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艳红 《学理论》2012,(16):28-29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模式、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体系、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构建防控结合的保障体系、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几个方面谈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12)
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都是关涉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具体到西南民族地区而言,其农村生态治理有效地在二者之间实现价值共契。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推进,西南民族农村地区在生态和经济上都有所改观,但与"建设美丽中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应该深刻分析西南民族农村地区生态治理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努力实现本地区生态治理的善治,一是构建政府、农户、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治理系统;二是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创新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治理制度;三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双推进为动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贯彻国家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划、管理、法制等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问题,应当通过科学设计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创新资源环境管理机制、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和完善生态教育制度等手段,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目标和具体任务,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全新布局。因为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所以我国目前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本文通过探讨构建新时期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必要性,梳理了生态文明理论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构建要素,围绕构建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新的论断,特别是在江西考察期间,他提出要打造一个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抚州抓住江西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大好机遇,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本文通过研究抚州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色,总结出抚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启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抚州样板"。  相似文献   

6.
陈慧文 《学理论》2014,(7):11-1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农村实现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5)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生态文明日益受到世人瞩目。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新农村建设要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以培育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和打造生态村庄为突破口,寻求新的发展途径,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基本路径是:优化农村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进行了顶层设计,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回顾"十三五"时期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对指导"十四五"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有裨益。针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目标,结合当前党和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提出新时代构建生态文明的建议:一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纲,构建绿色发展模式;二是筑牢系统治理思维,构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三是改革管理制度,构建适宜跨部门、大流域的行政监管治理体系;四是完善保护环境法治体系,构建完备的依法治理环境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郭兆晖 《理论视野》2014,(1):58-61,69
中央政府要改变对地方政府传统GDP的考核方式,向生态文明的统计体系转变,通过更加精确、完善的基层数据与指标体系,建立起切实反映、衡量生态文明的考核体系。这样的考核体系更促进了地方政府、企业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目标,中央政府更加严格地要求企业提供基础数据,企业更加自愿地提供基础数据,如此便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循环。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可测量、可报告、可验证"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全国构建生态文明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四川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四川的生态地位及生态省建设深入分析,在构建“和谐四川,生态四川”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力求为四川在构建未来生态文明过程中提供主攻方向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以及建国后的环境治理探索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确立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深化,充分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入。按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基本脉络,将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生态文明建设工具选择这三个层面分析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发展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涵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新理念,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廉洁的政治体系作保障,廉政建设也需要生态文明发展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与廉政建设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契合。实现生态文明发展与廉政建设契合的合理路径,首先需要构建以廉政建设为保证的生态文明发展环境,其次是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廉政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渗透,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构建城市文明社区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设计了文明社区指标体系的目标定位和框架结构 ,指出了文明社区指标体系应该具备的功能和特点 ,认为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指标体系 ,对于切实加强社区文明建设和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当今全球生态治理仍处于"西强东弱"的话语体系格局之下,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觉和政治追求。当前人类文明形态正处于变革之际,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中国加强生态文明话语权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基于相关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生态文明是中国语境下产生的原创性词汇,生态文明命题源于社会主义中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是内在统一的,资本主义没有真正的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后发国家可以跨越工业文明的"卡夫丁峡谷",实现文明形态的跨越发展,直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8,(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其中培育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薄弱,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程度较低以及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相对滞后造成的。在新时代下,培育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必须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及加强和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三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三次科学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交互作用、井喷式突破冲击下,生态文明建设为我国实施运河战略、参与国际重新洗牌、迅速实现弯道超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战略机遇。针对现行发展模式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房屋闲置、耕地撂荒、环境压力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在技术、技能和创意三轮驱动的新经济形态下,构建现代生态城市的战略路线图,进而实现中国现代生态文明全息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承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是现代社会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能较好地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20,(5)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生态文明教育是实施生态振兴的重要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农民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感也越发增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得以拓展,也提高了农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兴趣。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新媒体技术在农村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要不断提高新媒体在农民生态文明教育中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本文从了解东北区域生态文明建设难点及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入手,挖掘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对东北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东北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实现"互联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运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系统构筑生态经济体系,构建东北区域生态文化,加速东北四省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向标准化、制度化、系统化迈进,助力区域经济踏上高效率、高产能、低消耗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8,(11)
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要重视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研究,这不仅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契机。从命运共同体视角看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包含文明观、发展观、民生观、安全观四个层面,了解这四个层面对深化生态文明认识和加强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