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央戏剧学院开办相声班了,这对相声界来说,是头等的大事。中央戏剧学院选定的主讲教师就是冯巩。3月2日,中央戏剧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于2001年开办“相声创作、表演大专班”,并于9月招生。同时,正积极筹备创建中央戏剧学院曲艺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王永德介绍说,在高等院校建立相声专业,是相声界人士多年的夙愿,也是曲艺界的心愿。选定冯巩,是因为冯巩是新相声的代表,又年富力强,不仅在相声领域卓有建树,在影视领域也取得娇人的成绩,表演炉火纯青。冯巩则十分谦逊,也非常兴奋。他说,相声班的开创是前所未有的,相声班…  相似文献   

2.
奇志、大兵是相声演员。在近日举办的CCTV全国相声大赛中,他们的作品《治感冒》获二等奖,大兵则荣获“最佳捧哏奖”。有人说,他们是在相声不景气的时候“横空出世”的。他们改变了传统相声的格局,他们将传统的相声表演与双簧、滑稽剧、戏剧以及一切可以制造喜剧氛围的表演形式相结合,为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他们甚至会对着镜子演练几百遍——为的就是要让人们开怀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3.
赵辉  张磊 《台声》2010,(1):54-57
<正> 李国修,祖籍山东莱阳,出生于台湾,成长在西门町。有着"台湾莫里哀"称号的他,18岁时加入世新大学话剧社,因兴趣而投入剧场演出及创作。自1980年参演耕莘实验剧团(兰陵剧团的前身)作品《荷珠新配》而倍受关注。此后参加华视"综艺100"的演出,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进而于1985年。参与赖声川表演工作坊的创团演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1986年,31岁的李国修创办"屏风表演班",不但身兼编剧、导演,也经常参与舞台剧的演出。如今成立23年的屏风表演班"作品近40余部,包括《三人行不行》系列、《《莎姆雷特》、《西出阳关》、《京戏启示录》、《女儿红》、《六义帮》等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2000年11月15日,北京国际曲艺节在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开幕,在曲艺节的节目单上,赫然写着来自台湾地区的表演者表演的曲艺节目。在曲艺节安排的几天演出中,他们将演出相声、双簧和四川打连厢等三个曲种的节目,台湾也有曲艺表演?而且连我们北方人很少人知道的四川打连厢也能演,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的情况,不免令我好奇。  相似文献   

5.
<正>"魏龙豪、吴兆南,上台鞠躬!"常听台湾相声的听众对上面这十个字绝对不会陌生,在所有现存的台湾相声影像资料中,几乎每对演员都要在上台和下台之前自报姓名,并来上一句"上(下)台鞠躬"。这四个字已经成为台湾相声演员的标志,并融入台湾民众日常用语之中,甚至影响到台湾的政治人物。陈水扁在位最后几年就曾多次宣誓,只要自己遭到起诉,就会"下台一鞠躬"。相比之下,作为相声这门艺术发源地的大陆,现在却  相似文献   

6.
曾以《小康庄》、《我是中国人》、《一筒罐头》和《笑林广播电台》等相声表演连续获奖的笑林突然在舞台上失踪了——他说他需要冷静剂。笑星耐得三年寂寞,换来了法学硕士的文凭,他认真地说:“通过学习,我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作为笑星,他最高兴的是在台下听到人们说他“嘿,原装的,不是假冒伪劣!”赵小林委员5岁登台表演,今天成为了人们熟悉的笑林。他的笑“源”大概来自他的开朗性格、O型血、山东血统……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协公报》2014,(8):45-46
<正>马志良,马三立先生最小的儿子,一直和父亲母亲生活在一起。父亲说他脸上"没买卖",所以不准他说相声。结果,由于父亲的阻止,已经被某部队文工团录取的马志良没能入行。马三立认为,志良如果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相声演员,从小里说,是糟踏了马家的相声;往大里说,是糟踏了相声艺术。志良说,"我不怨父亲,他是对的,我能理解。""他太爱相声了!"耿直的父亲在马志良的眼中,父亲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老派、传统、不谙世事,志良说,他甚至有些固执。但是,这也正是志良钦佩父亲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崔琦 《台声》2002,(10):36-37
应台湾电台和台北曲艺团的邀请,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及赵炎、刘伟、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崔琦组成的“大陆相声名家访问团”于2002年8月6日至23日在祖国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17天的访问、交流和演出活动,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8月6日下午7时许,马季一行安抵台北桃园机场,两家主办单位法人代表周天瑞董事长(台北曲艺团郭志杰团长前往北京迎迓与大陆艺术家同机抵达)、马季先生在台湾惟一弟子李国修及台湾相声迷、马季追星族等70多人,打着“热烈欢迎相声大师马季先生及大陆相声名家访问团”的横幅,簇拥在接机…  相似文献   

