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言与法密切相关,只有利用语言,法律法规才能为人们所理解。立法语言是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根据一定规则表达法律法规的语言。立法者正是通过立法语言将立法意图传输给社会公众的,社会公众对立法的接受实际上是对立法语言的解读。因此,立法语言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立法意图的正确传达和社会公众对立法意图的正确理解,从而影响到法律法规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法律语言研究应当以立法语言为重点,数据库的建设应当以直接服务于立法活动为主要功能。法律术语产生的规则以及术语界定应当包括创设新的法律术语、吸纳改造其他行业术语、借用民间现成的日常语三种情况。立法语言的条款句式规范应当侧重于明确规范的对象、确定主体的资格、设定权利义务、规定救济手段与罚则四个方面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写下的这个题目,是对当前一些司法改革乱象的慎重批评与建议。司法改革乱象丛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规范技术和语言权力——语言在法律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少华 《法商研究》2006,23(6):130-139
语言之外不存在法。只有通过语言,观念形态的规范才能被深深地镶嵌到国家政治制度的架构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法律之治正是借助于语言的社会功能来实现的。语言是法律传递价值的手段,并形成法律的概念和逻辑,从而为法律提供特有的思考手段。但是,由于语言本身存在某些缺陷,使其无法完全满足法律表达的需要;加之,语言的界限就是人类认识的界限,以语言表达的法律必然出现“理性不及”的状况。因此,必须以司法者的语言技术克服立法语言的表达困境,这是法律解释之必要性的最充足理由。  相似文献   

5.
法律语言是法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法律 ,作为法律语言所要表述的内容 ,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都要求高度准确 ;语言 ,作为法律的一种载体 ,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 ,也同样要求高度准确。因此 ,准确是法律语言的灵魂。本文试从九个方面探析确保法律语言准确性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言作为法律载体,它的规范化使用是立法、司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强调法律语言的规范化,是基于3点认识:法律语言规范化的重要性、迫切性、艰巨性。  相似文献   

7.
孙日华  任晓刚 《时代法学》2012,10(4):52-60,68
法律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法律离不开语言。有些语言天生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增强。法律语言的不确定主要是因为语言的模糊和歧义造成的。法律语言的抽象范式与具体案件发生的实然形态具有天然的距离,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法律规则适用的弹性,但是也在消解着法律的确定含义。消除法律语言的不确定,维护法律的确定性,需要从多种途径入手。需要依靠语言探究法律的确定性,通过各种法律解释方法维护法律的确定性,规范使用法律语言保障法律的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莫敏 《法制与社会》2015,(4):238-239
针对目前我国行政法律在立法语言表述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统一性、逻辑性、确定性、操作性四个方面以例析方式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
祝少春 《法制与社会》2012,(33):156-157
合适的立法语言能够构建一部结构合理、逻辑严谨、表达适当的法律,且更有利于法律的适用。刑诉法、民诉法的修改吸收了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适用了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实际,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改革的成果。但是,修改之后的刑诉法、民诉法在立法语言上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如立法架构的统一、立法语言语义的逻辑性等。本文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康宁 《法律科学》2010,(5):131-140
民事法律立法语言失范是指民事制定法的语言表述违反语言科学规律和相应规则,造成语法错误、语义分歧、逻辑失恰、分类混乱、风格失调、混合交叉等多种谬误。立法语言失范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立法表达技术的轻视和立法程序设计的不足。立法语言失范降低了制定法的质量,给立法活动、司法实践、法学教育、普法工作带来现实的困难与危害,损害了制定法的庄严性和权威性,同时对语言科学的发展造成破坏。立法机关应当设立立法语言审查机构,清理失范的立法语言,为新法制定设计立法语言前置审查程序,在每一部法律草案提交审议前先行作出立法语言审查,保证提交审议的法律文本语言正确,能够充分表达立法意图。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中的语言游戏与权力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既然法律是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一种手段,那么表达法律的语言就足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立法者通过语言,确立了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而语言所表征的分配方式本身,证明着规范的正当性。但是,立法者通过语言对社会权力所做的分配不可能终局性地完成,这一任务必须向后延伸到司法过程中。司法者通过对个案中具体权利的决断与平衡,将立法者对社会权力所做的初次分配现实化、具体化、个别化。所以说,法之正义是由立法者和司法者共同缔造的,在立法者和司法者那里,语言本身都是一种权力。  相似文献   

