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1993,(2)
在老挝有一个比较闻名的经济实体“山区开发公司”,我国的某些公司已与之进行了一定的合作。但人们多只知其名,并不尽详知其业绩。为便于对合作伙伴的了解,笔者根据老挝报纸的有关报道和本人在老所闻编写这份资料,仅供学术界同好和有意在老开展合作的我国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老挝山区开发公司是老挝政府国防部的直属企业,根据1984年8月29日老挝部长会议188号政令建立,1985年1月20日开始营业。总经理章·赛雅翁准将。公司的任  相似文献   

2.
一年来中老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91,(2)
一 中老两国关系在经历了近十年曲折之后,业已恢复正常;自1989年10月初凯山·丰威汉以老挝部长会议主席身份正式访问中国以来,两国关系出现了异常迅速的全面发展;1990年12月李鹏总理访问老挝,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印支大事记     
八月二日西哈努克亲王开始访问新加坡和泰国。八月六日越南在越泰两国建交十周年之际致电泰国,表示保证尊重泰国的独立,并表示“愿意建立和发展友谊、合作与睦邻关系”。八月八日老挝部长会议作出一项决定说:“将在今年年底之前给所有企业自主权”。并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由各部、省选择一些经济部门进行试点;第二步是在十月开始全面推行试点经验。同时成立一个“指导委员会”。八月十日西哈努克亲王返回柬埔寨国  相似文献   

4.
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在我周史籍中,老挝曾称为“堂明”,“道明”,“文单”、“挝国”、“猛老”、“老告”、“哀牢”、“潦查”、“南掌国”等。“老挝”一词,首见于我国明代史籍。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华侨多称老挝为“寮国”,则是老挝的同名异译。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国外考古学者曾在老挝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5.
2005年11月21日至23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指导委员会在深圳召开会议,遵循“总量控制,动态管理,高进低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兼顾地区、二级学科覆盖面”的原则,对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来源期刊进行了调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指导委员会根据期刊近五年的平均他引影响因子、半衰期、引用该刊的期刊数等指标(三者以6∶2∶2的权重计算合成值),对全国3500种社科期刊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重新排序。我校《国际观察》在全国政治学类所有近350种刊物的重新排序中位列…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92,(2)
应老挝社会科学委员会主席西沙纳·西山邀请,1991年12月11日,陈吕范所长率我所学术代表团经泰国曼谷赴老挝访问。自16日至29日,代表团对老挝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和考察。代表团成员有王俊夫研究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和谢远章副研究员(原我所泰国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7.
古巴社会科学研究情况古巴的社会科学研究由古巴科学院领导和协调。古巴科学院成立于1962年。它除履行科学院本身的职责外,自1980年起,还承担国家科技委员会的职能,成为领导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科学院归部长会议领导,负责制定全国科技规划,院长是罗莎·埃莱...  相似文献   

8.
三、哀牢的族属和迁徙 哀牢族属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在本文中,我将哀牢与百越及老挝泰老民族三者的一些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加以对比,将中国的“哀牢”和老挝的“哀牢”加以比较,以图弄清中国“牢哀”的族属及其与老挝“哀牢”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论证老挝泰老族系民族是从中国迁去。  相似文献   

9.
老挝人民淳朴善良 ,生性活泼乐观 ,能歌善舞。在老挝各地广泛流行着“咔”和“喃”两种民歌曲调 ,“咔”和“喃”就包含了“歌”和“舞”的意思。人们形容“咔”和“喃”是一种歌中有舞、舞中有歌的表演艺术 ,歌与舞就像红花与绿叶一样相互映衬 ,相得益彰 ,使人们在动听的歌声和美妙的舞姿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在农闲或节假日 ,老挝人喜欢用“咔”和“喃”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 ,抒发内心情感 ,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实际上 ,“咔”和“喃”是说、唱、舞交替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 ,根据地区各民族的不同 ,老挝北方地区大多称“咔” ,而南方地…  相似文献   

10.
1973年1月27日,签署了针对越南的“巴黎和平协议”后,2月21日在老挝万象也签署了有关老挝的协议,签约双方是老挝的皇家政府和老挝爱国力量“巴特寮”(Pathet Lao)的代表。双方此前已经斗争了近20年。老挝的国内冲突与邻国越南共产党领导的越盟(Viet Minh)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越盟成立于太平洋战争之后,越南反抗法国统治的印度支那战争的初期,老挝的革命组织老挝爱国阵线是越盟的下属支部。 根据1954年7月“日内瓦印度支那协议”(Geneva Agreements on Indochina)中对越南的分界规定,老挝东北部成为越南共产党要推翻西贡政权运送军事人员和…  相似文献   

11.
谈老挝经济及其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老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4月,老挝人民革命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制定了未来5~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6月,新一届政府正式成立。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新老交替顺利完成。目前,老挝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认真学习和贯彻“八大”精神,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沿着“八大”指引的方向稳步前进,争取完成“八大”提出的多项任务。根据相关资料与情况,本文试图对老挝经济及其发展战略谈自己的看法。一、老挝经济发展成绩显著老挝是欠发达的内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振兴国家经济一直是老挝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自198…  相似文献   

