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初期,"左"倾错误给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调整党中央的领导机关和党的政策已经迫在眉睫。遵义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在危急的情况拯救了党,拯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而在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三个重要的会议,为遵义会议实现重要转折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2.
正庆祝建党百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走进黎平会议纪念馆、猴场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专访纪念馆馆长,在触摸历史现场的同时,探究"伟大转折是怎样发生的",于当下有着怎样的新时代价值等。嘉宾张中俞(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王维飞(瓮安县猴场会议会址"冷少农故居"管理所所长、猴场会议纪念馆馆长)张小灵(遵义会议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  相似文献   

3.
<正>猴场会议召开于黎平会议之后、遵义会议之前,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准备了条件,是遵义会议的前夜,会议内容诠释了遵义会议精神内涵,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纵队到达猴场。此时李德等再三提出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主张,中共中央在危急关头于贵州境内瓮安县猴场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从12月31日下午开到次日凌晨并最终通过《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该《决定》重申和坚持了黎平会议所制定关于中央红军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方针,肯定了黎平会议所决定的进军方向和毛泽东渡江北上创建新苏区的正确主张,彻底否定了博古、李德要中央红军去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实际上取消了李德对中央红军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纪念黎平会议,就是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要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要坚持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80年前的黎平会议,是红军被迫长征以来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紧接之前的通道会议和紧接之后的猴场会议都是遵义会议的前奏和序曲,为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道会议为战略转兵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在红军长征中的遵义会议之前,我党曾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本文将这三次会议分述如下: 通道会议 关于通道会议的问题,在很多记述党史的书刊中都没提及。就是一些老同志的回忆录中也很少有记述。因此,中央是否召开过通道会议,曾一度成为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邓颖超同志于1971年7月7日在审查中国革命博物馆的28年党史陈列中,谈到通道会议的情况。她说:上次你们提的问题,回去我问了恩来同志,在长征途中是否开过黎平会议和通道会议?恩来同志讲是有的,开过黎平和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它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次具体的会议上,而应从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来考察其逻辑进程,区分出"狭义遵义会议"和"广义遵义会议"。对于"广义遵义会议",应联系大革命失败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斗争和毛泽东的重要贡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红一方面军被迫长征,长征初期的困境及反省等史实来加深对其历史背景的认识;应联系遵义会议之前的系列会议(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的具体经过,以及之后的扎西会议、苟坝会议、会理会议来全面理解其内容和历史进程;最后还应明确其对长征胜利、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在于遵义会议实现了党中央领导核心、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军事战略方针的三大改变。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与其前后召开的系列会议密切相关,既包括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的系列会议,也包括"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对巩固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发挥重要作用的系列会议。没有系列会议的基础作用,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主导作用。反之,如果没有遵义会议标志作用的凸显,系列会议的合力作用也很难为历史所承认。以遵义会议为界,可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划分为两个14年,从前后两个方面来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我们党的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作用,也有助于更加理性地全面认识党领导的28年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有了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的召开,特别是毛泽东的耐心工作,中央大部分领导人对于中央军事指挥的错误问题,基本上取得一致意见。1935年1月1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在遵义召开。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参加会议的还有刘伯  相似文献   

9.
猴场会议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境内召开的系列会议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黎平会议精神的继承,又对遵义会议的召开起了重大铺垫作用。在中国革命史的发展进程中曾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场历史盛会,我们应深入研究,努力开发其价值,以增强人们的历史观念,让其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此前的中央领导核心是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形成的,毛泽东在这次全会上虽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但没有进入中央书记处,不参与中央决策。长征的开始阶段,尽管毛泽东是"跟着走"的状态,但他不时地向有关领导人提出建议,以改变长征过程中的被动局面。红军在湘江战役受到重创后,周恩来主持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这一转折的发生,与遵义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路上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密不可分。
  遵义会议的重要准备:从通道会议到猴场会议
  一、决定实行战术转兵的通道会议
  1934年10月22日至11月15日,中央红军连破蒋介石的三道封锁线;来自红二、六军团的密电,使博古、李德认定中央红军西征的终点就是湘西。17日,蒋介石发出《剿匪计划大纲》:以在湘江以东“围歼”红军为指导方针,并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调集40万兵力在桂东北构建第四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12.
《支部生活》2005,(8):31-31
贵州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中央红军长征历时一年零九天,在贵州转战的时间长达五个月零八天。红军在贵州的足迹,遍及全省88个县(市)中的67个县(市),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目前已整理出的163处红色旅游资源中,近期可以开发的就有60余处。尤其是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强渡乌江、娄山关战役、四渡赤水等旧址,  相似文献   

13.
正1934年12月的通道会议,是中共中央在经过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遭遇重大损失后,召开的一次解决中央红军生死存亡问题的重要会议。尽管这次会议决定的改向贵州方向进军还只是战术转兵而不是战略转兵,但通道会议为随后召开的黎平会议改变中央红军战略方针,决定由贵州腹地向黔北进军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这是毛泽东自1927年八七会议以来第一次出席中央会议并且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这就为他重新复出并在遵义会议上进入中央领导核心走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黎平会议是中共中央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在思想上、组织上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现已发表的有限资料,对黎平会议召开的时间作一些分析和考证,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15.
猴场会议是红军在遵义会议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恢复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制度,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它不仅在实现党对红军的正确领导上是一次重大胜利,而且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上是一次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三敢精神"指黎平会议精神"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它是对包括黎平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整个贵州红色文化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贵州省红色文化时代化的新解读,同时也是全国红色文化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三敢精神”指黎平会议精神“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它是对包括黎平会议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整个贵州红色文化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贵州省红色文化时代化的新解读,同时也是全国红色文化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黎平会议会址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这所普通的民房,因“黎平会议”而成为重要革命文物。黎平会议会址在黎平县城的二郎坡,它是晚清修建的民居建筑,两端有高大的封火墙,房屋面宽五间。正中有一座门楼,两边为铺面,当年是胡荣顺商号。走进门楼,里面是一个大院,有9个大小不同的天井,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1934年底,中央红军由湖南通道进入贵州,  相似文献   

19.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3,(24):28-28
从瓮安县城出发,汽车在36米宽的旅游观光大道行驶20分钟,便可达到猴场古镇。这里自古商贾云集,贸易发达;被誉为"伟大转折前奏"的"猴场会议"在此召开,为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这里民间耍龙舞狮习俗源远流长,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民间艺术龙狮之乡"。素有"千年古邑、黔中明珠"美誉的猴场古镇,在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的推动下,正在打造宜  相似文献   

20.
猴场会议是红军在遵义会议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恢复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制度,确立了政治局决定重大问题的原则.它不仅在实现党对红军的正确领导上是一次重大胜利,而且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上是一次深入实践,对于我们今天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原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