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后,发展民族资本的利益要求摧毀其经济中的殖民地性结构和取消外国资本的阵地.排挤外国资本的斗争是首先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开始的,因为对外贸易是外国垄断资本把印尼保持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依附地位的一个主要手段.帝国主义者利用对外贸易从印尼攫取去大量利润.不等价交换则助长了印尼经济殖民地性的保留.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原料,和几乎全部矿产品被输出.同时印尼又不得不输入一切工业品以至于粮食.对印尼来说,商品输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外汇又是清算国际支付、输入商品和在国内为实现工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所必需的.这也决定着把外国资本从对外贸易,以及从国家一切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的必要性.长期的荷兰殖民压迫造成了印尼经济的落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商业是印尼华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华侨很早即在印尼爪哇各地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十九世纪中叶,特别是1870年荷印殖民政府被迫废除“强迫种植制”,实行“自由竞争”的新殖民经济政策以后,华侨商业(包括零售业,仲介商和批发商)在前此阶段经营发展基础上,逐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它对促进当地民族及华侨的工农业生产发展,物资的交流,提供人民生活的便利等方面都起过  相似文献   

3.
选择1900年作为研究爪哇后来社会发展的起点是有一定意义的.这一年从荷兰对印尼的政策发生最终影响这个特殊角度来考虑乃是一个特定转折点.十九世纪的交替点在荷兰殖民史中象征着从"自由"政策向"伦理"政策转变的一个时期.荷兰"自由主义"的政客们(他们的理想在1870年代的荷兰曾得势一时)原指望自由企业的制度会在爪哇人民中创造出一种经济自由发展的局面.人们原指望爪哇农民会学习欧洲种植者的有成效经营榜样,因为人们认为,一旦取消那些阻  相似文献   

4.
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的殖民政策与演变(1602—1942)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596年荷兰殖民先锋队尾随葡萄牙人入侵印尼。1602年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始在亚洲进行贸易和殖民经略活动。1605年占领了印尼的安汶岛。1619年占领了雅加达(改名为巴达维亚),并以该地为殖民总督驻地。之后,荷兰殖民者一面发动侵略战争蚕食印尼领土,到二十世纪初,才占领了印尼的全部领土。与此同时,荷兰殖民者曾不断改变其殖民政策。从1602年东印度公司成立至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的三百多年间,荷兰在印尼的殖民政策与演变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一)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政策时期(1602—1799  相似文献   

5.
荷属东印度时期的承包制与华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税收和专卖承包制是荷兰殖民者统治经营印尼时期所实施的一项重大经济政策。这种政策最初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的说承包制“在荷兰人到达以前,土著统治者就已经这样做了”。但尚无确切的史料加以证实。1602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印度尼西亚,组织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后,即逐步地积极地扩大推行了承包制。从十七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间,荷兰殖民者通过推行税收及专卖承包制,剥削广大印尼人民及华侨,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它不仅弥补了进行殖民战争和维持殖民统治的经费,而且还为  相似文献   

6.
前言苏加诺实行“有领导的经济”政策,试图摆脱前殖民势力在经济上的统治,希望排除荷兰大公司在印尼的经营,达到经济独立。这个政策失败了,这一方面是由于苏加诺极力想通过牺牲本国的经济利益以达到他个人的政治目的,另一方面还因为该国的资金不足而且缺乏开发现有资源的能力,从而导致出现经济恶化的恶性循环。印尼人现已迫  相似文献   

7.
二次世界大战前,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在政治上:荷兰政府直接统治着印尼。在经济上:以荷兰为首的外国垄断资本控制了印尼的主要经济命脉;印尼民族资本极为微弱,它同外国垄断资本的经济力量对比悬殊巨大;印尼成为荷兰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投资场所、原料供应地、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源泉;封建生产  相似文献   

8.
早在1912年荷兰人已经在雅加达(当时称巴达维亚)建立了有组织的资本市场,这个荷兰殖民地的资本市场具有为荷兰人服务的功能。在二次大战和抗荷独立战争期间,由于这个功能无法发挥,印尼资本市场就消失了。在五十年代初期,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印尼共和国政府通过若干同雅加达证券交易所有关的法令,促使该交易所在1952年6月重新开业。重新运作的印尼资本市场仍然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印尼爆发八月革命,苏加诺宣布印尼独立,建立统一的印尼共和国。荷兰殖民者尾随盟军侵入印尼,妄图恢复殖民统治。它发动了两次殖民战争,先后迫使印尼签订三个协定,瓦解印尼共和国,制造傀儡邦,策划成立荷制印尼联邦共和国。根据最后的海牙圆桌会议协定,1949年12月27日,荷兰移交政权,正式成立印尼联邦共和国。印尼人民立即掀起统一运动,仅仅七个半月的时间,就摧毁了联邦共和国,重建统一共和国。本文拟就统一运动问题进行一些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0.
一、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点东盟各国从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商业资本时期、工业资本时期直到垄断资本时期,在长达四百多年的期间内一直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殖民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对象和相互争夺的场所。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国际金融资本开  相似文献   

