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变质。权力的滥用与权力的膨胀是产生腐败的根源。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权力与人民群众。“权力是人民给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一条基本原则。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三个基本观点:一是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观点二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观点;三是权力脱离人民群众就是权力死亡的观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力不仅代表一种职务,也意味着一种责任。领导干部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利用人民赋予…  相似文献   

2.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根本和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也反复告诫全党要警惕和防止出现滥用手中权力而脱离人民群众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对党的领导干部而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问题就是必须做到“利为民所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此,首先应解决的是对手中权力的认识问题。如何看待和运用手中权力,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地位观、利益观。它对领导干部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决定性意义。一、“利为民所谋”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人,而且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执政条件下,共产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廉洁奉公,最重要的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反复学习、深刻领会这个“最重要的”权力问题,我认为领导干部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到廉洁勤政、拒腐防变,这正是当前党建和廉政建设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大量的事实和许多典型案例都有力地说明,身居领导岗位的各级干部,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的权力确确实实是最为重要的。如今,领导干部中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现,有的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时下,人们对某些掌握一定权力且劣迹昭著的人,仍能充分行使手中权力呼风唤雨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他劣迹初露又不见收敛时就将其权力收回,而使其劣迹昭著后也仍然在位?这种权力主体对权力行使者某种程度的无奈,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亟待完善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该根据不受限制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的理论,坚持“权力制约”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有效地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权力地使用基本沿着广大劳动人民意愿的轨迹运行。“权力制约”就是权力主体通过权力实施的合理性、合法性的检查和…  相似文献   

6.
科学规范和有效约束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用权行为,对于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不断改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人,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职权的自觉性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一些党政“一把手”在行使职权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权力结构的分化与权力效果的优化,但是另一方面也出现程度不同的权力腐败与权力异化。权力腐败的现象直接改变着部分公共权力的性质,危害极大。因此,在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如何有效地防范与消除权力运用中的异化与腐败现象,保证各级干部合理、规范地行使手中的权力,就成为我国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税务系统作为国家行政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也有许多权力,这些权力能否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国家税收权力机关是否安全运行。从近年来出现的震惊全国的“金华税案”、“…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岗位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话虽朴素,却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的执政为民思想表现在四个方面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保持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党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党获得智慧和不竭力量的源泉,也是党执政为民的基本工作状态;接受人民监督是确保党员干部正确运用手中权力的有效机制,也是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保证;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管理国家权力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任务,也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7,(5)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而现实中,少数领导干部恰恰是对权力的来源认识不清,因此手中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身败名裂。  相似文献   

11.
“寻租”现象析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学界称之为“寻租”现象蔓延的问题。“寻租”即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家常常使用这个词,已为我国理论界所接受。“寻租”之“租”,拟指权力的“租金”。这种权力“...  相似文献   

12.
编后语     
权力与责任是不能分离的,有权力就必然有责任。行政问责,是通过追究官员确实应承担的责任,促使官员合法、正当地行使手中的权力,使行政机关和公务员真正负起责任。这种对政府官员出现言行不当或违反民意的行为而对其进行道德和政治责任追究的机制,充分体现了权责对等的管理原则,弥补了纪律和法律追究的空当或不足。  相似文献   

13.
领导形象误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形象误区探析毕雁英领导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真正内核。领导者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除了要运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外,还要依赖于其自身具备的良好形象。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实践中,一部分领导者放松了对自身形象的塑造,损害了领导干部队伍及党和...  相似文献   

14.
一、企业领导者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企业领导者手中掌握着人、财、物和产、供、销大权。绝大多数企业领导者能够正确运用权力,奉公自律,廉洁经营,带出了好的厂风,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受到了职工群众的好评。但是,在企业经营者中也出现了损公肥私、违法乱纪事件;出现了滥用权力的人,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个人谋取私利的不受约束的权力。这是对企业思想道德建设最具破坏力的问题。这些虽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影响极坏。致使企业中有相当多的职工对反腐败丧失了信心。造成企业领导者道德滑坡以致败坏的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5.
易杳 《瞭望》2000,(14)
学生过重的负担不仅仅是课业负担,还包括心理负担,后者主要来自家长。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有意无意给孩子施加不少压力。“减负”在推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一边是社会大张旗鼓地呼吁“减负”,一边却在有的地方出现了教辅资料畅销、家庭教师抢手、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以往更为火爆的现象。也有一些老师对本来就犹疑不决的家长打招呼:“减负”只对学校不对家长,希望家长给孩子增加作业。 看来学生“减负”也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只依靠教育部门一个积极性,而应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广泛配合。然而恰恰是广大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一种更为复杂、微妙甚至矛盾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能否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也是是否讲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我认为,领导干部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应从两方面做起:一是要淡化长官意识,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二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自觉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一点在当前尤为重要。在具体工作中,应把握以下三点: 联系群众,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现实利益问题相结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群众观点,带着对人民…  相似文献   

17.
某位领导违纪被处分后,顿时门可罗雀。此君不由叹日“权走茶凉”。此话非也,那些附炎趋势、见风使航、落井下石的小人固然可恶。但“茶”凉倒不在于权走,关键是看你用权公不公。有些领导利用手中权力给亲朋好友各方面的照顾,以博取丰厚的报答;有的领导利用手中权利,在与外商业务来往中“慷慨”让利,外商则送上豪华轿车和花园住宅及大笔美金。这样的领导干部怎不被人指脊梁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述个别干部尽管一朝大权在退可以耀武扬威,但终究是会被人民唾弃的。与此相反,有些领导干部则把手中的权力用在为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18.
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从“权力委任”到“权力民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一个突出任务是要进一步解决好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来源、使用与监管问题。要切实处理好"党管干部"与"民管干部"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过程中的民主化机制。要切实搞清权力监督的主体,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过程中的民主化权威。要切实防止"权力私有化"和"权力利益化",警惕既得利益集团对干部队伍的侵害。  相似文献   

19.
审批权力腐败是指握有审批权力的机关、部门和权力个体,不按规定,滥用审批职权,把权力当筹码,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把权力当作追求享乐的法宝。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利用审批权直接或间接的进行权与钱、权与利、权与色的非法交易。当前审批权力腐败较突出、群众意见较大、案发较多的部位,就是经济管理审批机关、尤其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又监督不力的审批环节上。从深圳特区近年查处的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案件看,主要集中在计划指标审批,银行信贷审批,国土规划审批,基建工程审批等审批部位上,一些私欲倾向严重的国家公职人员运用手中…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与创新,离不开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解决权力的配置与使用问题。当前围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来源、运行、制约与归宿。是“权力本位”还是“权利本位”,这是关于国家权力运行的实质与要害。国家权力在少数领导干部手中“错位”与“失控”,悖离权力的本质与运行轨迹,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制度根源。跳出“权力本位”的误区,回归“权利本位”,迫切要求将以人为本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贯穿于政治体制改革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