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益驱动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问题是关系农村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利益的非和谐现象凸现,从根本上说是制度、市场、文化等多重安排使得利益驱动机制被扭曲的结果。在法学理论上导入利益基本原理,对制度、市场、文化等多维度进行考量,以纠正利益驱动作用,进而建构双重利益模式、利益聚合表达与个体利益维护互动等良性利益驱动机制,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利益驱动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解决,是因为其特定生长机理而形成的顽固性。执法者个人——执法单位——执法条件——执法环境,构成了滋生“利益驱动”的生态链。其中,公仆意识淡薄是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执法工作的价值错位是问题产生的直接成因,执法保障的不尽人意是问题产生的气候条件,对此类问题查究不力是“利益驱动”的生存空间。要解决利益驱动问题,首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夯实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其次要加大检务保障力度,铲除利益驱动的滋生土壤;最后要加强内外监督制约,堵住“利益驱动”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3.
尽管公司制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产权模式和以分权与制衡为基础的治理结构模式,但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虚置,国有资产的有效营运还有赖于国有股权主体的行为合理化。如何使国有股东具有与自然人股东、一般法人股东同样的利益驱动机制与行为机制,无疑是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重要问题。对此,本文提出要重塑国有股权主体,健全国有股权行使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来引导和规范国有股权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手机网络的发展等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以系统论指导牵手教育运行模式构建,在构建牵手教育利益驱动机制、心理推动机制、政令推动机制的基础上,选择课程、实践、传媒等恰当载体开展牵手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泮丹丹 《法制与社会》2012,(23):222-223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利益驱动和自身腐败的问题.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对于健全完善检察特色惩防体系,全面提升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执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检察机关如何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内部监督水平,突出执法工作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之所以存在部门利益驱动行政执法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门利益机制出现偏差造成的。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必须重塑部门利益机制。 一、部门利益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门利益与政府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按照一般规律,政府部门的经济利益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收支管理统一于政府财政。部门不构成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规范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王秀汉 《法制与社会》2014,(16):240-241
贪污贿赂、渎职等严重职务犯罪案件不断的发生,严重破坏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侵蚀着党和国家的肌体,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职务犯罪的产生根源包括利益驱动、历史根源、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体制原因等方面,由此应"慎重授权,建立选人用人机制;合理简权,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严格管权,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自觉用权,建立高度自律机制等一套全社会职务犯罪源头预防的有效机制,同时也提出了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源头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许富仁 《河北法学》2001,19(2):137-140
针对中国司法体制及其运行状况而提出的试图解决“司法公正”难题的理论分析 ,通过利益驱动机制、角色定位机制、“奉法至上”机制的分析 ,揭示出律师能够积极、努力地代表社会公众或当事人的利益及合法权益 ,而且富有热情和主动性。由此推断出 :应该在国家机关力量之外 ,寻找一股社会监督力量———律师职业群体 ,以有效监督法官司法权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部门由于受利益驱动,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乱收费问题,并且呈现出形式多样、手段隐蔽等新特点,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作风上过得硬,特别能战斗的执纪执法队伍。按照这个要求,检察队伍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常抓不懈。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利益驱动机制无处不在发挥作用,但在检察机关内部还应当建立一种“精神驱动机制”,这种“精神驱动机制”的思想内涵,应包括以下五种精神。一是超越个人超越本位的全局精神。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从来都是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格格不入的,特别是在检察机关,如果容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及其变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不仅法律的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