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瘫痪丈夫,隆林各族自治县环卫站临时女工韦永娟的感人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韦永娟和丈夫黄炳全曾经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12年前丈夫突遭事故瘫痪,韦永娟毅然挑起了独撑家庭、照顾丈夫的重担。这对患难夫妻面对生活的磨难没有低头,互相扶持走过了12年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2.
黎振勇 《当代广西》2013,(10):33-33
面对瘫痪14年的丈夫,不离不弃;面对生活压力,自强不息,用真挚的爱、炽热的情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真情之歌——"我有什么好采访的,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3月初的早晨,天空下着毛毛细雨,笔者来到荔浦县大塘镇庆华村石秀媛的养猪场。她刚给猪场的500多头幼猪喂完食,丈夫曾强发坐在轮椅上,翻看着一本养猪技术书。  相似文献   

3.
曹燕  管其乾  林哲 《人民公安》2007,(19):38-40
医生曾断言丈夫可能一生瘫痪,三年的精心护理,她终于让丈夫重新站了起来;婆婆动情地对记者说:"我的媳妇是天下第一好媳妇!"  相似文献   

4.
一位普通的女性,一个平常的妻子、母亲。没有闪光的语言,只有辛勤的操劳。是什么举动令人如此敬佩,是什么言行让人感叹不已?! 她叫姜致莲,丈夫尹继常是位22年卧床不起的高位瘫痪病人。 为了丈夫——她牺牲了自己的黄金年华; 为了丈夫——她吃素咽淡,孝敬婆母,用一腔滚烫的爱支撑着这个家,把儿子养育成人参军保国; 为了丈夫——她累出了一身的病……  相似文献   

5.
撒旦之吻     
有一句话叫做——人在迷路的时候,往往比平时跑得更快。我当时中邪时就是这样。我竞料定丈夫的这次“度假材之行”,肯定是一个大阴谋!如果到了那里,丈夫或许会“把我干掉!”或许会弄掉我的一只手或者半只脚……她一进门转手就把门关紧了。我见妈妈一脸严肃就问,妈妈你来有啥事吗?她走近我的床,用食指敲着我的床架说,昨夜去了哪里?我一愣,看着妈妈不答腔。过了会儿说,你怎么知道我不在家呢?嗨!昨天半夜里你老公来找过你两次了,一次是骑的摩托车,一次是开了小车来寻的,找不见你他急得什么似的!我一听心中大大吃了一惊,想这…  相似文献   

6.
感动     
一名略显柔弱的女警和一个男人结婚了。   虽然她是警校毕业,擒拿格斗都学过,而且成绩还不错,但毕业以后她一直没在严格意义上的一线干过——在公安系统这个危险的行业中,女同志大部分都做内勤,她也不例外,所以学过的那些东西到后来也就荒疏了。虽然她穿上警服也是英姿飒爽,但她性格中还是柔弱的一面多一点。所以无论是她的同事还是她的丈夫,都把她当成一个小姑娘,很少有人把她当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警察看待。大家对她都是呵护有加。   丈夫家兄弟 4个,丈夫最小。丈夫上面的 3个哥哥生了 3个女儿,丈夫的父母把抱孙子的希望都…  相似文献   

7.
无处可去     
那天我“嘭”地一声带上门,愤然离家。结婚以后,这还是第一次。 走在大街上,突然意识到了在这个城市里,没有一个除了家以外的去处,没有一个除了丈夫以外可以痛痛快快、尽情倾诉的朋友。这样的念头平常有过,可是面对丈夫的柔情和爱不够的女儿,这类的感觉是  相似文献   

8.
摇身一变,情人眨眼间成恶魔 我的丈夫志伟毕业于四川农学院果树专业,在市畜牧中心工作,我在棉纺厂上班,小两口工资不高,但我们相互体贴,小日子过得舒心顺畅。 1995年,我丈夫停薪留职,在产果区办了一个“果树医院”,这与丈夫所学的专业对头,一年下来,就有了一大笔积蓄,我们商议在成(都)渝(重庆)公路旁  相似文献   

9.
君自打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以来,她就没有快乐过。她知道自己陷入的是一个恶性循环,一个猜疑的妻子,只能把丈夫推得越来越远,但她忍不住,丈夫公司里那些容貌娇好,衣着得体的年轻女职员让她觉得自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14,(11):42-43
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二十一年如一日,对瘫痪在床的丈夫悉心照顾,用真情诠释那句感天动地的箴言:"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姜彩霞家庭,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甲山镇富台子村,家庭成员4人。1994年5月30日,姜彩霞刚刚生完二女儿,在家休养。丈夫老早地吃完早饭,亲了亲在睡梦中的两个小丫头就忙活着上工地了,彩霞知道丈夫惦记着多为家里赚点钱,起早贪黑的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轮椅上的家     
每日清晨,"家"便这样拉开了帷幕:轮椅上坐着瘫痪的丈夫,丈夫托起稚幼的儿子,儿子便一路"吗咪"一路歌地欢叫着出门。我款款推着,推着,推向早点摊,披着一身朝辉吃馄饨,推进菜市  相似文献   

