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响“破垄”攻坚战——对中国垄断性行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修泽 《前线》2011,(10):24-26
当前,垄断行业改革与竞争性行业相比明显滞后,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短板”。以下诸多挑战将“倒逼”垄断性行业改革:垄断行业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压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从“上端”给至今尚未分开的垄断性部门提出要求;基本公共服务的实行,要求严格划分公共品和非公共品的界限,进而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定位;分配公正、社会和谐要求对铁路、石油、石化、电力、烟草等垄断性行业改革形成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2.
3C工程     
房价,“入世”后,国外建筑企业可以平等地进入我国建筑市场,这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对国内建筑企业威胁极大。电话费、寻呼费。我国将允许外资在所有电信服务业中占49%的股权,在增值服务和寻呼服务业中占51%的股权。这将使我国电信市场由垄断转向激烈竞争,消费者将从中获利。进口汽车。中国“人世”,汽车价格将下降到接近于国际水平。书籍、报纸。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近年来,“全面退出论”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观点。“全面退出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天生适于竞争,而国有经济则天生不适于竞争,因此国有经济应该从竞争性领域“全面退出”。有一篇报道说得很明白:“按照国有经济应有的地位和应起的作用来说,它只应该是在特殊性、自然垄断  相似文献   

4.
我国转轨经济中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性行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上述行业垄断经营的基本格局并未根本改变,而垄断行业与其它行业的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这类垄断性行业往往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即便是在引入竞争后仍有较高的垄断程度,而且上述行业普遍受到政府规制,规制政策直接影响到行业的经济效率以及收入分配问题。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将规制经济学分析框架以及"X非效率"理论引入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构建了我国垄断性行业垄断形成的经济学模型以及"X非效率"的测量模型,提出了我国转轨经济中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的整体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马克思平等观上三个层面即商品交换行为的起点,商品交换过程和货币价值体现的分析,突出强调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下平等实质的揭示,由此彰显了马克思平等观的实践意义在于坚持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当代中国的体制改革和制度架构奠立了合法性根据和道义基础,同时是我们今天清除一切形式拜物教的精神解毒剂.  相似文献   

6.
2002年开始的民用机场政府管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机场的无序管制和普遍亏损。民用机场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网络经济性,它们共同决定着自然垄断性、竞争性和外部性的产业性质。航空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产业间替代性竞争的加剧,使民用机场的产业性质呈现出由自然垄断性向竞争性演变的动态格局,原有管制政策已不能适应机场发展的要求。温州机场的政府管制改革表明,我国民用机场政府管制改革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和民航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管制改革,财政投资困难和城市建设需要是直接动因。由此,立足公共性、走向市场化必将成为我国民用机场政府管制改革的当然选择,而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推进激励性管制改革、完善经济管制、健全多元化产权制度、制定产业扶持政策是我国民用机场政府管制改革的当务之急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不但有自由,而且还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因此社会主义劳动力本质上不是商品,是由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决定的。社会主义劳动力不是商品,并不能否定它的商品交换形式。因为企业不能无偿使用劳动力,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笔费用要计入成本,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和盈利。这种商品交换形式的实质并不是买卖劳动力,而是劳动者得以进入生产过程实现其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途径,因此,必须开拓和建立有计划的劳动力市场。出现这种似乎矛盾的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及其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 ,而行政垄断是一种限制竞争或破坏竞争秩序的行为。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应通过反垄断法的外部强制及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来遏制行政垄断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竞争,产品竞争实质是技术竞争,技术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实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技术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盈利,技术创新可以使陷入困境的企业焕发新的生机,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措施推进本国的技术创新活动。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在传统体制束缚下,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一直未受到重视,学术理论界也研究不多。但我们认为:若不  相似文献   

10.
品牌经营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呈现的差异性,对竞争产品的市场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差异化的竞争。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信息与技术被广泛共享,产品日益同质化,产品之间的竞争最终将是品牌的竞争。现代技术能保证企业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提供同样满意的服务,以同样低廉的价格、同样便利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而唯一不同的是品牌。品牌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它对于大量同质产品的区别功能,还在于它为使用者带来的无形利益,如“奔驰”带给人们许多心理上的满足,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法国…  相似文献   

11.
12.
李永忠 《党史纵横》2004,(10):21-21
今 年是 邓小 平 百 年 诞辰 ,又值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建 国 55 周 年 。 从 报刊 、广 播、电视 、网 络 大 量 的 文 章 节 目 中 ,从 人 们 对 他的 真 切 怀 念 中 ,我 感 到 ,作 为 改 革 开 放 总设计 师 的邓 小平 同 志 ,似 乎 从 来就 没 有 离去,他其 实一 直 就在 我们 中 间。 25 年 的 改 革 开 放 ,使 “中 国 式 ”的 社会主 义 ,从横 向 看,既 不 同于 世 界 别 国;从纵向 看 ,也有 别 于自 己过 去 。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之所 以 成 功 ,我 以为得 力 于总 设计 师 邓 小 平 “做 模 型 ”、“建样板 间 ”的方 法 …  相似文献   

13.
说"诚"道"信"     
"诚",是儒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中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古代的思想家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自然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提出:"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曾国藩也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也.故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所有这些都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崇高的要求,并激发人们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4.
年轻时,他首创亩产皮棉超百斤纪录,是远近闻明的"棉花刘,离休后,他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使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村民们争着抢着让他去讲课搞培训,人们又开始叫他"抢手刘",他就是彰武县离休老干部刘承福.  相似文献   

15.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成为我们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判断标准.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也成为衡量我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党的两代领导核心,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刻,从不同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同一历史性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了判断标准,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两者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重大意义和生命力在于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现实问题,对“三个考验”的挑战作出了适时而有力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我们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着重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根本要求和历史地位等。为此,需要回答“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的关系。“两股进步潮流”与“两个先锋队”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没有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五种社会形态”的顺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开始,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周期律”作为反映历史、社会、国家、民族、政党、政权的兴盛衰亡的一种历史现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思考和探索的共同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牢  相似文献   

19.
~~“三山计划”与“南进政策”@李海涛 @张成林~~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的论者,往往要引用毛泽东于1926年9月1日写成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里的一句话:“中国革命的形势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住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农民起来镇压住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势,没有第二种形势。”但是,论者在引用的时候又往往将“形势”作“形式”。虽只一字之差,然兹事体大,它歪曲了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