12.
仲裁协议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当事人既然合意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就表达了受仲裁约束的愿望。然而,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不规范仲裁协议,如何认定其效力,不仅要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还要充分尊重合同解释规则。  相似文献   

13.
叶丽 《法制与经济》2008,(10):126-128
仲裁协议作为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石,具有很强的民间性,当事人既然合意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仲裁,就表达了受仲裁约束的愿望。然而,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不规范仲裁协议,如何认定其效力,不仅要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还要充分尊重合同解释规则。  相似文献   

14.
法与法之间的抵触是法律冲突的一种表现。然而,法律规范之间的抵触标准至今还未有定论。《立法法》将纵向法律冲突称作抵触,把横向法律冲突称作不一致,难道纵向法规之间就不会发生不一致、横向法规之间就不会发生抵触?但如果承认抵触就是严重的不一致,那么《立法法》的抵触立论又会倾刻倒塌。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围绕法律规范之间的抵触标准,从立法、司法和学理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抵触的各种涵义,探讨了抵触与不一致、抵触与法律冲突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以纵横说、效力说和程度说为基础,通过对《立法法》中不一致的广义理解,首次提出抵触是纵向法规之间的不一致,并且是导致无效的不一致观点,试图化解目前立法、司法与学理之间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5.
法律对罢工权的确认及规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契约化、多元化趋势逐渐增强,劳动争议尤其是罢工事件的发生大量增加。本文通过对罢工现象的分析,认为有必要在法律中确认劳动者享有罢工权,同时完善保护合法罢工和限制、取缔非法罢工的规定,设立专门的实施机构负责处理罢工案件,将罢工现象纳入法制轨道,并且提出了实施罢工立法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学角度再审谐音广告的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剖析国内自90年代以来流行一时,近来仍不时出现在一些大众传媒及街边小巷的谐音广告的语言学根基出发,结合其社会功用和影响,对在它的去与留的问题上一直以来的争议,提出合理的看法和建议。作者认为,认识其内在的语言学根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其本质特点和规律,对尚存的争议就能有更完美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刘剑文 《江淮法治》2009,(3):49-49,20
立法开征燃油税是选择行政法规的形式还是法律的形式呢?笔者主张应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规范燃油税,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8.
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犯罪之时或之后 ,由于特定事实因素的出现 ,使整个行为符合另一犯罪的构成 ,法律规定以后一犯罪定罪处罚的犯罪形态。考察我国现行刑法中转化犯的立法例 ,不难发现其中至少有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立法例与其转化罪条文之间存在协调性不够的技术性欠缺 ,二是还有部分立法例作为转化犯的理论根据不足。转化犯立法有其积极的意义 ,但是法定刑配置不协调 ,必然导致罪与刑的不均衡和实质上的不公正 ;部分立法例设置根据的不足 ,也给转化犯理论本身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  相似文献   

19.
张丽同 《法制与社会》2014,(15):237-238
老人跌倒扶不扶近来一直是横亘在国人心头的一道难题。本文从社会各界对此问题进行的热议及扶之后面临的讹诈困境出发,对扶不扶背后的深层问题诸如成本收益的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法律机制的不健全进行分析,最后从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来探索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扶不扶社会难题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技术标准的法律性质——从行政法规范体系角度的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根据授权根据、制定程序、公布与否、外在形式等形式意义上的判断标准,技术标准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外观;但根据"是否对人有约束力"这一实质意义的判断基准,技术标准作为事实认定构成要件判断的根据,以及行政活动中的重要依据,时行政机关产生了自我拘束作用,对私人产生了外部法律效果。因此标准的功能与社会规则体系中法律规则的功能几无二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