12.
有爱无爱都铭心刻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过20天,就是我35岁的生日了,日子就这样在不咸不淡的状态中一天天持续下去。我在一所中学当语文教师,十年前结婚,三年前离婚,两年前又开始了新的恋爱,如果说这也算得上恋爱的话。 十年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婚,那时我刚满24岁,也许是在学校这个单纯的环境中使我在此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多少异性,经人介绍认识的第一个男友就成了我的丈夫。婚后的生活波澜不惊,我对丈夫说不上爱,但也并非毫无感情,从认识的第一天起,我们就注定是那种平淡的夫妻。我们各自从事自己的工作,各自与自己相熟的朋友来往,似乎从来没有进入过对方更深的心底。我记得很清楚,结婚两年后,我到青岛参加一个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实际上那次会议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主要就是旅游,我在一个商店里看到一件很漂亮的男式衬衫,忽然想到也许给丈夫买一件很合适,但我却不知道他的衣服尺寸,只好打电话回去问他,那是我第一次单独给他买衣服,也是第一次知道他的衣服尺码。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春天,清楚地记得刚刚经历了一场沙尘暴,身在漫天黄土的北京,我们接到了一个坏消息,丈夫的大姐,我的姑姐走了。她于2006年春天告别这个世界。丈夫家里兄弟姐妹8个。接到大姐走的消息后,7个兄弟姐妹纷纷从各地赶往呼和浩特,大姐的一家在那里。而在内蒙的另一个小城里居住着快80岁年迈多病的父母。处理完大姐的事,剩下的是怎么把这个悲痛的消息告诉父母了。在他们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经历过太多的苦难,却是第一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  相似文献   

14.
今年46岁的江苏金湖人万某是典型的家庭妇女,8年前丈夫受伤瘫痪,万某把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戚某身上,对儿子百依百顺。  相似文献   

15.
心心 《今日广西》2007,(16):37-39
午夜电话,我听到了另一个女人的声音 2月14日,是我陪儿子到美国读书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上午,我拨通了国内家中的电话。虽然我不能和丈夫一起过情人节,但我要让他感受到,在这个充满浪漫的日子里,我是多么地思念他。  相似文献   

16.
让爱延续     
我是一名江苏省金湖县肢体残疾人,最初的懊恼、不适,如今已逐渐变得平静、坦然。当我有幸成为一名乡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时候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关爱传递给每一个残疾人朋友。75岁的刘风兰中风了,瘫痪在床。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让老人绝望了,整天以泪洗面。我听  相似文献   

17.
尹宗国 《今日广西》2010,(22):47-49
丈夫带着瘫痪的前妻再婚,两个心怀大爱的女子,一个无私奉献的男人,写就一份有悖伦常却又可歌可泣的人间大爱  相似文献   

18.
连续下了几天的绵绵阴雨,不知何时竟停了,窗外一片阳光灿烂。 院子里忍冬高高伸起的藤头,正昂着鲜嫩的茎枝,饱吮雨后阳光。叶片上偶尔残存的几滴雨水,在阳光下泛着阵阵晶莹的光。 家人都忙碌去了,只留下高位瘫痪的我独坐在轮椅上。此刻,我是多么想出去晒晒太阳  相似文献   

19.
经历过饥寒的人,以温饱为足;饱尝过动乱的人,以安宁为乐。我大半生都是生活在艰难坎坷的环境里,未能逃脱出用忧患编织的樊篱。我是河北遵化市的一名台属.退休女教师,现年70岁。"中国必须统一,国家不能分裂。"这是我的信念和追求。40多年前,在我和丈夫刚刚步入社会之际,丈夫便去了台湾。从那时起,我们夫妻儿女天各一方,不尽的思念伴随着我的一生。回首往事,千般滋味,涌向心头。  相似文献   

20.
六十多岁的蒙太太是曾在中国工作过的德国汽车质量专家蒙彼德先生的夫人。她曾陪同丈夫在中国生活了几年 ,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她喜欢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 ,学习并研究了中国汉字 ,成了半个“中国通”。我同他们夫妇是好朋友 ,蒙太太还是我的“学生” ,我教她汉字和诗词等。蒙太太回国之前托我办一件事 ,把她家的地址翻译成汉语并做一个“大一些漂亮些地地道道中国式”的门牌子。我去德国前 ,把一件重要事情记在笔记本上 :“去看看蒙太太”。蒙太太一家住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市斯登达勒大街 5 7号 ,这是一座漂亮精巧的乳白色大屋顶三层小楼。宽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