12.
老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推翻了美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统治。可是,由于越南黎笋集团出于地区霸权主义野心,对老挝实行军事占领和全面控制;也由于老挝凯山集团背叛人民,背叛革命,致使老挝继续丧失民族独立。今天,老挝人民正在重新进行一场反对外来统治,争取真正独立的斗争。一九八○年九月十五日,中、下寮正式宣布成立了“老挝人民民族解放联合阵线”,阵线发表的公报要求“越南侵略军从老挝撤走,解散越南的殖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1993,(2)
由王士录任主编、刘稚任副主编的《当代越南》、申旭、马树洪编著的《当代老挝》两书于1992年11月正式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云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牵头组织编写的“当代东南亚系列”丛书(主编陈吕范,副主编马立叶、邓星盈、陆孔正、贺圣达)中,率先面世的第一批新著。 这两部书分别在近50万字的篇幅中,按统一体例,分为上、中、下三篇编写。上篇从自然地理、行政区划、简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与宗教、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4.
老挝见闻     
《东南亚》1993,(1)
交通状况一瞥 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393次航班,从昆明到老挝万象,只需飞行1小时20分钟。因为动身日期变更,所以事先拍了一封电报,请老挝的同行来接。虽然双方未曾见过面,老挝同行也没接到电报,但他们还是去了机场。只是由于本人身穿牛仔服,和同机的四川到老挝的伐木工人的着装相同,加之模样长得又不象学者,所以,双方相遇却不相识。承蒙我的朋友、老挝13号公路工程处的宁小姐帮忙,请人把我们送到老挝国家社会科学委员会。同行的马树洪先生和我在万象停留一个星期以后,电报才姗姗而  相似文献   

15.
“金三角”动荡不安的背景与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金三角”,是指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三国交界的地带。中南半岛古代被称为“苏万纳普米”,意为黄金之地,或称黄金半岛。因此,缅甸、老挝、泰国也被称为黄金之国,其交界处就称为“金三角”。我们现在所指的“金三角”包括缅甸掸邦和克钦邦的部分;老挝的波乔省(原会赛省)、乌多姆赛省、南塔省、琅勃拉邦省的部分地区;泰国的清莱府和清迈府、夜丰颂府、难舟的部分地区。“金三角”是中南半岛地势最高的山区,有“黄金半岛屋脊”之称,面积15万平方公  相似文献   

16.
今年公历4月13、14、15日这三天,是老挝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也是家喻户晓的“泼水节”。由于老挝历上,泼水节是在五月,因此,老挝人民又把泼水节叫做“五月节”。老挝民间传统的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除泼水节外,都规定在老历相对固定的日子上。但是泼水节却以阳历三百六十五天一周年的形式,相对固定地规定在公历的4月13、14、15日里。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7.
方芸 《东南亚》2003,(3):18-24
云南省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国家老挝接壤的省份 ,老挝是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向东南亚发展的重要通道和主要目标国之一 ,云南省与老挝经济关系的发展及云南开拓老挝市场的成效 ,不仅关系着云南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成败 ,也直接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本文将在总结和分析云南省与老挝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云南省发展与老挝经济关系、开拓老挝市场的意义、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切入点 ,根据云南省与老挝的实际 ,并结合国际乃至地区形势的发展提出云南省开拓老挝市场的具体措施。一、云南与老挝经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老挝首都万象市郊发现了老挝古代陶窑遗址,它位于城区外大约三公里的塔德—万象公路旁。目前,古窑遗址的一部份已被用作老挝—东德技术学校校址,另一部份是私人住宅区。由于长期没有进行任何保护,也没有对祖先留下的这份文化遗产进行任何研究,致使这一古窑遗址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一窑址地域广大,素有“班岛海”(老语,“坛窑村”)之称。当年的窑群一定相当  相似文献   

19.
现代老语的形成与老挝的语言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素芳 《东南亚》2003,(3):46-48,39
一、法属老挝和老挝国家语言的创立从 1 9世纪中叶开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向海外扩张 ,掀起争夺殖民地 ,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中南半岛地区成为法国侵略扩张的对象。法国先后把其侵略和殖民的矛头对准越南 ,柬埔寨和老挝。 1 887年 1 0月 ,法国把越南和柬埔寨统一起来 ,建立所谓的“印度支那联邦” ,1 893年 ,把老挝并入印支联邦。这样 ,印支三国沦为法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法国殖民者在老挝实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 ,派专员进行管理。殖民统治者在老挝遇到的第一个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是由于语言不通 ,很难与当地人直接进行交流 ,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老挝的苗族     
老挝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六十多个民族、部族和部落,分为老龙、老听、老松三大族系。老松族意为“居住在高山上的老挝人”,包括苗、瑶、胡、倮倮、姆苏、兰丁等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约有二十多万人,他们自称为“蒙”。“蒙”为“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