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月1日至3日,位于武汉市南湖之滨狮子山畔的华中农业大学彩旗飘飘,嘉宾云集。海峡两岸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海峡两岸150余位农经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围绕农村能源可持续利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村城镇化、都市农业以及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试论对台优势与建设厦门都市型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厦门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速城郊型农业的转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都市农业是厦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都市农业的建设有赖于现代物质技术条件的提升,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投入以及相关设施的兴建等,所有这一切需要积极开辟投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厦门可以借助与台湾农业的合作和交流,通过汲取台湾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引进台湾资金和技术来促进厦门都市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增进海峡两岸农业领 域的交流,由海峡两 岸农业交流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农业高级论坛——加入世贸组织与提升农业竞争力”研讨会于2002年11月中旬在北京举行。两岸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共10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张立峰 《台声》2010,(1):47-48
<正> 2009年11月21日至11月30日,应台湾商务文教交流协会邀请,北京市台联组织"北京市文教赴台参访团"一行14人,由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协主席倪国锋、北京市台联秘书长马振生带队,入岛进行为期10天的交流活动。其间,参加了台湾功文文教机构成立30周年联谊晚宴、2009年第14届亚洲-第16届台湾功文式教育论文研究大会,以及第14届海峡两岸家庭建设及亲职教育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与来自台湾及海外的教育学者、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分享了亲职教育的经验与做法,共同探讨了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难题和解决之道。参访团一行还  相似文献   

5.
潘伟 《两岸关系》2009,(9):63-63
8月17日,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台办、北京市科协和台湾农民团体干部训练协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为主题,围绕农业休闲体验技术与形式等多个议题开展交流与探讨,同时进行台湾特色农业成果展示和项目对接,参访农业基地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40年来,台湾经济获得一定程度发展,台湾社会实现了由农业向工商业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形态的变化.本文拟就当前台湾青少年的生活形态作一群体分析与介绍."校园模范生"群体"校园模范生"群体(以下简称"校园群体")是目前台湾青少年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几乎可涵盖六成左右台湾青少年的生活实态.其特点为"(1)主要活动区域在北部都市中,南部都市中集中度偏低,系都会区的产物.(2)性别构成:男性多于女性.(3)受教育程度最高,多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中学学历者偏少.(4)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人员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30日,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署中加农业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共同主办的"性别与农村发展研究网络成立大会暨农村转型中的社会性别问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8.
6月5日至6日,第七届"中欧关系与台湾问题"研讨会在七海举行.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智库、研究机构及欧盟委员会的欧方学者和中方研究中欧关系及台湾问题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研讨会期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孙亚夫副主任应邀与中欧学者晚餐并发表演讲.  相似文献   

9.
磐安 《台声》2014,(6):33-35
5月23日至24日,由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和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民宿研讨会”在浙江磐安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数十位研究农业发展和民宿旅游的学者专家与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参观考察了当地农村的民宿产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都市农业是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自二次大战之后.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发端于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后又发展到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和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在布局、形态、功能,以及生产诸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1、都市农业是一种"镶嵌"、"插花"型农业人们将城市住宅的阳台、花园,以及街道的小块绿地,看成是市民补充氧气的"城市之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有近一半、发达国家将近70-80%居民生活在城市。于是都市绿化或成块状、或成带状、或成点状向都市的四周扩展、延伸,成为"镶嵌"、"插花型"农业。…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1月3日下午,经济学教研部召开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理论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的学习,就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展开积极、热烈的讨论。通过研讨,大家认识到: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发展,由百余名两岸农业专家学者参加的“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发展研讨会”11月1日在海口召开。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国务院台办、国家农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领导,以及全国已获准建立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省市领导、台湾“农村发展基金会”、台湾省农联社、台湾畜牧学会等农业机构的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开幕式。杜青林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说,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的重要支柱产业。琼台两岛面积相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相似,在农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建省11年来,海…  相似文献   

13.
郭慧伶 《理论月刊》2000,(11):93-94
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会与湖北省农业经济学会日前在湖北省枝江市联合召开了“中国加入WTO对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挑战及对策研讨会”,40多个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大家就湖北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湖北农业的比较优势以及人世给湖北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进行深入研讨。现将会上发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段小芬 《两岸关系》2005,(12):46-47
贵阳市人民政府10月25至29日主办“筑台两地生态农业研讨会暨农产品展销会”。国台办副主任王富卿,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东,贵州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苏太恒,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贺之军,省台办副主任孙辉,贵阳市领导李涛、陈坚、王晓光、罗筑云、李忠,北京农业专家及台湾问题专家,新党主席郁慕明,台湾知名人士王建煊及近150余名农业界专家学者、实业家出席。这是贵阳市人民政府首次举办重要涉台交流活动。共投资签约项目24个,总金额达9.11亿元。回眸盛会高潮迭起以“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是大连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大连都市农业的经济、生态和服务三大功能正在呈现,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障碍,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大连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7)
正驻点台湾,最喜下乡,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把酒话桑麻"。农民朋友对土地那种深沉情感、对农作那颗至诚之心,对产品改良那份执着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也一直尽我所能,将台湾的"三农"故事传播出去。农业曾是台湾的命脉,是岛内经济起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台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工商业发达的台湾社会,到底还有多少农民?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我曾经采访过草根诗人詹澈先生,他那个时候是农民联盟常务理事。他介绍说,狭义地说,台湾的农民大概分三种:第一种是专业农民,也是  相似文献   

17.
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市农业被实践证明是大中城市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首选模式。都市农业拓展了农业本身固有的生态、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功能,开阔了农业发展的新视野,深化了人们对农业功能的认识,引导和深化了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但还须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信息网络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参加《市场经济与中国》国际学 术研讨会的日本伊侨大学教 授南亮进、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于宗先、韩国银行顾问赵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克莱因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谭安杰等部分海外经济学家,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解决城乡差别应主要靠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解决。但是,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很低,向工业转移就很困难。这就要求政府努力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这一点应作为政府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其次,在农业区发展乡  相似文献   

19.
连办 《台声》2018,(15)
正7月23日,2018"一带一路"苏台海洋经济交流合作研讨会在连云港举行,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张为、连云港市副市长吴海云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研讨会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两岸海洋经济与教育合作"为主题,由江苏省台湾研究中心、淮海  相似文献   

20.
段小力 《前沿》2010,(13):159-161
作为一个资源短缺的中部城市,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对生态城市和现代农业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郑州都市农业的主要生态经济产品,探讨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生态经济效应,即提高农业的经济附加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环境教育和城乡交流、为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阻碍郑州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