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耀骥 《前线》2008,(7):58-59
2008年2月18日,一位为革命奋斗70多年的老人,积劳成疾,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临终前嘱咐家人,后事一切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不写生平,不告知(打扰)亲友,不留骨灰。就这样,他悄悄地走了。  相似文献   

2.
北京,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庄重的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会后彭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堂西一室,紧挨着老战友朱德的骨灰盒。这位功勋卓著而又蒙受巨大冤屈的开国元戎,终于回归到应有的位置。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当年彭德怀含冤去世被火化后,连骨灰都不知道哪儿去了?4年之后,又是怎样找到的?是的,如同彭德怀曲折多舛的悲壮命运一样,他的骨灰也裹着扑朔迷离的雾团。  相似文献   

3.
一位为革命奋斗了70多年的老人,因劳成疾,医治无效离开人世。临终前嘱咐家人,后事一切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不写生平,不告知(打扰)亲友,不留骨灰。就这样悄悄地走了。他是谁?他是北京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原市委顾问委员会成员,路德润同志。  相似文献   

4.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他的尸体火化后,骨灰没有保留,而是撒向了中国的山水之间。后来的中共中央领导人邓小平逝世后,骨灰也是撒到大海上。周恩来研究专家秦九凤曾数十次采访过参与撒周恩来骨灰的四个人中的三个,知道了很多内幕。担心民众搜集周恩来骨灰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在丈夫逝世当天。即向中  相似文献   

5.
粟裕在枪林弹雨之中,多次战胜死神。他并不怕死。不怕死,不等于没有想到过死的来临。早在1980年,他就向夫人楚青诉说过自己的意愿:“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1989年2月5日,粟裕同志逝世后,家属遵照他的意愿,将他的骨灰洒向他生前战斗过的地方。骨灰撒放小组来  相似文献   

6.
1978年四五月间,86岁高龄的郭沫若在病危之中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几个子女郑重交代后事安排:“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这位文坛泰斗走完了86个春秋的人生历程。在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大会之后,根据逝者的遗愿,这位文坛泰斗的骨灰于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之中。从此,虎头山上耸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纪念碑”。5年之后,陈永贵在北京病逝。陈永贵作出魂归故里的后事安排是不难理解的。于是,虎头山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文坛泰斗的纪念碑与农业劳模的墓碑并峙相映。郭沫若出生于四1;1…  相似文献   

7.
二十、向中央的最后一个请求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同志即根据周恩来的生前遗愿,向党中央请求:周恩来的骨灰不保留,撤掉。这是有56年党龄的周恩来最后一次向党中央提出的请求。  相似文献   

8.
红军时期的老党员、在辽宁工作和生活的最后一位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牟海波同志,于2008年3月3日在沈阳病逝,享年89岁,遵照他的遗愿,身后捐献眼角膜,不举行任何祭悼活动,没有保留骨灰。如今他捐献的角膜已使四位眼疾患者重见了光明。  相似文献   

9.
龚政 《廉政瞭望》2004,(1):28-29
在校少女惨遭杀害,迷雾未散,火化后骨灰又去向不明。父母讨说法。有关单位被推上被告席——  相似文献   

10.
肖舟 《党史纵横》2009,(7):15-18
毛泽东的一篇《别了,司徒雷登》让许多中国人知道了“司徒雷登”这个名字。在这篇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檄文里,司徒雷登以不十分光彩的角色定格在中国人的脑海里。60年过去了,历史深处的人与事渐行渐远。然而不久前的一场特殊的骨灰安放仪式,又再次将记忆的罗盘拔回到那段波谲云诡的岁月。  相似文献   

11.
1978年四五月间,86岁高龄的郭沫若在病危之中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子女们郑重交代后事安排:“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生前曾明确提出,死后将他的尸体火化,把骨灰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但谁也未曾想到,在他的骨灰盒问题上会出现争议。 人们觉得,周恩来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骨灰应该放在一个既庄重又高贵的骨灰盒里,只有这样,才能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恩来的崇敬心情。但与周恩来朝夕相处的邓颖超同志不同意。她认为,恩来生前一向反对奢侈,死后用普通骨灰盒就可以,  相似文献   

13.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整整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陪伴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并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  相似文献   

14.
1974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为贺龙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1975年5月,贺龙夫人薛明上书叶剑英,要求把贺龙的骨灰迁移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室(党和国家领导人存放骨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厚葬祖先,泽被子孙,这是中华民族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惯。然而,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却是个例外。他当上总理之后,不仅没有为自己家中的先人修陵造墓,而是用各种方法先后把绍兴、淮安和重庆这三处的先祖及父亲的坟平掉,坟地交给当地农民耕种和使用。对这件事,周恩来说:"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指坟墓),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不仅如此,周恩来还在生前留下嘱咐:死后火化,不保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  相似文献   

16.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7,(1):22-23,27
1976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其中周恩来的去世、他的骨灰撒向祖国的山山水水是最为揪扯中华民族人心的大事之一.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曾数十次采访过参与撒周恩来骨灰的4个人(罗青长、郭玉峰、张树迎和高振普)中的3个,多次聆听他们关于撒周恩来骨灰的情况介绍.现在周恩来离开我们已经30余年了,特撰此文,以与广大读者共同缅怀这位世纪伟人.  相似文献   

17.
一个49岁的下岗女工将自己治疗肝癌的钱,捐给山民修路,甚至瞒着家人偷偷跑出去打工凑修路的钱。她病逝后,人们遵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埋在了一个能看到新路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18.
“我热爱祖国的新疆.热爱这儿的各族人民,同这里的山山水水也有很深的感情.我退休后要在新疆度过有限的晚年,当我去见马克思时,骨灰也要撒在天山上,永远成为新疆大地的一粒。”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的终生伴侣、党和国家的杰出领导人、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但她生于广西南宁,而她成长、投身革命的地点却在天津。因此,1992年7月11日去世前,她遗嘱骨灰撒入天津海河,回归大海。  相似文献   

20.
1997年3月2日,遵照邓小平同志及其亲属的意愿,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入祖国的辽阔大海。2009年7月29日,卓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和邓小平一样,卓琳也留下了这样的遗愿:遗体和角膜捐献出来,骨灰撒入大海。她要在大海深处,和邓小平重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