11.
当今印度尼西亚官方承认的宗教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指新教。下同)、印度教和佛教。据1980年全国人口普查(不包括伊里安查雅和东帝汶),印尼约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分别为2.5%和5.3%,信佛教及其他宗教的则占1.7%。关于印尼华人宗教徒,尚无全面的统计数字。但据1981年8月4日《罗盘报》报导,华人穆  相似文献   

12.
在2014年印尼新科总统佐科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建设海洋强国和成为世界海洋轴心是核心之一。在其就职演讲中,他强调"重塑印尼作为海洋大国的辉煌"。印尼是群岛国家,拥有17508个岛屿,海洋面积(不包括专属经济区)316616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4716公里,历史上一直是海洋大国,居民谋海为生,蔚为风尚。同时,印尼部分海域毗连南海,与周边国家有海洋管辖界限的争端,但印尼当局历来强调,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不存在冲突。本文摘编印尼部分政要和专家关于建设"世界海洋轴心"的论述及印尼政要对南海问  相似文献   

13.
定居印尼的华侨及其后裔,在长期与印尼人民同劳动、同生活、同斗争的过程中,已自然地融合在印尼人民中,构成了印尼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成为印尼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支有生力量.正因如此,帝国主义、首先是美帝国主义及其在印尼的代理人——官僚买办阶级和封建地主,为了阻挠印尼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经常利用华裔少数民族同当地印尼各个民族之间的某些差别,挑起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煽动排华活动,兴风作浪,破坏印尼人民的团结和中印友谊,以实现其扼杀印尼民族民主革命和把印尼贬为美国新殖民  相似文献   

14.
沈燕清 《南洋问题研究》2006,33(4):71-76,87
鸦片税收专卖承包制一度被认为是华侨剥削印尼人民的罪证,19世纪末爪哇社会出现反鸦片风潮,殖民政府借机以鸦片公营专卖局取代了鸦片税收专卖承包制。本文作者指出,以公营代替私营,殖民者的最终目的在于从华侨手中夺过经济大权以获取更高的利润,华侨始终不过是荷兰殖民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印尼是全世界伊斯兰教徒最多的国家。在2亿多人口中 ,穆斯林占90%左右。不过 ,印尼又是宗教相对宽容的国家。居民可以选择信仰六种宗教之一种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和孔教(孔教在苏哈托政府执政后不被承认为宗教)。但必须在身份证上予以注明。印尼华侨华人(以下简称“华人)约有800万(一说超过1000万) ,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 ,95%以上已经加入印尼国籍。在六大宗教中 ,佛教是华人信仰的主要宗教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华人信仰佛教的历程和现状。早期印尼佛教与华人佛教曾在印尼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2世纪前后 ,一批…  相似文献   

16.
一.前 言 19世纪,英国在治理帝国中最重视的政策是“自由贸易”。1819年成立的新加坡、1842年清朝割让的香港分别是其期待着在东南亚和东亚作为英国自由贸易帝国的中心起到作用的城市。而且这个时代也是中国人涌入这个地区的时代。尤其是新加坡和香港更是如此。由于在这两地没有对移民加以任何限制,中国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便不断增加(参照表1、表2)。尽管情况相似,但新加坡和香港的当地殖民地政府的政策却有显著的不同。本文拟通过探讨鸦片承包和秘密结社的这些不同点,阐明两个殖民地当局如何试图维挣“自由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一、序言东南亚地区集中了海外华侨、华人的80%以上人口,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对居住国的战前与战后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地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何看待、对待当地华侨、华人的经济地位与经济力量,历来是东南亚各国政府的华侨、华人经济政策的重要课题,从而也是影响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经济发展命运的重要课题。除了泰国之外,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战前都曾经长期沦为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地,泰国也是西方殖民国家所控制的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战前西方殖民主义者为了达到其在殖民地进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目的…  相似文献   

18.
缅甸的殖民剥削与人民群众的处境英国政府占领缅甸后,就推行其旨在变缅甸为英国农业原料供应地的政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掠夺该殖民地丰富自然资源和奴役其人民的措施特别加强了.有益矿藏的开采和大米生产也扩大了.这就保证了英国垄断组织利润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的布尔人民族大迁徙是研究南非历史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究其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原因,英帝国的推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成为开普殖民地的主人后,经过工业革命洗礼的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旨在促进殖民地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系列农地制度改革措施,以及给予科伊人和班图黑人某种平等地位、实行自由雇佣制的第五十号法令与释奴法令,最终迫使布尔人集体逃离开普殖民地,深入内陆建立起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在那里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从而对南非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荷兰莱顿大学蒂欧教授来厦访问荷兰皇家协会会员、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莱顿大学东南亚和太洋洲研究系主任蒂欧(A·Teeuw)教授夫妇于4月8日至12日来厦进行学术交流。蒂欧教授在厦门大学期间,向南洋研究所、历史系、中文系和外文系等单位有关人员先后作了二次报告。在题为《荷兰学术界研究印尼问题概况》报告中,他着重介绍莱顿大学自1851年该校成立印尼语言文学系以来的研究情况,指出不少印尼学生在荷兰留学后成为印尼民族运动的先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荷兰对印尼的研究曾一度中断,1975年成立荷兰——印尼文化交流委员会,双方合作研究印尼地方史。目前有20多个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