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民主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法宝,是党的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是中国振兴富强的法宝。二十世纪来,我国进步知识分子为追求中国的民主自由,发动了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革命运动,以革命的烈火点燃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梦想。我党把民主作为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国家多灾多难,人民历经磨难,饱受内乱外辱的世纪,也是体现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奋起抗争、从而站立起来并且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世纪。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历史伟人,就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他们的伟大,根本地表现为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三次革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求是》2010,(22)
<正>金冲及同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是一部记录中国20世纪历史进程的精品力作,是他从事史学研究工作多年的重要结晶。具体讲,有三个特点。公正客观,立论中允。从书中可见,在上世纪初中国是如何被列强瓜剖豆分,中国人民是如何饱尝屈辱而又艰辛求索,如何经历辛亥革命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正>二十世纪风云变幻,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东北抗日联军武装抗日,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序幕。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得到了全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5.
东方思想是一个庞大的课题。她与世界潮流汇合。她的发扬和光大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生活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民,是空间上的近邻。在二十多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一区域产生过各有个性的民族文化。由此形成的,是一种植根于历史的多样性。然而近邻间彼此的交往,又促成文化的传播、融和与认同。这个过程的积淀,汇生出富有特色的东亚文明。由此显现的,则是一种植根于历史的同一性。七世纪和八世纪,日本的遣唐使们从长安带去了中华文化;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的留学生们又从东瀛带来了大量别开生面的知识。遣唐…  相似文献   

6.
历史,已经将二十世纪的日历翻到了最后几.页,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毋庸讳言,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就与困难同在,新旧两种体制交替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大量涌现。新的形势在呼唤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学习、再学习I一  相似文献   

7.
林红 《求实》2005,(Z1)
围绕政治体制的所有讨论 ,譬如民主化、政治发展、治道变革等 ,都是以体制本身的稳定为核心的 ,因为“稳定在分析任何政治体制当中都是一个中心维度”。[1 ] (P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政治在展示社会制度更替这一最外层特征的同时 ,蕴含着一部新兴执政党走向政治成熟的政治历史。本文将以这部政治历史为时空载体来展开关于变革与稳定的讨论 ,通过考察五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政治变迁 ,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 ,探究从社会变革中获得政治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质的制度因素。一、政治制度环境 :政治社会化的完成国家的统一是二十世纪前五…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人,从此产生毛泽东思想。毛主席是将马列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世纪伟人。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十世纪后半叶,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都是在毛主席领导和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尽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不容否定的,毛泽东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国家生活仍然有指导意义,是中国革命和…  相似文献   

9.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如何密切党群关系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深入实践,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践中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等思想.梳理毛泽东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对于我党在新形势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一个伟大巨变的年代。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即将迈进二十一世纪的时候,绝不会忘记所经历的血雨腥风的岁月和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辈们,为了今天的辉煌,付出了中国历史上难以估计的代价,谱写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中国本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伟大国家之一。在广大的土地上,有着大片的肥田沃土,给人民以衣食之源;有着纵横全国的大小山脉,给国家储藏了丰富的矿产;有着遍布全国的江河湖泊,给人民以舟揖与灌溉之利。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就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以勤劳…  相似文献   

11.
洋人观战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一批外国记者将访问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所见所闻,如实向国统区人民和世界人民作了报道,戳穿了国民党散布的“共产党不抗日,八路军不打仗”的谎言。 在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有必要将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公诸于世,让更多的人了解来之不易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共产党人承担起民族救亡的重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旗,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独立、解放的道路。如今,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那段红色记忆成为鼓舞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一世界现代化进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带来了空前机遇和挑战。邓小平认为 ,在当代中国只有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前提 ,才能真正推进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 :第一 ,中国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现实基础上的创造。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带领人民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 ,为走向现代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这是我们迈向新的现代化目标的基点。中国的现代化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川陕苏区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两年零四个月,但苏维埃政府制订与实施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各种苛捐杂税;禁种、禁食鸦片;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普及教育等。这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好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川陕苏区的扩展与红军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川陕苏区虽然只存在了短短两年零四个月,但苏维埃政府制订与实施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各种苛捐杂税;禁种、禁食鸦片;提高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普及教育等.这不仅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好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川陕苏区的扩展与红军队伍的壮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我们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种新面目在党成立的初期已经开始鲜明显示出来。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充分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强大力量,认识到对工人阶级开展国耻教育活动对于团结工人的力量来争取民族的平等和自由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多渠道对工人阶级开展国耻教育,唤醒工人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二十世纪资本主义的变化联系起来时,就会惊异地发现,社会主义运动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连系和相互的影响是如此的密切,如此之不可分割。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涨与低落,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改革,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内在矛盾运动的起伏跌宕有着一种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一)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和社会主义高潮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激化与体制的危机并发、交织作用的直接结果;资本主义体制政策调整、内部矛盾暂时缓解、资本主义平稳发展,社会主义发展往往出现波浪式的低峰和低谷。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想走向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在世界上建立,社会主义第一次由一国走向多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二次高潮在世界出现,都是在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当时的资本主义已处于工业时代的顶峰,工业化带来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同时使资本主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对外扩张的实力,带来了彼此疯狂  相似文献   

18.
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能主义政治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明显特色。全能主义政治的产生直接根源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全面危机 ,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必将走向终结 ,而被国家与社会的适度分离、遇事谈判的二元政治形态所替代。因此 ,如何以新的理念构建后全能主义时代的国家形态就成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关键。一、全能主义政治 :界定及特征全能主义政治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明显特色。全能主义(totalism)与集权主义(totalitarianism)是不同的概念 ,它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建设》2018,(4):18-26
序言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邵式平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土地革命时期的优秀军事家,江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主要领导者。在其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