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读《邓小平文选》,其中一段话很值得党员干部咀嚼深思:“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要有所“畏”,也要有所“不畏”。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这个告诫可谓意味深长。领导干部由于位置特殊,有时会被唱赞歌、抬轿子的人围着转,时间久了头脑就容易失去清醒,陷入行为上的“误区”。领导干部手握重权,面对的诱惑大,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有的甚至利令智昏,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相似文献   

3.
文郁 《瞭望》1999,(25)
草怕严霜霜怕日──人活世上,也总有一种东西要怕的,旧时,小孩子哭闹,母骇之曰:麻胡子来了!这麻胡子是小孩子怕的;祥林嫂怕死了之后到阎王爷那里着小鬼锯成两半分给两个丈天,所以战战兢兢到土地庙捐门槛;孙悟空连天宫都敢闹,却怕唐僧念紧箍咒;孔夫子那么大学问,不信“怪、力、乱、神”,也说君子有三怕:伯天命,怕大人,怕圣人之言不过,我们国人中的一部分更推崇的,好像是“什么都不怕”那位把人只偶尔流露出“忧天”情绪,就被自古及今的人们一以贯之地嘲笑了两千多年。如果把“什么都不怕”理解为是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强化问责的常态,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心怀戒惧的心态,既成现实课题,也是必答考题。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邓小平同志讲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可见,"怕"是人生智慧,也是做人品格。凡清官皆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遵规矩、守纪律。贪官也  相似文献   

5.
说“怕”     
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共产党员要“一怕党,二怕群众,三伯民主党派”。且不说伯党、怕群众,只就怕民主党派来说,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又何伯之有呢?但该怕还是要怕的。为什么?还是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毛主席说,要唱对台戏,唱对台戏比单干好。我们党是执政党,威信很高。我们大量的干部居于领导地  相似文献   

6.
某派出所干警在管区内执勤时,每人胸前挂一块“共产党员”的证章,时刻告诫自己是共产党员。他们为群众热情周到的服务行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公仆形象,与胸前的“共产党员”四个字相得益彰。共产党员‘“挂牌上岗”,不仅激发了党员同志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使他们处于群众监督之下,时时想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形象地比喻,房屋长久不扫,要结蜘蛛网,人的脸一日不洗,要沾上灰尘。就是要求每个共产党员要经常性地用党的思想进行自我教育。时下,在党的队伍里,一些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中交了白卷…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8,(44)
不怕市场怕“市长”重庆唐春林前几天到一大型企业采访,负责接待的同志说,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尽管市场危机四伏,但他们的企业不怕市场,而怕“市长”,即手握大权的各路“神仙”。前不久该市人大一副主任带人前去调研,调研组在企业呆了6个小时,吃饭、休息就用了4个...  相似文献   

8.
可赞的“三 不怕”精神 有位将军在给机关干部上党课时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不怕”:一不怕人说“无钱”,甘愿清贫,艰苦奋斗;二不怕人说“无能”,坚决不搞拉关系、走后门、投机钻营那一套;三不怕人说“无情”,不用感情代替原则,不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友谋好处。 这“三不怕”提得好,确实是新时期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体现,也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但在改革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天,之所以要重新议论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问题,是因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价值选择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是因为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在价值选择上存在着错误,有的还很严重,因此,对共产党员的价值导向的正确定位,已成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我们党是无产阶级的先修队组织,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党的党章和党纲中,在党的领袖人物的讲话中,对共产党员的价值观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县求。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共产党“完全是为者讲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平…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是党的十五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应体现的时代特色之一。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对此有明确的、足够的认识,并努力予以体现。开拓进取是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艰巨任务,必须要突破陈规,勇于开拓,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一句话,就是要勇于开拓进取。也就是要有昂扬的精神、进取的状态及全新的风貌,要有把事业推向前进所需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强调精神状态的问题。他说:“精神状态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人生如筛     
作家毕淑敏说:“暴风雨是一个筛子。胆子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识和最不怕吃苦的人。”人的一生,不论贫富贵贱,总是离不开筛子。  相似文献   

12.
近日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人指名找一位领导,谁知该领导部下只知道上司为“X长”,不知其名,一口回绝没有此人。事后,该领导颇为感慨:丢掉的不止是个名字和称谓,而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啊!为此,他大声呼吁:把“同志”请回来!我很赞赏这位领导的话,其实,从党诞生那天起,就把“同志”二字作为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纽带固定下来。战争年代,“同志”把我们凝聚起来战胜困难;和平年代,“同志”又成了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一声“同志”,就把人的感情拉近了,把人的关系纯洁了。在‘’同志”的称谓下,人变得真诚而友爱,善良而亲切…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的杰出领袖,是党的理论家之一。1939年7月,他在延安马列学院发表了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演讲,深刻地论述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以及修养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方法,对广大党员提出了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要求。他指出:“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不断涌现成长,为党、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重温刘少奇的这一光辉…  相似文献   

14.
陈云同志非常重视党的建设,特别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他在这方面许多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和党的战斗力,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他的许多话虽然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讲的,但今天回味起来,仍感到十分亲切。我们的党是一个有着铁的纪律的党。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这是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杜彩霞 《求知》2005,(4):14-15,25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把这一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意义,提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作了深刻阐述。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扎扎实实地开展好这一教育活动,落实好这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他一次又一次地发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号召,明确提出:“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的灵魂。”他提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首先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党的各级干...  相似文献   

17.
十年前,也就是1991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 期间,同上海市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要克服一 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过了一年,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时的谈话——即通常所说的“南巡讲话”——中,又围绕着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加快发展这“三个一点”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之后,舆论监督在当前的廉政建设乃至整个民主建设进程中越发显示着重要作用。所谓“不怕上告、就怕见报”、“不怕通报,就怕登报”的说法和现实,应该说是新闻界的光荣。但是,由于舆论监督和权力监督往往相互脱节,在极个别地方和单位甚至互相排斥,有时却又使舆论监督显得苍白无力。这一点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时下,舆论监督难、批评报道难,解决舆论监督所批评的问题更  相似文献   

19.
不忘认真     
办事讲究认真,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已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至理名言。一桩事情的成功,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绝对少不了“认真”这一条;同样,一件事情的失误,虽然也可能有多种原因,但只要有“不认真”这条就够了。认真的真谛是用心.即全心投入,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不需要特别的技巧,也无须专业训练,只要对人对事多些心思,用些心力就可达到。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多少人缺少这种认真态度!外科医生把手术器具忘在病人体腔内而使…  相似文献   

20.
吴方 《瞭望》1989,(29)
凡世人皆有若干“怕”:怕死、怕穷、怕批评、怕穿小鞋、怕抓小辫、怕打棍子,等等,大致而论。但必有一样不怕——荣誉。不单不怕,而且喜欢。中国人讲福、禄、寿。荣誉大概属于“福”这一类。得到荣誉,他人会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