9.
阿兰 《两岸关系》2002,(8):62-62
曾经首创台北与上海两地同步演出同一台本的台湾著名相声演员赖声川最近终于在北京拥有一个“家”了。这个名为“北剧场”的小相声剧场,不仅是赖声川得以一圆剧场梦的地方,也将成为两岸曲艺和戏剧界人士交流经验的文化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三叔典当被褥供我念书   我们家是相声世家。从祖辈上说,我爷爷马德禄就说相声。到了父辈,我父亲马桂元和我三叔马桂福还说相声。我三叔说相声不久,就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马三立。   本来我父亲也能成为相声大家,当时与他合说相声的是刘宝瑞,他还带过徒弟。然而,他却在艺术的盛年染上了毒瘾,最后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他离开这个世界那年我才 7岁。   我是 1932年在天津出生的。我曾有过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他们生下来之后没活多久,就都先后夭折了。我出生后,父亲为了保住我的命,就按照当地的习俗给我认了尚未娶妻的干…  相似文献   

11.
相声,作为中国观众偏爱的传统文艺形式,以其精彩的段子、漂亮的包袱、耐人寻味的哏,为人们带来欢笑。 提到相声艺术家马季,人们对他的《打电话》、《五官争功》、《画像》、《宇宙牌香烟》记忆犹新.舞台上的马季机智、幽默,表演形象逼真,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打破了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 如今离开舞台的马季依然过着忙碌、充实的生活.见到他时,他说,现正在忙碌“2006马季相声艺术五十周年”活动.说话时的精干、利落,依如往昔舞台上的马季,只是更多了一份亲切、慈祥。  相似文献   

12.
如影 《台声》2011,(7):83-83
自2004年底至2005年初郭德纲的相声在大陆迅速走红之后,其热度一直不减,在德云社举办10周年庆典专场,又将这把热火高烧到极点。其间,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建翔也客串玩票了一把,与另一位足球记者董路、德云社相声演员徐德亮合说了一回群口段子《不说足球说相声》,反响热烈。目前,大陆相声在德云社的市场带动下,渐渐走出了前几年电视相声的低迷状态,这对于广大相声爱好者来说是件幸事。  相似文献   

13.
赖声川,曾创造美国伯克莱大学最好成绩的戏剧研究博士,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他开创的戏剧即兴创作方式被喜欢戏剧的人们广为传诵,他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使濒于灭绝的台湾相声起死回生,他的《暗恋桃花源》使无数青年男女为之痴迷。赖声川说,他的作品90%靠票房。而一位熟悉他作品的人则说,很多人看赖声川作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赖声川”三个字。  相似文献   

14.
台上台下     
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冯巩、郭冬林、陆鸣等表演的相声《台上台下》,很是耐人寻味……本来上台前3个人还在合唱“我们永远是朋友”,可一上台,3个人便台上台下、人前人后露出了两副嘴脸。为了达到抬高自己、贬低对方的目的,3个人都是人前说人话,人后说鬼话。冯巩丑化郭冬林是“头上没几根毛,去了耳朵像冬瓜”;郭冬林则揭露冯巩虚伪,嘴上说“想死你们(指观众)了”,其实心里并不想;面对陆鸣,冯巩、郭冬林则当面说好,一转身便骂“真不是东西”。3个人的表演对“两面人”的本质进行了诠释。由此,笔者想到了现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5.
忠诚  曹燕 《黄埔》2012,(4):39-42
相声作为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发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海内外。由于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在表演的过程中,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十分密切,因此构成了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6.
高彩娜 《时事报告》2015,(1):117-118
"说相声、做学术、为专栏撰稿、电台做主持人……人生其实有很多条道路,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框死。"说出这句话的,便是清华博士、相声演员李寅飞。李寅飞从小生在北京城,长在皇城根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骨子里充满了对北京城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从小对相声特别着迷。因为姑父在曲协工作,家里有各式各样的相声磁带,他从小就喜欢独自躲在房间里,一遍遍听这些段子,尤其是侯宝林、马三立的磁带,抄了词背下来就能说,字还不会写几个,都是标拼  相似文献   

17.
方成 《北京观察》2006,(8):33-34
我在北京生活时间最长,从小逛市场,最爱看曲艺表演,尤其爱听相声.也爱看漫画,终于以漫画为业,也还爱相声.在上世纪50年代我曾写过几段相声发表在杂志上.没继续再写,因为业务很忙,难以兼顾,更因相声创作比漫画难得多,我缺乏这种创作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相声作为一种民间说唱曲艺,它发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海内外。由于它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在表演的过程中,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十分密切,因此构成了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曲艺表演艺术形式。也正由于它深受两岸同胞的喜爱,因此在两岸的文化交流中,相声艺术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台湾现有二百多个舞台剧团,每个都有各自的风格。在众多的剧团中,屏风表演班和表演工作坊历史较为悠久,具有较大影响。 李国修与屏风表演班 由李国修领导的屏风表演班,是目前台湾话剧界最有影响的一个专业剧团。 屏风表演班成立于1986年。该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戏养戏”,共演出了25个剧目,每年定期推出两出大型剧目在各地巡回演出,并曾赴美国演出。屏风表演班的作  相似文献   

20.
陈然 《两岸关系》2012,(10):61-62
不久前,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带着年度新戏《这是真的》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随后观众们又迎来了另一个台湾剧团果陀剧场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今时今日,随着台湾戏剧来大陆演出场次的不断增多,大陆观众对台湾戏剧的认知度与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台湾活跃的表演艺术团体有100多个,其中大陆观众最为熟悉的赖声川创立的表演工作坊、李国修的屏风表演班、梁志民的果陀剧场,是台湾现今最大的3个戏剧团体。此外,很有影响力的剧团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