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何利用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伦理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服务 ,关键在于选择好易为大众接受的内容、方式和载体。充分吸收中外历史上伦理思想的传承方式 ,结合现代精神 ,其传承方式主要有 :一是充分利用人才选拔与任用中的道德标尺 ;二是充分利用民族化的语言和方式对大众进行伦理思想教育及引导 ;三是利用好现代传媒、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选择好载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来的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发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其在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每一次转型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任务都是很不同的,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三次转型都取得了巨大成果,从而成功地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规律性特征,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与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制宪权是宪法制定和运行的前提 ,但传统制宪权理论并未准确揭示其权力属性、内涵和外延。根据制宪权的性质可以判定 :制宪权形成的条件包括国家政治统一、制宪过程民主、以立宪为直接目的等 ,而且制宪权的关键在“定”而非“制”,即制宪权作为一种权力的本质内涵在于能够使宪法产生规范效力。与此相适应 ,制宪权主体构成在体制上可分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在具体形态上则更为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4.
筷子讲究的是实用而不是好看,越天然、越本色越好。最好别用涂彩漆的筷子,因为涂料中含有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等物质,用的时间长了,筷子上的涂漆会脱落,随食物进入人体,危害健康。此外,塑料筷子质感较脆,受热后易变形,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骨筷质感好,但易变色价格也较昂贵;银质、不锈钢等金属筷子太重,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国内学术界从四个方面对西方参与式民主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解读,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这一理论本身的价值及其不足,并着重思考了参与民主方式对中国式民主探索的启迪。学界对参与民主形式在中国具体实践的思考尚不成熟。这些研究成果基本遵循着“三段论”的分析路径:即介绍参与式民主理论本身——探讨参与式民主的价值所在——考察参与式民主在中国实践的可能性。这种“路径锁定”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式民主理论难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外交思想,又有新的体会。邓小平关于当今时代特征、关于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关于大国关系中寻找共同利益的汇合点等战略思想忠实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外交思想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和平发展等显著的政治优越性。迈步新征程,我们需要在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和坚持增强斗争精神与提高斗争本领等方面全面发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优越性的全面发挥创造重要条件和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自身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同时拓展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其在本质上体现社会主义属性,有自身所固有的进路逻辑、本体特质和理论框架。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的形态表达主要包括内涵论、本质论、主体论、动力论和价值论五个构建要素。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的形态表达,有助于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包含辩证关系的重大命题,蕴含着极富哲学特质的辩证观,总体上呈现“四个辩证统一”。从矛盾属性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又以“中国式”为基本逻辑意蕴,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从方法论看,中国式现代化既坚持“走自己的路”,又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体现独立性和开放性的辩证统一;从发展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批判性继承现代文明成果,又结合实际综合内外因素实现新生与重构,体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从价值存在看,中国式现代化既扎根中国大地,又具有博大的世界气度,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辩证观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作为人类政治文明有机构成,承继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基本内核,聚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吸纳既往政治文明的经验教训,把握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脉络,最终形成本国政治文明的总体性以及本质性认识,引领政治文明理念创新与形态重塑。中国式政治文明新形态以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体主义追求以及文明主体性为价值表达,于实践中证成其政治发展样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着力推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实现了对旧有政治文明形态的超越,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根据邓小平外交思想,处理中俄关系要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干涉内政、尊重俄罗斯人民的选择,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关系.我作为中国政府特使赴俄谈判,顺利达成协议,解决了中苏关系的继承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趋势愈来愈明显。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知识产权制度方面需要与国际接轨。为此,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TRIPs协议等国际条约的要求,《著作权法》被作了第一次修正。修改的内容涉及到权利内容、权利客体、权利保护、权利限制等方面。通过对《著作权法》的修正,我国著作权制度已基本与国际接轨。这次对《著作权法》的修改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论断内涵存在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核心要素。其中,党的领导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二者在目标、价值、动力、制度、方法、形态六个方面存在高度契合性和统一性。党的初心使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人民性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党的领导激发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加力,正确处理六对重大关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责任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的历史流变表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既要体现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要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丰富了现代化理论,为世界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的构建提供了实践支持。应从时空叙事、比较叙事、方法叙事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叙事体系的基本结构,在叙事主体、内容、中介上精耕,进一步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阐释力度,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广度,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精度。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是对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完善,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历史合力论既从客观和主观角度分别强调了经济决定、多维协同、个体意志及主体合力的作用,又看到了各合力对历史发展既有正向推动又可能带来逆向阻碍。历史合力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起点、推动力量和目标指向等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契合性,历史合力论能够给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现代化实践基础上,回答了一系列现代化理论问题,不仅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而且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出了我国现代化的“中国风”“新要求”和“大原则”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在宏大的时代叙事背景下,包孕着深邃的历史眼光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着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远大的战略眼光,照应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1921年8月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中共成立初期的近四年里,作为指导中国工运的总机关,集中力量领导全国工运,掀起第一次工运高潮,召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发起劳动立法运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改革开放和中国民营经济三十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十年。这三十年中,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允许到允许,再到鼓励、支持,已经挺拔的发展起来,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在未来的三十年。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化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争取民营经济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民工潮--中国法治的一种入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律文化同现代法治发展的冲突,造成我国当前法治困境的出现.中国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法治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它同时也是民工潮发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除在根本上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外,从思想层面上消除城乡法治观念的较大差异是解决法治困境问题的关键所在.民工潮现象与法治困境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无意间成为沟通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法律观念能动的理想介质,他们的自由、平等、契约、权利和现代国家与公民意识等方面的现代法治观念因此得以不同程度的生长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工潮是一场以自生自发的行动为表现形式的中国法治独特的思想启蒙运动,从而不自觉地为解决法治困境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是中国法治的一种入径.最后,本文从处理演进与构建关系的角度,提出了法律应如何对民工潮作出积极回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