归还请求,甲借口年代久远,原借家俱等物改造的改造,丢失的丢失,无法归还了,要求乙免除债务。乙诉请法院强制甲归还,法院经调查后判决:甲所改造的乙的家俱一律归还,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案情2011年,被告夏某甲的姐姐夏某乙多次以生意经营为名,累计向陈某借款440000元,到期未付。2015年5月21日,夏某乙以贈与的方式将其名下的某小区一套住宅转让给夏某甲。随后,夏某甲又在受赠的涉案房产上设定了抵押权,并向银行借款130000元,该房当时的市场评估价格为261300元。当月,陈某即向法院提出了撤销之诉,请求判决夏某乙撤销赠与行为,陈某诉讼请求得到法院判决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举证是民事诉讼过程中原告提出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所言真实、合理的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是,在审判实践中提供证据的责任会发生转移。例如:原告甲称乙于某时某地向其借钱500元,未打借条,但甲举证有丙在场可以作为人证。于是,举证责任从甲转移到乙身上,乙反驳甲说,在借钱三天后,已将500元归还甲,当时有丁在场作证,这样,举证责任又再度转移。刊登于《吉林日报》1998年10月9日,星期五第8版的《“还”字两意引发官司》一文称:“1997年…  相似文献   

12.
应如何处理这起寻物启事纠纷?编辑同志:1995年度的初任检察官统一考试题中,有一题涉及的“寻物启事”的法律效力问题,我院同事之间有不同看法。案情为:中南公司业务员林军看完电影后将公文包遗失在座位上,公文包内装有10万元现金、公司空白合同书3份及林军工...  相似文献   

13.
甲某生有两个儿子乙和丙,甲某在1994年因车祸而死亡,留下9000元现金和10张100元的定期有奖储蓄券。乙和丙为争夺遗产发生纠纷诉之法院。法院将5000元现金判归乙所有,将4000元现金及10张100元的定期有奖储蓄券归丙所有。乙、丙当时对判决均未提出异议。1995年1月,银行摇奖,这10张有奖储蓄券中的一张中头奖,得奖金3000元,一张中三等奖,得奖金1000元。乙知道后,认为有奖储蓄券是父亲留下的遗产,因此中奖而得的4000无应作为遗产进行重新分配,应分给自己2000元。丙则认为有奖储蓄券是法院判归他所有的,属于其个人财产,因此中奖而得…  相似文献   

14.
甲即将出国定居,将其所在单位丙公司配发给自己使用的一台电脑以5000元卖给乙。但由于甲尚有一些资料需要整理,便与乙订了一个借用协议,言明该台电脑已卖给乙,但暂借给甲使用,一星期后归还乙。在此期间,丙公司告知甲,公司配发的电脑,个人只享有使用权,所有权...  相似文献   

15.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 ,约定双方合作出口女士皮衣 ,同时 ,两公司又与某实业公司签订一份订购女士皮衣的订货合同。签约后 ,甲公司即根据合作协议与订货合同的约定 ,将 12 9. 6万元的定金委托乙公司支付给某实业公司。某实业公司收到该笔定金后 ,只留下 3 0万元 ,余款全部返还乙公司。后因合作协议及订货合同均未履行 ,甲公司遂以乙公司为被告 ,某实业公司为第三人 ,向法院提起诉讼 ,请求乙公司与某实业公司返还12 9. 6万元的定金及利息。一审法院判令 :一、被告乙公司返还原告甲公司 99. 6万元及利息 ;二、第三人某实业公司返…  相似文献   

16.
案情甲、乙两居委会未经规划部门许可,擅自在马路两边各自搭建了网点房,城建部门发现后对甲作出了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甲对此处罚决定并无异议,只是提出自己与乙居委会所建网点房属同一性质,既然自己的网点房该拆,那么乙的网点房也应该拆除。当时城建部门答复说将甲的网点房拆除之后再拆除乙的网点房。然而当甲的网点房被拆除之后过了一个多月,乙的网点房仍然没有拆除。甲到城建部门也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决撤销城建部门对其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判令被告拆除乙的网点房。法院能否受理该行政争…  相似文献   

17.
郭瑞玲  张浩 《中国司法》2003,(11):43-44
甲乙公司多年合作,互有经济往来,至1999年,经法院判决,乙公司应归还甲公司人民币5000余万元。经诉讼执行程序,执行所得2000余万元。因当时没有其他执行物,执行中止,该判决书项下尚有2000余万元未归还。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接触一起案件:甲某从乙某处购买汽车一辆,但未办理过户手续。在运营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法院除判决甲承担刑事责任外,并判决甲赔偿受害人十五万元。鉴于乙仍是法律上的车主,法院同时判决乙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此,甲某连连表示对不起乙:“如要乙承担责任太那个……。”现实中,机动车交易不办理过户手续的情形大量存在。而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起罕见的奇特纠纷案搅得河南封丘县城沸沸扬扬。1993年6月,辽宁盖县某企业一名工作人员到封丘县城办事,不慎将提包遗失。包内有现金及各种票据8万余元。6月中旬,失主在县电视台和有线广播上连续4天播放了“寻物启事”,允诺谁抬到提包归还,将酬谢共1.5万元。7月初,拾到提包又看到电视的城关镇农民范某托人向失主捎了个口信。“失主喜出望外立即找到范某家,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提包。然而,递到范某面前的酬金却变成了Z000元。范某指责对方言而无信,拿过提包便将失主“请”了出去。失主眼看到手的提包又飞了,怎肯罢休。他找到…  相似文献   

20.
原告山西教育出版社因被告长城出版社在其出版发行的《轻轻松松写作文》系列图书中严重抄袭了原告1992年7月出版的《作文技法大全》一书的大部分内容,以侵犯专有出版权为由将长城出版社告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被告长城出版社赔偿山西教育出版社经济损失68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